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的軟肋:這6種股票千萬別碰!

很多人都在問,中國股市到底怎麼了?中國股市的底部究竟在哪裡?我們又該如何去靈活面對接下來的行情?很多人還在問筆者新的股池什麼時候出來。

其實這些問題,根本都不是問題。只要你是個稍微有點經驗和常識、又具備一些理智的的投資者,其實都知道這些答案,只是你被一些僥倖、貪婪、後悔、懊惱之類的情緒所左右了,而無法去正視客觀現實,因此也就談不上正確的操作應對了。

中國股市到底怎麼了?中國股市根本沒怎麼。就如同以前每次一樣,它僅僅正和歷史一樣驚人相似的在演繹成牛熊變換而已。而現在所處的階段,有點開始進入熊市中期向深度熊市過渡的意思了,所以你會感到難受,這是顯然的。而投資者每天熱衷去分析的成千上萬的所謂“下跌的理由”“各種各樣的利空”,雖然有極少數確實是影響短期走勢的因素,但更多的,都是一些藉口而已。

中國股市的底部究竟在哪裡?投資者總是希望精確預測到大盤的頂部,但實際上,這個問題顯然任何人都無法回答,即使是非常有經驗的投資者,也只能根據一些客觀現實去判斷是否為大致的底部區域而已。因此,我們更多的是需要去認識和理解現在市場一些特徵,結合歷史經驗和現實的客觀條件綜合分析,從而得出相對準確一點的思路。

中國股市的軟肋:這6種股票千萬別碰!

最近市場的很多特點都和2011年底到2012年比較類似,比如白馬股的逆市崛起,比如莊股、題材股、概念股、高估值個股的崩塌。因此我自己也經常回頭去看本博2011-2012年的一些文章,讀完之後深感歷史是多麼的類似。比如在2011年12月初的一篇博客《一元股的重出江湖意外著大盤見底了嗎》中,我們當初這樣提到:“如果按照2004年和2008年上兩次熊市的經驗來看,1元股的出現不僅不是熊市的見底,而恰恰是正式進入深度熊市的開始,從第一支一元股出現算起,上兩次熊市中,大盤在這之後繼續下跌了30%左右,這個階段又恰恰是低價垃圾股的主跌浪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大量二元股和三元股都變成了一元股,下跌幅度普遍在30-50%左右,而率先跌破2元的一元股先鋒最終在一元整數位左右才真正見底,下跌空間同樣為50%。所以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元股的出現並不意味著大市的見底。”而現在我們回頭來看,2011底一元股出現之後,大盤正是在之後繼續下跌了20%多後才於2013年6月見底1849點,而創業板指數更是在2012年繼續下跌超過30%之後才於2012年底見底,而2012年也恰恰是題材股、概念股和低價垃圾股暴跌腰斬的年份,一元股也在那一年批量出現。為什麼提到這篇文章呢?因為最近隨著華銳風電(601558)和海潤光伏(600401)成為一元股,很多人又在問大盤是否到底了。那麼現在在這裡特別再次強調的就是這種觀點非常危險,因為事實上一元股的出現不僅不是熊市的結束,而恰恰只是深度熊市的開始。當然,另一方面,同樣正如2011年另一篇博客《2300點會成為歷史大底嗎?》所講:“

現在不會是歷史低點,但更不會成為歷史高點,總體來看,現在處於熊市的中後期,我們仍然需要有信心去面對未來新牛市的來臨。

綜合來說,我們結合以往多次大熊市的特點和當前的一些客觀情況,不妨提出市場底部區域形成的一些條件,這些條件顯然不會全部實現,但當這些條件出現一多半都滿足的時候,市場就會大概率的形成長期底部區域。這些條件,我們認為應包含但不限於以下幾點:

(1)由於供給大幅增加以及準註冊制的原因,創業板平均估值低於2012年底的水平,即30倍,且最好是除去溫氏股份這個特殊的股票。

(2)以上證50為代表的藍籌股或上證指數的估值水平接近2013年中期的水平,雖然供給也增大了,但由於利率水平的原因,可不低於當時的水平。

(3)一元股批量出現,考慮現在市場體量的原因,具體定量為:一元股個數創歷史新高。

(4)破淨個股大批量出現,不少夕陽行業個股出現0.5-0.7倍的市淨率情況。

(5)新股出現一定數量的破發現象,新股不敗神話破滅,無腦無選擇打新時代結束。

(6)IPO堰塞湖得以解決,市場融資迴歸正常節奏,不再是“全世界都沒有”的每天2家IPO。

(7)政策面對股市的影響無限削弱,2015年護市的籌碼基本得以妥善解決。

(8)市場交易非常清淡,出現非一字板個股連續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無一筆成交的情況。

(9)市場對各種消息面反應極其冷淡,利好不漲,利空也不跌。

(10)投資者中雖然仍廣泛具備長線看好者,但幾乎無人會中短線看多。


股市潛規則,你經歷過幾個?

1、看好不買一直漲,追漲買後變熊樣!

【剖析】希望在短時間內發大財(期盼過高的短期獲利),或天天有錢賺。股市不是自己的銀行,能每天提到錢。雖然股神告訴了我們年利30%左右就已經很不錯了,但你依然堅信你能比他做得更好。結果卻相反。

2、氣憤不過賣掉;賣後立即漲!

【剖析】我們知道猶太人有一個二八定律,就是說,你犯的20%的錯誤,可能損失到你80%的資本。在牛市中也忌滿倉。你能保證你不犯這20%的錯誤嗎?因為你的錯誤導致了本金在縮小,那就讓我們去規避這可能的20%吧。就是把你的本金分成10份,每次拿出你本金的10%去交易吧。

3、兩選一必然選錯,買的下跌,沒買的大漲!

