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寒门学子到北大知名教授,这个石首老乡就是这么牛!

一中

李道新

离开一中三十四年了。

三十五年前的9月1日,地处江南县城的湖北石首第一中学已经开学。我灰头土脸地随着渡轮过了长江,拖着一双断了脚跟的破凉鞋,孤零零地站在一中的操场边上。默默地看着流云飘过,听秋蝉哀鸣,等待命运的垂青。此前,在长江以北的新厂镇中学刚刚读完高一和高二,我就被稀里糊涂地推向了高考的战场。落败的心绪无比悲凉,但一中是最后的希望。

当我终于进到高三文科班的教室,看到了一片黑压压的人头。我是这个群体中的第83名,也是一中愿意接纳的最后一位“复读生”。

从寒门学子到北大知名教授,这个石首老乡就是这么牛!

李道新的毕业照

一中扭转了生命的航道,也彻底地改变了一个人。

八十年代上半叶的县城一中,就是我这种农村底层学子最难企及的一个梦。在村里的小学滞留了七年之后,我才考进乡里的中学读初三。总算第一次见到英语里的拉丁字母,但每一次发音都惹得老师不高兴,还会偶尔被撕毁了单词听写本;中考成绩更是不佳,一中之梦仍然遥远。在我的印象中,一中的老师身怀绝技,学生聪明绝顶,跟我这种一无所长的“木头脑袋”是不会发生任何关系的。1983年前后的县城一中,确实也有不少毕业生考上了北大和清华等顶尖名校,听到这样的消息非常神往,但其实更加沮丧;此时的我,只能乖乖地呆在镇中,被教材里的那些立体几何、右手定则和化学方程式弄得迷迷糊糊、噩梦连连。我自惭形秽,强烈地感到了自卑,甚至以为此生无缘一中,也永远无缘大学了。

从寒门学子到北大知名教授,这个石首老乡就是这么牛!

李道新、高红岩夫妇回母校一中讲学

但我终于坐在了一中的教室里,开始人生最为关键的一场苦战。十七岁的少年,身心尚未长成,已有重负压顶,确乎超出了应有的限度,却也只能拼力而行;一如长江湿地上蔓延的野草,在白露后的霜风中,独自抵抗愈益彻骨的寒凉。1983年秋天的石首一中,也正像此时的中国社会以及各地的县城中学,单调,简朴,却又内含神秘的激情,静默时喧哗,骚动中萌发,因清贫而骄傲,既浅近又远大。在83人组成的文科班里,赵铭义同学个子高高却又衣着旧陋,经常赤着双脚,早晨出操时更被冻得瑟瑟发抖;但在高考结束后,他如愿以偿地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从寒门学子到北大知名教授,这个石首老乡就是这么牛!

见证并促成这种奇迹的老师中,便有我们的班主任欧阳仲秋。欧阳老师不仅教我们语文,而且总会用已经考上大学的得意门生激励我们。听完欧阳老师讲述的每个励志故事,我都会闪过一个念头,自作多情地把自己幻想成其中的主人公,也就更加准确地读懂了课本中的阿Q。更为重要的是,欧阳老师夫妇都在一中教书,他们的儿子已经考上了武汉的一所大学,女儿阳柳依正跟我们同班。他对赵铭义同学缺衣少食状况的直接关怀,以及对班上某些懈怠情绪和不良现象的严厉批评,无疑都会被我们理解成超出了师生关系的父子之情。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欧阳老师被我们叫成了“欧爹”。

“欧爹”讲课说话都是带着湖南口音的,但在知识和情感上的权威地位无人撼动。也正因为如此,幼年失怙的我,得以在“欧爹”那里获致前所未有的自信心。进了一中,学霸林立。几个月过去,自然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成绩和表现仍旧乏善可陈;但“欧爹”敏锐地“发现”了我:他开始越来越多地在课堂上宣读我的作文。说实话,每当自己的作文被当作“范文”展示给全班同学的时候,我都有些羞愧难当。除了特别喜欢语文课和写文章之外,我并不认为自己的作文是可以达到“范文”水准的,可“欧爹”乐此不疲,仿佛找到了一颗罕见的文曲星。

从寒门学子到北大知名教授,这个石首老乡就是这么牛!

为了回报“欧爹”的赏识,我的学习更加刻苦了,成绩也在稳步上升。高考结束,我便清一色地填报了各所师范大学的中文系。1984年秋天,除了赵铭义考上了我从未奢望过的北京大学,我们班的王乐安考上了四川大学,杨国清考上了南京大学,刘连叁考上了山东大学,夏冬红考上了兰州大学,赵蕾考上了厦门大学,杨丽琼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还有王继中、童卓、俞长咏、王弘韬、袁本涛、吴根高、何庭见、袁本云、吴大勇、李昌珍、刘亚枚、王科美、傅家荣、张驰、马晓京等更多同学,考上了湖北省内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当然,也有大量同学落榜再战,得偿心愿,部分同学偃旗息鼓,另寻出路。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孩子来说,一中,是梦想实现的第一站,也是驰骋世界的第一块跳板。

从寒门学子到北大知名教授,这个石首老乡就是这么牛!

前几日,有幸作为校友回到石首一中,面对3000多名师生演讲交流。“欧爹”当然是不在了,老同窗也无缘多见;但现场2000年后出生的高中生们,无疑是比当年的我们更有梦想,更多才华;而在他们生动、热切而又自信的脸上,我看到了三十四年的光阴,正以穿越的方式朝向起点,唤回初心。

(此文所涉相关信息,得到一中同窗刘连叁、夏冬红、阳柳依等大力支持)

2018年3月27日

北京富海中心

从寒门学子到北大知名教授,这个石首老乡就是这么牛!

李道新

李道新,湖北石首人,现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兼日本东京大学特任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曾在台湾、香港地区以及韩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巴西等国家访问讲学。任《电影艺术》《影视艺术》《文化艺术研究》等杂志编委,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理事、中国电影博物馆藏品鉴定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等。出版学术著作12种,诗集1种,发表学术论文和影视文化评论200多篇。曾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并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电影史、影视理论批评、影视文化产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