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凭什么在2030年取代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

女神刘涛的粉丝


凭什么?《我不是药神》看了么?印度政府能给老百姓用得起的仿制药生产大开绿灯。

不谈什么人道主义的责任和什么专利过期问题,光凭这个行为,就可以让印度的劳动生产率和GDP增加多少?这就是印度制药企业仿制药发达给国家贡献利润的一面,同时老百姓也获得了实惠,生命健康得以延长,整体上延长了人口红利期。就在这个问题上,日本都没办法与印度相比。

当然这只是木叔举出来的一个例子,为了说明人口的重要性。这是印度能够超越日本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的老龄化、少子化是不断加剧的。而一个社会要发展要进步,人是决定因素,目前人类社会还没发展到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程度,所以人口红利对一个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日本社会老龄化严重,老人70岁了还在做工)

木叔去日本的餐馆吃饭,很多地方只能使用40岁以上的阿姨甚至更老的大妈了,因为年轻人太少,劳动力又太贵,雇不起。在印度甚至还有童工现象,虽然违法,但从另一个侧面也能看出哪个国家有朝气,哪个国家昏昏欲睡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印度庞大的市场。

经济发展需要投资、消费与出口三驾马车来拉动。印度未来如果要超越日本当然在这方面也要比日本强。

所谓的投资,印度潜力很大。日本地方狭小,已经是一个发达的成熟社会了,很多地方的基础设施也好,公共设施也好,都没有再投资的必要。印度则不然,是一个大工地,类似我们80年代90年代的样子,到处都是在修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特别是城镇化率只有20%,所以一旦房地产市场大发展,很可能复制我们的模式。日本的城镇率已经80%左右了,基础投资上没有太多余地。

(不要以为这是上海外滩,这是印度的孟买)

木叔也说了,作为12亿人口的大市场,而且2030年将成为第一大人口国家的印度,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这点不用多说。印度人口是日本的10倍,消费水平也会随着印度经济发展而不断提升。

出口上,印度可能比日本要差一些。不过还有10多年的发展,印度在高科技领域的出口应该会在全球占有一席制度。目前包括谷歌、微软等重要的科技公司都在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设立研发机构或者“挖人”,充实研究团队。印度的科研实力在未来的爆发应该不是一个梦。


毕竟印度的科技投入逐年增大,比如在探月方面一度走在我们前面。这是全球新兴市场国家里很少见的现象。看看巴西阿根廷墨西哥俄罗斯南非等所谓G20或者金砖成员吧,印度的条件比他们好太多。

第三,政治稳定保障了印度的潜力发挥。

木叔刚才提到了印度城镇化率很低。这一方面说明落后,但另一方面说明有潜力。但是光有潜力还不行,也要有发展经济的保障。不然非洲很多国家城镇率化更低,为什么没人说他们能发展的好?

(国际主流经济分析机构预测,2030年印度会成为GDP第三强国)

印度这种潜力保障就体现在其民主制度基本维护了全社会的稳定。对这样一个12亿人口的大国而言,没有陷入非洲那种种族或者部族乃至宗教的分裂,是一件挺了不起的事情。至少比邻国巴基斯坦强多了。

巴基斯坦动不动就军事政变,国家被所谓的塔利班势力实际上分割统治,给邻国和全世界带来了很多麻烦。而印度之所以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就是因为该国独立70年来没有军人干政,政局基本在民主选举不同政党间流转。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要发展,稳定是必需的。不可能在一个今天枪杀明天动荡的环境下发展好经济。印度的政治制度对该国经济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功不可没。

此外印度政府这些年也有钱了,毕竟每年7%左右的发展速度很惊人。于是投入大量财力来刺激该国经济腾飞。比如木叔去印度的时候,和他们政府部门接触,很明显的感受到所谓的“MakeIn Inida”计划的活力。这些都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政府为国家未来作出的正确选择。因此印度经济超越日本,不是问题,只是时间。


你怎么看印度?