【剖析】愛買低價股票。當行情來時,由於怕輸,選股價不太高。如果跌了,也沒有多少風險。其實我們在考慮風險的同時,還要考慮贏利,那就是說要找到風險小而上漲空間大的股票。股價的高低與盈虧無關是和資金介入籌碼供給正相關,只有供給小,股價才漲得高。愛買低價股,整個一個捨本逐末。

4、選錯後改正錯誤,換股,又換錯!

【剖析】在牛市裡被衝昏了頭腦,忙著數錢,不知自己姓甚名誰?只有買和賣,我們花了太多時間研究買哪隻股票,而沒有花更多的時間去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去研究買點,賣點,止損點,加倉點。除了買和賣,還應當休息即觀望。這樣我們就不會為不能按計劃行事而煩惱了。

5、下決心不炒短線,長期持股,則長期不漲!

【剖析】喜歡在下降趨勢中進行補倉操作(買入股票後向下攤低成本)。下降趨勢中進行補倉越補越虧,牛市中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向上加倉。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向上攤高成本,而不是攤低成本。

6、拋了長線,第二天漲停

【剖析】我們在一波行情來時,總是找各種理由來止贏。尤其是大盤剛開始發動時,牛股和大盤不可能同時啟動,我們煎熬在大盤和個股不同步中。其實我們只要掌握住它的正常回檔,就不會過早止贏,錯過大段利潤。

7、又去炒短線,立即被套

【剖析】靠耳朵炒股,不相信市場,認為人能戰勝市場,明明個股趨勢向下,更願意相信這是機構洗盤,最後損失慘重。

中國股市的軟肋:這6種股票千萬別碰!


這6種股票千萬不要碰!

1.放天量過後的個股堅決不買

放天量一般是市場主力開始逃離的信號。如果投資者確實對放天量的股票感興趣,也應該等一等,看一看,可以在放天量當天的收盤價上畫一條直線,如果以後的價格碰到這條線,倒是可以考慮買進的。

2暴漲過的個股堅決不買

如果個股行情像一根筷子,直衝上天,那表示莊家已經換籌走人,你再進去就會被套。暴漲是靠大資金推動的,當一隻股票漲到了 300%甚至更高,原來的市場主力抽身跑掉時,新的市場主力不會很快形成,通常不大會有大買盤馬上接手,短期內價格難以上漲。

3 大除權個股堅決不買

除權是市場主力逃離的另一個機會,比如一隻股從3元炒到20元,很少有人去接盤,但它10送10除權後只有10元,價格低了一半造成了價格低的錯覺,人們喜歡便宜買低價,一旦散戶進場接盤,市場主力卻逃得乾乾淨淨。如果大除權後又遇到天量,更是堅決不可以碰。

4 有大問題的個股堅決不買

受管理層嚴肅處理的先不進去,先觀望一下再說。問題股如果出現大幅上漲,則可以肯定地認為是機構在炒作。但是,這些股票或者面臨監管,或者會出現資金鍊斷裂,風險巨大,跟進去容易完蛋,散戶股駕馭不了,不值得去冒險。

5 長期盤整的個股堅決不買

這樣的股票一般是莊家已經撤莊,但還沒有把籌碼全部拿走。看個股要看連續的走勢,長期盤整上下不大的不能買入。

6 利好公開的股票堅決不買

這是目前投資者最易走入的一個誤區。業績就算好得不能再好,全中國股都能看到並全部買進,誰能賺錢呢?何況業績是可以人 造的。市場上有這樣一句名言:“誰都知道的好消息,絕對不是好消息;誰都知道的利空,絕對不是利空;利空出盡就是利好,利好放出可能大跌”。


至於在股市搏殺,要忍耐些甚麼呢?

1.忍得住寂寞:勤奮蒐集資訊,長年研究,不斷檢討成敗得失,總結經驗。

2.忍得住不從眾:股票市場賺錢的畢竟佔少數,散戶當中80%以上都虧損,當大家一致看好時,不從眾肯賣出;當大家一致看壞時,不從眾仔細研判找點。

3.忍得住恐懼:在崩盤時,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在低點尋找高股息的優質股。

4.忍得住不貪:股價常會不合理的漲過頭,或是莊家急拉硬推吸引散戶,這時要忍得住不貪,該收手就收手,以免套牢。

5.忍得住虧損:如果一時選錯股,選錯時,行情不如預料逆轉,要忍得住停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6.忍得住不受媒體誘惑,不受小道消息的吹噓。各路消息必須經過大腦過濾,認真研判,才好採取行動。

7.忍得住波段操作,股市每年都有一兩次行情,要對股市、對自己有信心。

8.忍得住不進場交易。自己不具備股票投資的知識和條件,應忍得住,先學習,先充實自己,提昇自己的操作的水平,然後才可進場搏殺


股票交易的死穴

不知進退

買賣是交易成敗的開端,好的入局點、出局點以及在行情發展過程中的節奏把握,是交易者必須深入研究的課題。

這是交易者的技術武器和裝備,如果在這一點上,交易者沒有自己的系統方法和原則執行,其蒙受損失是絕對的必然。事實上,很多交易者就是在對市場知之太少的情況下,盲目地進入市場的,這是導致交易者大面積虧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實和其它的行業一樣,不經過系統的學習,不經歷大量的實踐是不可能成功的。

交易策略的一致性是在市場中穩定獲利、長久生存的必要條件。不同的進場依據對應不同的出場策略,任何混淆、模糊不清都會招致失敗。如果沒有經過系統化設計的交易策略,則在任何環節上都可能出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很難單獨解決,並且孤立的檢視心態並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一個成熟的投資人應該有全方位的檢視自己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