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個方面來看19世紀中後期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大勢所趨

導言:在19世紀60年代,普魯士在俾斯麥等人的努力下經過三次王朝戰爭最終於1871年完成統一德意志的宏圖偉業。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國迅速成為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強國。而這一切固然有普魯士改革後的軍事因素所致,但其主要因素絕非一項,還有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下面由黎塞留的野望來為諸位簡述一番。


一、普魯士的經濟和工業實力

經濟是歷史的決定基礎,經濟發展是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變革的最終決定力量。19世紀50至60年代,德意志的統一已經成了經濟的必要。而普魯士的經濟發展在德意志中獨佔鰲頭。自1819年通過法蘭克福的交易會上成立的“德意志商業和手工業聯合會”組織成立後,使德意志原本因38種關稅和各種國境稅束縛的國家貿易和民族工業高速發展起來。隨後的1834年,又成立了關稅同盟,各邦紛紛加入,關稅同盟使原本進入他國要繳納的各項稅收被取消,利潤進一步提升,所有的德意志商人在利益的驅動下奔忙。18個邦75%的土地、2300萬居民開始形成一個統一的大市場,德意志巨人身體的75%的血脈可以自由貫通了。普魯士的經濟實力在此後已經完全可以和一流大國相提並論。

從四個方面來看19世紀中後期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大勢所趨

德意志關稅同盟範圍,1834年藍色,1866年灰色,黃色為關稅同盟以外奧地利自己,紅線為德邦邊界

而隨著工業革命如火如荼的展開,不甘落後的普魯士在1850年大力開展,此後的普魯士在工業化道路上突飛猛進。蒸汽機數量從1846年的1139架激增到1866年的6669架。機器織布機由1846年的4603臺激增至1861年的15258臺。而煤產量也迅速翻倍,如魯爾的煤產量從1850年的196.1萬噸增加到1860年的427.6萬噸。更為重要的是為普魯士統一過程中的關鍵——鐵路也得到大力擴建,1848年普魯士鐵路長度為2363公里,1860年已經增加到1.1萬公里。

從四個方面來看19世紀中後期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大勢所趨

1849年德意志地區的鐵路網

鐵路建設對普魯士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還具備重要的政治和戰略意義,它對小邦分治主義的壁壘打開了一個巨大的突破口,成為德意志統一的紐帶。鐵路在普魯士統一的歷次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成為普軍能夠迅速集結和運動,迅速取勝的關鍵。

從四個方面來看19世紀中後期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大勢所趨

1845年普魯士境內兩條相交的鐵路

二、普魯士的軍事實力

普魯士的統一離不開戰爭,雖然在腓特烈大帝后期到19世紀40年代,普魯士軍事上的表現差強人意,在第一次普丹戰爭和1850年對奧的緊急動員中,令普魯士和國外大跌眼鏡,這支100年前腓特烈領導下的鐵軍似乎以徹底成為歷史。但隨後發現自身缺陷的普魯士迅速進行了一場軍事改革,這次軍事改革是在拿破崙時期沙恩霍斯特等人以拿破崙的軍事體系為藍本重建的普軍。同時新時代科技發展出的後膛針發槍和克虜伯炮批量裝備於普軍大力改善了普軍的裝備,在此後的戰爭中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且改革下的普軍也與新式武器相適應。

從四個方面來看19世紀中後期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大勢所趨

1864年的普魯士軍隊

最終在羅恩、老毛奇等人的努力下,普魯士的編制體制、武器裝備、戰略戰術、指揮方式和指揮體制適應了新時代產業革命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狀況,從而把普軍的正規化現代化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這次軍事改革的成功對1864、1866、1870年三次王朝戰爭的勝利起著重大作用。煥然一新的普魯士軍隊在普法戰爭後還成為世界各地許多國家軍隊效仿的榜樣。至今,這場軍事改革,仍有許多歷史經驗可以借鑑參考。