木春山


按照汇率计算,2017年印度经济总量为2439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七位,而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是日本,2017年日本经济总量为48845亿美元,目前印度的经济总量约为日本的1/2。但是,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度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计算(PPP),2017年印度经济总量为9459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是其以汇率计算GDP的3.88倍。2017年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日本的经济总量为5428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日本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印度的57.4%。



其实体量越大,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经济总量基本上会比其以汇率换算的GDP大很多。举个例子,以汇率计算,2017年中国大陆经济总量为12250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而美国经济总量为193621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63.2%,但是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高达23159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由于是以美元为准,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美国经济总量不变,中国GDP是美国的1.2倍。再如印度尼西亚,以汇率计算,2017年印度尼西亚经济总量为10109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6,但是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17年印度尼西亚经济总量为32429亿美元,位居世界第7。所以像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体量大的国家,虽然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经济总量要比很多发达国家大。

当然国际上一般以汇率计算(即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的GDP为准,那么以汇率计算,包括2018年在内,目前距离2030年还有13年,笔者认为印度在2030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首先印度的体量比日本大得多,印度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3.2亿,印度预计未来7年其人口总量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日本国土面积约37.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7亿,所以日本的体量远不如印度。印度凭借其体量优势以及较高的经济增速在未来2年内就有可能超过英法两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其次印度的发展潜力和发展速度都比日本大得多,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过去几年印度年均经济增速超过7%,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而日本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已经多年来持续的低迷,更有被人成为“失去的二十年”。再者,2017年印度经济总量已经相当于日本的1/2,以印度的经济增速,未来13年完全可以翻一番甚至更多。所以笔者认为,印度在2030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当然印度能否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仍然很难下定论,因为印度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人口膨胀、就业压力、贫富差距、社会腐败、种姓制度、环境问题等等。

总的来说,印度在2030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挑战也不少。即使印度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因为印度人口超过日本的10倍,所以它的人均GDP仍然不足日本的1/10。


锦绣中源


2030年印度的GDP超过日本,至少美国人是有信心的。我们先来看看美国摩根公司的预测:


再看看2015年美国农业部的预测:


以美国人的权威,似乎2030年印度GDP超过日本几乎没有什么悬念。

印度凭什么超过日本呢?

是凭着他们勤劳善良会祈祷的农民?

是凭着他们多才多艺会跳舞的工人?


是凭着他们会作弊的学生和擅爬墙的家长?

是靠高种姓的美女?

抑或坚忍的贱民?

有人说这就是人口红利:

有人说这就是法制社会:

有人说这是世外桃源:

有人说这是人间仙境:

印度GDP靠什么赶超日本?

靠莫迪的大嘴?


还是靠神牛的大便?
是想改就改的统计数字?

还是想废就废的印度卢比?

我一直在想,如果明年的哪一天,索罗斯心血来潮要拿印度卢比开刀,印度靠什么抵挡?


周志宏glee


先说结论,印度现在那点注水成绩(按中国标准其GDP还到不了如今的1/2),是他的巨大人口规模在打开国门参与国际分工时,取得了最初阶段最能获得的成绩而已,但后面的前景不美好还会很凶险。工业化是通向发达国家的共同道路,然而印度基本没有走得通的可能性。真想做三哥?难!

(关于印度被捧上天的注水的“伪GDP”,请在头条搜索《芷竹:说印度经济高速增长?看这几张图表刹刹车吧》)

在国内,不看好印度的是大多数,但因为我们中国的成功,也有不少人认为不能小觑印度。虽然两国的国情差异极大,但耐不住中国也是从极落后的基础起来的,加上很多专家还看不懂、说不清中国为什么能起来;更耐不住印度的规模和看起来亮丽的增长数据。那印度为什么不能有他自己崛起的道路呢,中国不也一样跟别人不同吗?因此既使不看好,也很多人还是不敢否定印度的未来发展前景。

的确,国情不同道路肯定不尽相同,中国的发展道路就跟别的大国不同,但不同的道路难道会没共性么?

