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的角度(成長旅程)

思維的角度(成長旅程)

我在一次飯局上聽到一則笑話,適逢上海的《故事會》約稿,就順手把它寫成故事交差。沒想到發表後頗受歡迎,進入好幾種選本。有一年“春晚”有個小品的情節與此大致相似,可見這則笑話流傳之廣。其中有點意思的地方,我想並非是什麼笑話元素,而是的確表現出那麼一點民間智慧。

那則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男女戀愛,男方向女方發誓今後一切聽命女方。二人同看電影,前排坐一禿頂。女方讓男方給那禿頂一巴掌。男方出手。禿頂受驚,猛然回頭。男方很親切地招呼道,某人你好,也來看電影?禿頂不便發作,很不高興地回答:“你認錯人了。”電影結束前,女方再次讓男方給那禿頂一巴掌。男方又擊。禿頂怒起,轉身猛撲男方。男方疑惑道,你怎麼能不是某人呢?就是我對面辦公樓的某人嘛,為什麼要不承認呢?禿頂出示身份證後男方嘟噥,太像了,真是奇蹟。電影散場,女方讓男方給那禿頂第三巴掌。電影院外的通明燈火下,禿頂就在他們身前的下一層臺階。男方猶豫再三還是出了第三巴掌。禿頂這次唯有跟男方拼命了。男方卻歡天喜地叫起來:某人啊,你原來站在這裡。剛才在裡邊我沒認清,拍了別人兩巴掌。

我在故事下面加了一句話:世界上沒有不可化解的難題?燻問題在於你是否具備足夠的智慧。有一點畫蛇添足。我的用意是希望讀者不要把它當作一個純粹的笑話。

人生是一次長途跋涉,途中會有無數難以預料的曲折。只想走直路、不會適時轉換角度的人,搞不好就會覺得自己面臨的是絕境。這裡說的轉換角度,不只是身體方位的轉換,不只是空間、時間的轉換,更重要的是思維方式的轉換。

有個猶太商人借貸的故事很能說明這一點:

他向紐約一家銀行借貸1美元,以50萬美元的股票作為擔保,一年後他只要付出6%的利息就可以收回這些股票。

一直冷眼旁觀的銀行行長怎麼也弄不明白,一個擁有50萬美元的人,為什麼要向銀行借1美元,終於忍不住好奇叫住了這位客戶並請教。

猶太商人的回答是:“我來貴行之前,問過了幾家銀行,他們保險箱的租金都十分昂貴。所以,我決定以貸款方式在貴行寄存這些股票。因為這樣寄存實在太便宜了,一年只需要花6美分。”

按常理,把貴重物品寄存金庫保險箱是最佳的選擇。但猶太商人沒有侷限於常理,而是另闢蹊徑。兩者的結果毫無區別。

一般的情況下,人們是為了借款而抵押,總是希望以儘可能少的抵押爭取儘可能多的借款。而銀行為了保證貸款的安全或有利,從不肯讓借款額接近抵押物的實際價值。所以,一般只有關於借款額上限的規定,其下限則不加規定,因為這是借款者自己就會管好的問題。

猶太商人鑽了這個“空子”。銀行家們堵塞這個漏洞只能是後來的事。這就是為什麼猶太商人能被稱作“世界第一商人”。因為他們在思維方式上有過人的精明。

每一個思維角度的轉換,都有可能開闢出一條新路。不善於積極思考,那就只能平庸,難免在陷於困窘時一籌莫展。生活中有些事還真需要琢磨琢磨。琢磨好了,一件看似做不到的事就有可能出現常規的思維想象不到的愉快局面。

思維的角度(成長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