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蜀國人才凋零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納蘭軒若


蜀地人才凋零,原因很多。

第一,蜀國地理位置偏僻,難以吸引大量人才。領有的地方,如漢中、 永安、 永昌、 巴郡、 武都、 陰平、 梓潼,不僅位置不行,基礎設施和文化教育更是不如江東與中原。江東才俊多有,中原乃天下之中心,非西南地區可比。邊緣地區,雖然遭到的破壞小,但是也沒有什麼發展動力和文化積澱。

第二,劉備號稱道統、法統,但真正的法統在中原。曹操雖然號稱魏王,但漢獻帝這面大漢正統的招牌還在,加上曹操禮賢納士,投奔的人很多,蜀漢的根苗與曹操相比,差太多。曹丕導演禪讓後,已經成為所謂正統了。劉備舉著繼承大統的旗號,然而正如沒有精英願意從“上海”去“內地”一樣,古代也是相似。曹魏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措施,秩序很快重建起來。

第三,本土經濟實力不夠,文化教育程度低。而且,土客之別,蜀漢政權是典型的外來戶控制,土人在各自習俗下並不服膺外來戶的統治。即使南征打服了幾個大的部落,難保不反叛。而且,體制也是羈糜性質的,沒有深入建立常態制度,人才的斷層顯而易見。中原文明乃華夏正統,當時的西南與當下不同,少數民族眾多,融合尚有限,這從軍事徵兵體制等方面也可以看出來。

第四,劉備在發家、建功立業過程中,其政治形態是一個大族聯合體制。到了四川,權力分配是按照入夥先後、功勞大小、門第身份以及劉備等人的自我喜好,不同於科舉考試,這是一種勢力聯盟模式。在這種情況下,人才凋零是必然的——當然,曹魏、孫吳也有類似的問題,只是蜀漢表現更明顯。

在軍功授權系統下,軍事才能是核心參考。我們能夠看出來,蜀漢、孫吳相比於曹魏,在文學、藝術、書法等方面,稱名當世的相當少。

三國鼎立,其中有強有弱。畢竟,中原政權最強大,底子最厚;文明是正統,制度比較完善。而偏安政權,則是朝不保夕,軍事化是制度設計的核心。至於文化建設,其次中的其次。總之,相對穩定的秩序、穩定的生活,才會有良好的教育和人才產生環境。

這裡是歷史傳訊社,基於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我們立足於原創,書寫歷史,資鑑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

歷史傳訊社


三國時期,蜀國根本不是人才凋零,而是前期劉備不怎麼重用蜀國的人才,後期蜀國的人才又不願意為劉禪出力,造成了這一假象。

讓對三國有著特殊研究的小編來為你細細分析其中的原因:

三國時期蜀國的人才大致分為以下幾個省份:

一、四川人才,三國志記載的有名氣的人才約有17人:

楊戲:眉山人;張翼:眉山人;張嶷:南充人;王平:渠縣人;馬忠:閬中人;黃權:閬中人;費詩:眉山人;王衝:廣漢人:李巽:涪陵人;杜瓊:成都人:杜微:涪陵人;譙周:西充人;秦宓:綿竹人:彭漾:廣漢人:楊洪:眉山人;張裔:成都人;周群:閬中人;

二、湖北人才:三國志記載有名氣的人才約有10人;

龐統:襄陽人;董和:枝江人;馬良:宜城人:董允:枝江人;楊儀:襄陽人;費禕:江夏人;霍峻:枝江人;向朗和向寵:宜城人;廖化:襄陽人;

三、河南人才:三國志記載有名氣的人才約有13人;

黃忠:南陽人:許靖:平與人;魏延:桐柏人:孟光:洛陽人;來敏:新野人:許慈:南陽人;

郤正:偃師人:陳震:南陽人;呂乂:南陽人;鄧芝:新野人;宗預:南陽人;王連:南陽人;

陳祗:汝南人;李嚴:南陽人;

四、雲南人才:三國志記載有名氣的人約2人;

李恢:玉溪人;呂凱:保山人;

五、山東人才:三國志記載有名氣的人約4人;

諸葛亮:臨沂人;孫乾:昌樂人;伊籍:金鄉人;劉琰:曲阜人;

六、湖南人才:三國志記載有名氣的人約4人;

廖立;常德人;劉封:長沙人;劉巴:衡陽人;蔣琬:湘鄉人;

七、陝西人才:三國志記載有名氣人約3人:

馬超:興平人;法正:眉縣人;孟達:扶風人;