從四個方面來看19世紀中後期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大勢所趨

德意志統一的三個重要人物,俾斯麥、羅恩、老毛奇

三、外交優勢

德意志的統一不僅僅是德意志內部的問題,同時又是錯綜複雜的國際事件。俾斯麥對此瞭解十分透徹。他先是表明實現德國統一必須依靠本民族的力量,沒有外來干涉。隨後又說,德國問題不能在議會中討論解決,必須通過外交途徑在戰場上解決。

由於1848到1850年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統一行動被奧地利、沙俄挫敗,尤其是沙俄以歐洲憲兵自居。使實力處於下風的普魯士只能隱忍。但是克里米亞戰爭後,一切都變了,沙俄被英法聯合削弱,無力插手德意志問題,而奧地利則又在1859年的對意戰爭中被削弱。普魯士的外部環境得到有力改善。但與此同時法國卻也從中漁翁得利。英國為了牽制法國和沙俄採取均勢政策,同情普魯士的統一。為普魯士贏得有利的國際環境和時機。而這些有利條件均被俾斯麥牢牢把握,此後的普丹戰爭中,俾斯麥取得了沙俄的中立,也取得了法國的中立。普奧戰爭中,俾斯麥又與拿破崙三世多次會談,給法國甜頭誘惑法國上鉤,使法國再次把持中立。同時俾斯麥又組織普軍在薩爾多瓦會戰後乘勝向維也納進軍,迅速搶先在法國前頭與奧地利修好。使戰後新成立的奧匈帝國得以在普法戰爭中保持中立。此後在一切條件都成熟的情形下,俾斯麥對法國取得了最後的大勝利,最終實現了德意志的統一。

從四個方面來看19世紀中後期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大勢所趨

1863年的俾斯麥

四、容克階級力量和其他資產階級及部分工人的支持

早在1848年,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在演說中就宣佈普魯士在德意志中的領導地位,雖然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統一行動被挫敗,但他的這種聲明在20年後的統一戰爭中,表明了霍亨索倫王朝要實現以普魯士為核心的統一意願。而普魯士所依靠的容克階級,力圖在自己霸權下統一德意志,就構成了普魯士政策的基礎。

隨著工業革命在普魯士境內的大力開展,容克階級已經放棄封建時代的那種過時的舊剝削方式方式轉而進行順應資本主義潮流的新剝削方式。他們強烈發展資本主義的要求,使他們無法再忍受德意志的割據,他麼一改以往對統一的冷漠態度,也不再擔心統一後的德國會消除他們。而是為統一德意志而償其大欲。出身普魯士容克世家的俾斯麥,他的政治思想和政策,即“現實政策”,正是這種容克階級要求的典型反應。不過俾斯麥並不是狹隘的普魯士邦國主義者。而是野心勃勃的條頓民族主義者。俾斯麥和容克階級要求的不是德意志民族統一,而是大普魯士的德意志國家。

再有隨著資本主義工農業的迅速發展,使資產階級產生了強烈的民族願望,他們在19世紀50年代公開提出了儘快結束國家分裂的狀態。為此他們在1858年,由資產階級自由派魯道夫·海姆創辦的《普魯士年鑑》,不斷髮表資產階級各界人士的言論,號召人民支持普魯士,德意志只有依靠普魯士才能得救。此後在1859年、1861年和1862年資產階級又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統一號召行動。其中,1861年成立的進步黨成為普魯士議會中最強大最有影響力的黨。

1862年全德國人同盟成立,在拉薩爾的領導下,大力支持普魯士的統一戰略。在拉薩爾之後,他的門徒施韋澤、哈塞爾曼把持全德工人同盟,繼續執行拉薩爾路線,他們在報紙上大力宣揚歌頌普魯士領導階層,強調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歷史必然。他們大力支持俾斯麥的“鐵血政策”,為普魯士統一德國起了不小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