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季节,你妈喊你回家插秧了!

农忙季节,你妈喊你回家插秧了!

身穿蓑衣,头戴斗笠。

“栽秧农忙,官家小姐出秀房”。从小在农村长大自然对老人们常说的这句话也很熟悉!上小学那会儿,每到插秧时节,学校就会放农忙假,让我们回家大帮小补,帮衬着家人插秧。在插秧时节小孩子们可乐开了,尽情的在田边一边玩水一边捉鱼。

一场大雨,山脚的水田,灌满了水。辛勤的农人赶着水牛,拖着犁铧,在田里来回地走着。农人的吆喝伴着水牛的喘息,秧田被整得水平如镜。

秧苗早就育好了,长得绿油油,肥壮壮。眼看就像“韭菜”! 一场小雨之后,全村男女老少身穿蓑衣、头戴斗笠,全体出动,我也屁颠屁颠地跟在妈妈身后,充当母亲的小助手。年岁尚小时,就做一些传递秧苗的小农活,稍大一点儿,也卷裤挽袖,有模有样地下田插秧。

农忙季节,你妈喊你回家插秧了!

全村男女老少插秧

“手把青苗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颗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插秧开始了,田里的叔叔阿姨默契十足,低着头,弓着腰,退步、退步、再退步……挟在指间是把秧,插上水田成了禾。只听见一片小鸡啄米似的声音,随着层层涟漪荡漾开去,颗颗秧苗便移植成禾。

偶尔,他们也会吼两嗓子插秧歌,这边唱来那边和..........

我跟在母亲身后,站在新翻的田里,目不转睛地看着母亲,只见她迅速目测间距后,左手捻秧,右手接过秧苗,拇指、食指、中指并拢,捏住秧的根部,直插入泥。在母亲手把手的教导下,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左手分秧,右手插禾。可秧苗一到自己手里就不听使唤了。经过一下午,一眼望去妈妈栽的那一片整整齐齐,而自己的“杰作”,却东倒西歪,不成行列,有的还漂浮在水面,像七龙摆水。

农忙季节,你妈喊你回家插秧了!

跟着父母学插秧

我深一脚浅一脚地从秧田里走出来,腰杆似乎有些隐隐作痛。我好奇地问母亲,腰杆疼吗?母亲说,她的腰杆不是肉长的,不疼!一旁的大婶戏谑,小孩子哪有什么腰杆哟?在插秧手面前,我满是羞愧,低头不语。

这时,已到中午,奶奶会用竹篮拎着一筐饭菜送来给妈妈,记得那时候的咸鸭蛋是真的好吃,蛋黄是呈黄红色,吃起来也没那么噎嗓子。一两个炒菜,吃上自家的一点坛子菜。虽然吃的很简单,但却很充实。

如今,插秧机早已普及,机械化耕作取代了原始插秧,可插秧的味道,一直在我脑海中没有遗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