八、河北人才:三國志記載有名氣人約3人

張飛:保定人;趙雲:正定人;簡雍:涿州人;

九、其它省份:山西1人;關羽;運城人;江蘇1人:糜竺:連雲港人;甘肅1人:姜維:甘谷人;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蜀地的本土人才有名有姓的達17最多,其次是河南和湖北二省。但是蜀地人才沒有受到劉備和諸葛亮的重用。劉備和諸葛亮基本上前期用的是:他從襄陽或其它地方帶過去的人:比如:武用: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魏延等人;文用馬良、法正等。

後期諸葛亮以後面的蜀國武將重用的是:姜維,王平、廖化等人;除了王平是四川的,其它都是外省的。文嘛;更是用外省人了:費禕、董允是湖北的;蔣琬是湖南的;掌握大權的丞相人選居然沒有四川本地人。這說明什麼?劉備和諸葛亮有點不信任蜀人,造成了後面鄧艾兵臨城下時,沒有人給劉禪賣命,大多主張投降。

這些人就是以譙周為首的蜀地人才就主張投降了。就拿譙周來說吧,他就是個人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知五經六略,可是隻在諸葛亮手下做了個無權的文官光祿大夫,位亞九列。周雖不與政事,以儒行見禮。

其實在劉備進入蜀地之後,非常重視湖北人才;比如:龐統、馬良、董允、楊儀、費禕、霍峻、向寵、廖化等;其中,向寵好多人都不熟悉,但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特地向劉禪推薦了他。

正是由於過分重視湖北人才,以致於楊儀有有恃無恐,殺了魏延。真是一個悲劇。


老薑聰蒜


人才從何而來?

十年樹木,百年樹才。

三國時期的人才,大部分來自士族門閥,從小受過良好教育,有著家族背景勢力的推薦,世代為官,人才輩出。

蜀漢也不例外,雖偏安一隅,人口基數小,但少受戰亂,而且水利發達,糧食充足,自古巴蜀出人才。



但蜀漢是劉備集團主政,劉備來自哪裡?來自幽州涿郡,就是現在河北省涿州市。劉備在蜀漢稱帝,統治階級屬於外來勢力,劉備又無宗親門第支持,只帶著一幫四處征戰的軍隊。

劉備主政益州後,蜀漢政治勢力主要有四派:

1、劉備本派。一直跟隨劉備四處征戰的勢力,以關羽、張飛、趙雲、糜竺、簡雍為首。

2、荊州派。劉備在荊州籠絡並跟隨劉備到益洲的勢力,以諸葛亮、蔣琬、費禕、魏延、黃忠為首。



3、東州派。原劉璋帶到益州的勢力,後歸降劉備,以李儼、法正、劉巴、孟達為首。

4、益州本土派。益州本土的豪強及士族勢力。

劉備統治益州採用的政治手段是:重用本派及荊州派,拉攏東州派,打壓益州本土派。

蜀漢之所以人才凋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劉備及後期執政的諸葛亮等統治階級,大力打壓本應人才輩出的益州本土派,造成蜀漢人才調零。

也就是說,蜀漢人才調零的原因是政治原因。統治階級不用本土人才,而大力重用外來勢力。而同時期的東吳政權也是一樣的打壓本土勢力。



為何不能重用本土人才?

因為本土人才來自士族豪門,擁有大量輿論、人才資源,一旦本土人才掌握政治資源,會嚴重威脅統治階級,而外來勢力沒有太多資源,可重用以維護統治。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中國有一句盡人皆知的俗語就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儘管在歷史上廖化並非能力一般,一錢不值的平庸之輩,但也十分形象地道出了蜀漢後期人才凋零,青黃不接,後繼無人的事實。造成蜀漢人才斷檔的根本原因,我覺得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蜀漢立國的基礎條件是最差的。三國中,曹魏雄據北方中原大地,在當時是全國經濟發達地區,地廣人多,代表當時先進文化的士家大族也多聚居中原,因此曹魏人才輩出。孫吳久據江東,經營多年,代表了當地政權,人心歸附。而蜀漢雖地處天府之國,可是仍位置偏遠,偏安一隅,佔據荊州之地也是很小很落後的那一部分,人口基數小,因此從人才產生的基礎條件講,蜀當是最差的。