我还是相信有走工业化道路这个共性的,至少到现在,它还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大国而言。无论是英法德、美苏日,还是四小龙的韩台新以及我们中国,虽然路径差异很大,但走工业化道路却是一致。

那些没走工业化道路的,要么是因为小国寡民被带上了,要么是在退潮后裸奔了。这在欧洲表现得很明显,曾经的霸主西班牙就是被英国刷下来的,金融危机后的欧猪四国也惨不忍睹,欧洲经济最好的还是工业化做得好的德国、瑞士和瑞典等。还有的是去工业化的,如非洲曾经的发达国家南非,还有如今霸主地位有点动摇的美国。当然,工业化并不好走,很多国家都是走着走着就走不下去了,比如苏联、巴西等,(号称二十世纪初发达国家的阿根廷其实是没怎么走)。

工业化道路虽然各有不同,但还是有共性的和顺序的:先在国内清障扶持,再到国际分工竞争。比如英国的圈地运动,美国的南北战争,德国的统一战争,日本的明治维新,韩台新的威权统治,还有中国的毛泽东时代,苏联的斯大林时代,都在工业化初期做了大量的清障扶持工作。这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更少的体制牵绊,印度的民主政体与英美相比,走得早了。

在参与国际分工方面,英国有先发优势因此很早就鼓吹自由贸易,美国国内资源丰富和市场大,因此先引进人才技术在国内充分发展后才强势出击;德国直到二战都要为扩大国际空间而挣扎,日本在战前则企图独占东亚,最后两国在二战中撞得头破血流。战后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德日以及韩台新都搭上了顺风车,但苏联一直没办法参与正常的国际分工,最后苏联没了。

战后的工业化道路,有一条产业链转移的轨迹,各国在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中发展了起来。日韩台新都是在外向型经济政策下起来的,巴西的进口替代产业政策则失败了。

中国与韩台新有点不同,韩台新体量小靠国际市场就够了,中国还要把自己的国内市场开发出来才行,再加上经济体制和意识形态等因素,中国的发展问题要复杂得多。所幸的是,中国的政治体制、人口素质和产业基础,让中国走了出来。

罗辑思维说,韩台新和中国走得通,是符合一些内在规律的:避开了资源陷阱、人口陷阱、赶超陷阱和政治陷阱。印度呢,至少人口陷阱和政治陷阱是难以摆脱的。

现在鼓吹印度能崛起的论据是,人口红利、民主政体、语言优势等,但就印度国内的情况来看,这些更可能是人口负担、体制牵绊、社会产业脱节。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中国的进入,东南亚四小虎泰马印菲没机会走四小龙的道路,直到现在能再承接中国的转移和新提供的市场才重新燃起希望。如今,世界经济秩序正逐渐走进中国主导的时代,看不清这个趋势,很多国家又将失去新的发展机会。

印度的发展,是看不到与中国平起平坐希望的,他与东南亚、非洲国家最大的区别是体量更大,但将来一样要中国主导的秩序下过日子。对于承接产业转移,印度不会比东南亚更好,同时还有南亚其他国家与非洲国家等一大堆竞争者。

印度或者还能凭借巨大体量在参与国际分工中,继续前行一段距离,但能否到达日本的总量(GDP),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体量大,难度也更大,而非相反。在接近日本的途中,工业化过程的弊病、印度固有的巨大的社会问题,随时都能大到让其寸步难行,国际上被美国褥羊毛也随时会出现。更悲哀的是,印度现在还看不清趋势,还在拒绝中国提供的便车。

此外,在信息化、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中美一马当先,印度虽然有个精英阶层,但没有工业化支撑他们的发展,只能沦为产业链下游的打工者。

未来,如果不是深陷崩溃、混乱的泥潭,这大概是印度最好的结局了。不过因为体量大,如果不解体,印度长期占据前十名是有可能的,如果前面几个自己掉下来,印度也可以前进几名,但要超过德、日两国是不可能的,除非是用数字游戏直接做上去。

