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桓案-一场包装在反腐运动中的皇位争夺战

郭桓案,洪武四大案之一,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反腐案件,受此案影响着高达数万人,整个朝廷自侍郎以下者,没有不受到牵连的。史书记载"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

为什么一个官场贪污案件能造成如此大的轰动,这里面的导火索郭桓又是谁,这个事件的真正主角又是谁?

郭桓案-一场包装在反腐运动中的皇位争夺战

首先我们先从郭桓案的经过开始说起,洪武十八年三月,离徐达去世没有几天,御史余敏、丁廷举突然告发北平省左布政使李彧、提刑按察使赵全德,与中央的户部侍郎郭桓、户部干部胡益、王道亨等相互勾结,吞盗官粮,数目巨大。

随后朱元璋命令审刑司吴庸对涉案官员进行拷讯,自此牵扯出了一个惊天大案,全国十二个布政司,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人全被牵扯进去。

而对于所贪污的赃款,经过调查,一共损失亏空了精粮两千四百万担(接近当时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同时为了追缴赃粮,在全国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贪运动,各路牛鬼神蛇齐上阵,民间的地主富农,自此之后没有不破产的,搞得最后民不聊生"。最后,朱元璋发现这样不行,这个势头有点不对,为了平息民怨,将审刑司吴庸杀了,同时未来维护朝廷的颜面,"恐民不信,但略写七百万耳" 。

郭桓案-一场包装在反腐运动中的皇位争夺战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一个小小的郭桓能把这么多人牵扯进来,这真的的一场单纯的反贪案件吗?

当然不是了,因此郭桓案的暴发本身就是有计划的,这是一场涉及到皇位之争的政治斗争,这是一场围绕着太子朱标与燕王朱棣之间的皇位争夺战。

可能有人会说当时朱标已经是太子了,他有必要做这些事吗?有必要,当然有必要了,毕竟自古以来从太子位子上被赶下来的人太多太多了,而这个时候的朱棣又正在冉冉升起,朱标身边的文官团队当然不能视而不见。

郭桓案-一场包装在反腐运动中的皇位争夺战

就这样为了遏制住朱棣,御史余敏、丁廷举在举国哀悼徐达去世的紧要关头告发北平省左布政使李彧、提刑按察使赵全德,与中央的户部侍郎郭桓、户部干部胡益、王道亨等相互勾结,吞盗官粮。

也就是说这件事一开始就是冲着北平省去的,是你北平省的人勾结中央官员,吞盗官粮。北平省就是现在的帝都北京,而当时的北京真是在棣的封地,朱棣对于北平的各项工作负有直接责任。这个时候北平发生如此大的吞盗官粮案件,朱棣难辞其咎。

这一招不得不说真是用心险恶啊,徐达刚死,朱棣一直以来仰仗的靠山倒了,再也没人为他遮风挡雨出谋划策了,这个时候真是朱棣最脆弱的时候。这个时候发生这样的事情,朱棣本身就难辞其咎,如果再运作一下,让这场贪污案件一直在北平发酵,燃烧,那么朱棣将彻底失去这场皇位争夺战的资格。

郭桓案-一场包装在反腐运动中的皇位争夺战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将这场此官场贪污案件的调查权交给了吴庸,由吴庸全权负责调查,这个决定让绝望中的朱棣迎来的胜利的曙光。

吴庸是谁,吴庸原本是元朝的官员,后来在徐达北伐的时候投靠了徐达,也就是说吴庸是徐达的人,而他后面能继续在明朝的官场上混迹,没有人是不可能的。既然吴庸是徐达的人,那么自然而然也就是朱棣的人了,毕竟徐达是朱棣的老丈人,都是一家人。

就这样在吴庸的调查下,局势并没有往北平蔓延,而是在南京城附近的浙西区域掀起了滔天巨浪。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人被卷进了这个漩涡,甚至连吏部尚书余熂也不能幸免。

郭桓案-一场包装在反腐运动中的皇位争夺战

这些人都是太子朱标的人,他们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成了最后的牺牲品。当然这些人有问题吗,有问题,那个位置上的有几个人的屁股是干净的,也正是因为有问题才被吴庸给抓到了。当然被抓到了才叫有问题,没被抓到就是每问题。

就这样这场包装在反腐运动下的皇位争夺战以朱棣的胜利告终,在吴庸的帮助下,朱棣成功的摆脱了一开始的困局,并成功的将太子朱标身边的人给拉了几个下来。可惜这场斗争对于朱棣来说是关乎生死存亡的斗争,但是对于朱标来说却是个无关痛痒的失败,这就是地位的差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