如果满清没有入关,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能存活多久?

我们经常各种小说中看到关于李闯王的追捧,甚至形成了一系流派。

李闯王大顺王朝的发展,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如果没有满清,大顺王朝真的能够存活吗?

同样是农民起义的李自成,建立了大顺王朝,却没有成为朱元璋第二。

刚刚建立不久的大顺,便被满清收取了胜利的果实:如果没有满清,会是大顺、大西、南明三足鼎立的局面吗?

如果满清没有入关,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能存活多久?

首先,李自成本身的素质。

在进入北京前,他依然能够保持朴素、虚心的素质,但是攻进北京后的追求享受、放纵下属抢掠并无视了江南的明朝反抗力量,北方满人的虎视眈眈的短视行为。

完全属于一个暴发户的行为。

再加上受到了谗言杀李岩,其暴发户的行为明显说明了李自成只能是历史上诸多半截英雄的一个。李自成不具备刘邦、赵匡胤这种平民皇帝的素质可以说必然导致李自成的失败。

如果满清没有入关,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能存活多久?

那么,如果李自成失败最可能成功的是谁?

应该是南明小朝廷。

我们看看南明朝廷的作为吧:精于内斗,自己内部先要确定“正统”,完全不理会国家多难,只有一史可法而不能用,对外敌一战即败,再战再败。

假使没有满人入侵,诸王割据各霸一方是必然的,诸王争霸的结果只能使内战不止。

这种状况让我们想起了晋朝后期的八王之乱,和南梁诸王子乘国乱夺权的历史。而且朝廷权利一开始就控制在宦官手中,这种政府结构,就算取得了政权,我们能指望上它什么?

如果满清没有入关,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能存活多久?

如果满人没有进关,历史的发展很可能是这样:李自成所作所为惹起民愤,困居北京,政令不出城。

南方诸王互相争位,各自拥兵,自相残杀。

吴三桂成为各方拉拢的对象,吴三桂自己拥立远枝亲王,率兵南下,攻入北京。

李自成成为黄巢第二,仓皇出逃,死在路上,下属成为割据军阀。吴三桂与南方诸王、李自成遗部、张献忠部相互征战,内乱不止。

蒙古族乘机入侵,夺得北方。中国内战数十年,死亡数千万后,终于被一方统一,但是北方已经成为蒙古人的地盘,元气大伤的中国只能保有南方,难以夺回失去的领土。

南北分离再现。

如果满清没有入关,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能存活多久?

如果李自成能够高瞻远瞩,对全国形势有清醒的认识:首先,放弃对官绅地主实行的追赃助饷政策,代之以轻徭薄赋、整顿吏治。

1643年以前,李闯王为维护贫苦农民利益实行三年免赋,以没收明朝藩王家产和对官绅追赃助饷来解决数量日增的军队和政权经费的需要,有其历史的必要性。

占领北京以后,接收了明朝皇帝的内帑,没收同朱明王朝关系密切的宗室、国戚、勋贵(指明朝开国、靖难以来所封世袭公、侯、伯爵)、太监的全部家产,可以解决军队和政权的经费,即便需要向官绅士民征派部分赋役,为数也相当有限。

只要采取这一措施,就足以赢得绝大多数汉族官绅的支持,结成共同对付满洲贵族的阵线。

如果满清没有入关,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能存活多久?

在这种情况下,清方面临的不是原先腐朽没落的明王朝,而是一个新兴的、充满活力的汉族为主的政权,双方的力量对比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顺政权日益巩固,清方在人口(兵源数量)、物资方面的劣势肯定会越来越明显。

然而,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军领导人并没有依据形势的变化在政策上作出必要的调整。

他们仍然以农民利益的维护者自居,在管辖区内继续实行打击官绅地主的追赃助饷政策。

总之,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未能依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在接管区内大搞追赃助饷,把业已倒向自己的官绅地主推回到敌对地位。

如果满清没有入关,李自成建立的大顺王朝能存活多久?

在军事部署上,他几乎没有意识到清军将是同自己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

似乎在他看来清兵在辽东的用兵和三次深入内地都是明朝的事,大顺政权从未同清军交锋,彼此无怨无仇,可以相安无事。

也许是出于这种天真的考虑,他既不派大顺军主力前往山海关一带布防,又把同清军作战最有经验和实力的吴三桂部调来北京,充分说明李自成对清军即将参加逐鹿中原的严峻形势毫无认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