纯原创内容,如果你有同感或觉得还有点参考价值,请不悋讨论与点赞支持,谢谢!


wouc


个人非常看好印度经济的前景。印度的确存在很多短板和问题,但是人口红利是未来最大的财富

题主觉得印度“低端人口”比例太大,这个的确是一大问题。但要知道,人口的结构是可以随着经济发展而优化的,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而人口数量的增长一旦放缓,趋势是难以改变的

在莫迪治下,印度正在尝试搭上全球产业转移的快车,推动“印度制造”,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低廉的劳动力、庞大的消费市场,是印度敢于做“世界工厂”梦的最大资本

另一方面,要想承接全球跨国公司的制造业转移,实现经济大国梦想,印度必须改革几个方面:政府效率、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

为此,莫迪政府采取了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是用“铁腕手段”,建立高度集权的政府决策模式,抑制懒政、官僚竞争、腐败等痼疾,从根本上保障改革的政治势能。莫迪命令,所有部长级官员每天上午9点都要报告目前的工作进度,没有完成工作进度的官员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去年5月,莫迪以“效率低下”的名义,开除了印度财政部33名高官的职务。

第二是实施经济自由化改革,如推行旨在降低土地和税收成本的法律改革。废除政府计划和干预并大量出售国企,强化外国投资鼓励机制等。2017年7月,商品与服务税务法案正式实施。此举将消除商品和服务流通环节中各邦名目繁杂的地方税种,只征收统一税率的消费税。有助于印度真正成为统一市场,减少物流和时间成本,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便利外国投资。

第三是力度空前地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和扩建电力、铁路、高速公路、金融、移动网络等基础硬件,达到促进经济转轨和改善社会治理的双重效果。

2015年印度高速公路新建里程达到过去10年的1.5倍 。2016年,印度已建成50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而2017-2018财年的规划目标将达到15000公里 。另据估计,2017年,印度将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国内航空市场,仅次于美中两国 。

在莫迪政府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刺激下,石油天然气、钢铁、煤炭、电力等行业的需求持续增长。2015年印度成为全球发电量增长最快的国家。2016年印度煤炭产量比预期生产目标增产1亿吨。2016年印度电信设备行业增长迅速,主要电信运营商已竞拍获得了4G-LTE波段,为大规模建设4G网络奠定基础。根据梅森分析公司的评估,未来几年印度电信运营商的总资本增长将保持在10%-12%的高水平 。

上述改革措施的成效有高有低,但是毫无疑问,

莫迪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这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有很多相似之处。印度未来的发展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莱茵的黄金


印度凭吹牛呗,反正有印度人自大也不是一天了,大家都说印度不可能取代日本,我来说说印度为什么觉得自己可以。

第一,印度人认为自己比中国人聪明,印度人认为自己的文明史比中国人长,成就比中国人大,比如印度人经常说的佛教,印度的人口,土地能利用的地方不比中国差,中国能超过日本,印度当然没有道理不行。

第二,印度人认为自己的民主制度比中国好太多,这是印度先进的地方,印度依靠制度必然超过中国,当然日本是不在印度眼里的

第三,由于中国的发展对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从政治到经济形成挑战,使得中国受到西方社会的遏制,而印度是中国的邻国,又和中国有领土冲突,且人口和领土都是有对抗的潜力,所以印度是西方社会遏制中国最佳的打手,印度认为自己担负着西方世界的重任,西方社会当然要为印度的发展提供自己的努力,给印度钱,武器,印度认为自己能从国际社会得到中国得不到的,印度的发展环境比中国好,超过中国不是问题,何况印度

第四,印度人性决定了印度人吹牛自大的,整个印度从政客到贱民到媒体都是极度自信,而且民主的环境放大了这个情况,印度政客吹牛真是吓死人,比如几年前印度一个政党拍广告,内容是这个政党上台,只要二十年,印度一卢布可以兑换700英镑,白人都跑到印度乞讨,当佣人,印度的高楼大厦让世界震惊,还有印度一个火车上装了几块太阳板,那个火车司机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自己开的火车比中国还要先进,可见印度人自大到什么地步了,经济超越日本还不是小意思吗?

还有很多不说了,虽然我们知道不可能,但印度人是觉得一定可能的


大雨不滑


印度想要赶日超美,只有理论可能性,而且这个可能性还在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降低!

印度在20世纪有2个时期是非常风光的,一个是1960年,它继承大英帝国衣钵,有着极好的经济、制度、资源遗产,不结盟运动领袖,是美苏争相拉拢的对象,经济增长率超过7%,国际地位举足轻重,那时候的印度是今天的印度不能想象的牛。

第二个时期是1980年代,甘地家族执政后期,此时巴基斯坦已被肢解,经济增长率一度达到9.6%,在地区事务上奉行强权政策,整个南亚几乎都是它的一言堂,论GDP也和中国差不多,国际环境比中国好多了。

这两个时期,如果印度把握机会,是有可能一举超过中国的,毕竟当年大家都是一样的经济基础,一穷二白,甚至印度的基础还好不少,可印度就是在这么好的底子基础上,经济实力在20多年间,从和中国平起平坐,变成中国的五分之一,这实在是令人悲伤的数据。

在混乱与机遇并存的20世纪后半期,很多新兴国家崛起,也有很多国家衰弱凋零,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发展到瓶颈时期,如今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已经固化,第三世界国家想要再取得中国一样的经济奇迹已经不可能,机遇窗口期已经关闭了,几个大国已经把蛋糕分的差不多了,又岂能轻易再让新人加入!

印度在充满机遇的20世纪后半期,拥有非常好的条件尚不能发展起来,把握机遇,在逐渐固化的21世纪世界格局中,想要在经济上有大的发展,可能性非常低,要么期待再一次新技术、新科技革命?可其他大国早就在打基础的跑道上争分夺秒了,印度还有机会吗?


云中史记


印度虽然充满脏乱差,宗教观念根深蒂固,但是印度的体量不是日本可以比的,只要印度不发生大变故,gdp超越日本是肯定的。

一、尽管印度人迷之自信(和棒子有一拼),而且恶心到我们中华儿女,但印度的确一直是个地区大国。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都发展得不烂,阿三只是长得黑,总体还是比非洲兄弟有能力的。

二、日本很发达,论社会环境、文化修养、基础建设,亚洲与国能敌。但终归体量不够大(也算大了,看和谁比)。岛上资源匮乏,国土面积太小,科研再成功,汽车卖得再好,也抵不过阿三未来的经济增速!

三、GDP排名的确对国民自信提升有很大帮助,但得不到飞跃式的上涨,国民也见不到实质快速的功效。三零年,印度GDP超越日本了,日本人依旧吃寿司,阿三也继续飙摩托。我相信以印度政府的能力,哪怕GDP第三,自然连厕所问题都解决不了。

四、一边是阿三,一边是鬼子。一个是反感,一个是仇恨,无论他们谁比谁厉害,对我们来说都不见得是好事,现在它们都没有能力打压中国,但总喜欢给中国设阻,不必理会,他们干不了大事。(日本电影我还是很喜欢的。。。毕竟我很寂寞)

四、题外话,三零年我们GDP应该也超过美利坚了,但是美国人还是活得和现在一样自信。当然,我们不飙摩托,我们肯定会越过越好,但我们人均资源还是不够充足,所以,我们上一代拼了才有今天,但还不够,我们还得拼!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我一定完成营养目标


印度在2030年取代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只有一种可能!其他的都是空谈!

那就是审时度势,立即加入由中国主导的“一路一带——海上丝绸之路”!赶上21世纪最大的也是最后一次的“发展快车”!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有以两点:

1,中国正由制造业大国向“智造业”强国迈进,随着这一进程的加快,势必会逐渐造成人力成本的上升。因此国内大多的低端制造业将会慢慢向低成本的地区转移。环顾整个中国周边,只有一个印度具备完全快速吸纳的能力!如果印度国家和人民能够放下不恰当的思想包袱,坚决不受其他国家的蛊惑和怂恿,真正站到中国这一边来,无异于坐在家里等着大把的投资进来!


有人说,印度有着大量的人口红利,只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愁经济上不来!其实这样的思想是大错特错的!人口再多、劳动力再广,没有投资进来,就跟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阶段一样,只能靠自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过程艰难而缓慢,效率也不高。再说句难听点的,印度人再怎么看,也不像那种不怕吃苦,不畏艰险的主!想要靠自己进步,真的要等母猪上树了!


2,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一站是印度,印度坐拥地利之宜,所有通往亚洲的货运基本要经过印度洋,如果印度不选择与中国站队,那么目前正在巴基斯坦开建的瓜达尔港口,一旦建成,印度将错失一半良机!再等到瓜达尔港至中国新疆的高铁完工,印度剩下的另一半机会也将永久失去!反过来讲,如果印度能够抓住这个风口,印度同意中国在印度最南侧共同建立海港,立马几千亿美元的投资就会进来,这是什么概念?仅仅一个海港,将会盘活整个一个国家,而且带来永久的持续不断地收益!区区日本,想要超越,根本不在话下!


可是,这种战略,草根问天觉得,阿三是没法实现的!因为欧美、俄罗斯、日本他们老早就看懂了,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出现,故意挑拨印度和中国的矛盾,误导民众的舆论导向,支持激进主义者当权,天天鼓吹印度的进步,给印度戴上一个又一个虚荣的高帽!

于是印度人也觉得自己很强大,为了让自己表现得更强大,在一片恭维声中不断地买买买,其他国家高兴地卖卖卖(没有自己全面的制造工业,人家都喜欢高价卖给你,反正你也学不会),然后印度不断地摔摔摔!如此往复,复而再来,大家都很满意!



印度超越一个经济数据长期不动的日本,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即使哪一天你超越了,那么印度这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也会被其他国家“掏空了”,这是必然的!

你要华丽的数据,人家会造给你(索罗斯狙击泰国货币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然后时机到了,像割韭菜似的,一轮一轮收割你!

这会比战争还恐怖,到时找哭的地方都没有!再来找中国,你已经没有了讨价还价的筹码了!只能跟韩国学,把老百姓家里的、身上戴的黄金贡献出来,去还债!



一句话:你被卖了!卖的个底朝天!

学习杜子建老师,先从互关开始!


草根问天


个人认为印度几乎没有可能超过日本。

人口问题会成为印度的恶梦。谈到印度,跳不开中国这个参照系。不要老谈人口红利,难道中国的历史还不清晰,中国的王朝崩溃多数都是马尔萨斯陷阱引起的。中国经过80年代开始的30多年强力的计划生育,几乎是一代半的努力,人口才得以控制,现在中国仍在以每年5百万的人口在增长,而印度毫无节制,目前仍以每年2千万在增长,每5年增加超过一亿。而印度的粮食产量并不乐观,印度是一个人均资源溃乏的国家,养不起这么多的人口。到2030年,如果没有变革式的农业科技,印度需要拿出有限的外汇财富进口粮食,这会影响印度的科技引进和原始积累速度。由于人口问题,印度在未来二十年内会掉入埃及模式,暴乱冲突在未来等着印度。埃及在2千年左右时也是年均增长6%的经济体,近年来由于需要进口大量粮食,工业设备几乎没有了更新,等到与时代脱节,旧的设备老化,新的设备买不起,出口下降,陷入恶性循环。

印度会是下一个埃及。在印度投资的中国人要特别小心。印度的外汇不足以支付他目前的债务,一有风吹草地,必然会引起在印外资挤兑逃离,最后逃不出来的会血本无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