二、蜀漢揹負了外來政權的原罪。蜀漢政權的創立者劉備是河北人,打著恢復中原漢室地旗號一路顛沛流離,最後在蜀紮下腳根,因此蜀漢政權是外來政權,劉備立國後政治勢力主要有以關羽、張飛、糜竺、簡雍為首的創業派,以諸葛亮、蔣琬、費禕、魏延、黃忠為首的荊州派,以李儼、法正、孟達為首東州派,以及益州本土派。為了鞏固政權,以劉備及以後諸葛亮主政都是重用本派及荊州派,拉攏東州派,打壓益州本土派,所以益州本土的豪強及士族勢力對蜀漢政權的認同感是存在問題,人才不得出。

三、蜀漢用人機制缺陷明顯。在認人和人方面,曹魏的曹操強調“唯才是舉”,敢於起用出身下層的寒門人物。而劉備政權用人機制不靈活,還是延續東漢的察舉制,更多強調孝廉等德行方面,造成真正有治國理政,帶兵打仗的人無法選出來。劉備及以後諸葛亮的用人風格都是都主張以仁德,以法治治國,所以蜀漢後期的人才,給我們的印象多是道德標準很高,很有才學,要麼謙謙君子,要麼是酸儒,就是中看不中用。在和平時期,有德有才學的人治理國家是可以的,但在開創基業,開疆拓土時期,還是要有有謀略、有血性,有開拓精神的實戰型人才。



以業餘視角品讀歷史,用淡泊心態談笑古今,掌心讀歷史歡迎關注點評。


掌心讀歷史


謝謝邀請@納蘭軒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現在我們國家的人才,都去了北上廣深。三國時代的人才,都聚集在中原地帶,因為中原地帶經濟比較發達。後來,中原戰火紛飛,一部分人才為了躲避戰亂,來到了相對安全荊州一帶。



中原一帶的人才大部分投靠了曹操。畢竟漢獻帝在曹操那塊兒,投靠曹操也相當於投靠漢獻帝,投靠了合法大漢政權。再加上曹操愛才,起步也早,所以曹操人才不缺。

劉備就不一樣了,他創業時間稍晚,起步也不太順,有曹操、袁紹、孫權等大公司,誰還選擇劉備這樣的小公司。諸葛亮是個特例,像諸葛亮那樣的人能有多少?這是其一。



再看荊州人才的去向。荊州地塊兒一分為三,曹操、孫權、劉備各佔一部分,這裡的人才也基本上分為三部分。劉備只得到了荊州其中一部分人才。這是其二。

三國鼎立後,劉備只佔有益州。益州不是人才聚集地,人才本來就少,人才資源有限。再加上諸葛亮對人才要求嚴苛,可選人才就更少。這是其三。



和曹魏東吳比,蜀國本來人才就少,在加上戰爭不斷,人才損失嚴重,又沒法得到補充。就好比無源之水,越用越少。

豫有得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轉發!歡迎評論留言關注!


豫有得


先來看看劉備,家境中落,賣席販履,市井之人,劉、關、張,起步就有點低,沒有自己管轄的州府,一直依賴和投靠諸侯。慢慢才逐步起色,廟小招不來鳳凰,在徐州招了些人才,糜竺,孫乾,簡雍,乃平庸之輩,沒有過人之處,陳群、陳登這樣一流的精英曾服務過劉備,看到了問題,還是最終離開。


在荊州投靠劉表其間,走訪攬到一些高級人才,比如諸葛亮、龐統、馬良,和關羽戰長沙收降的黃忠、魏延。荊州的精英基本上跟劉琮歸降了曹魏,益州的人才基本歸了劉備,可是諸葛亮不待見。沒有充分發揮本土作用。

再說入蜀等於進了保險箱,要打出去,就得相互支援,相互配合,運用起來就比較困難,從成都到陽平關都是崎嶇的山路比徐州到洛陽還要遠,在從陽平關攻打寶雞,這個路程也很遠,還要越過秦嶺,糧草、大兵團作戰難度不可想向,曹魏以關中長安為中心,往寶雞、天水運糧調兵快捷方便。從許昌往襄樊、合肥派援兵一二天就到。邊防穩固。守將心裡不慌,不懼怕。



反觀蜀就不行,受到一點挫折,就得退兵,否則有全軍被滅的危險。不能說蜀國人才凋零,事實南方人很聰明,諸葛亮舉起戰刀逆天勢、地勢而行,當然要耗盡人才,包括自己。


兔吐2


如果用現在主流的觀點回答就是諸葛亮大權獨攬,任人唯親,打擊異己等等了,但是,這個時候當然要有個但是,這些標準答案往往是用結果來推導原因,且毫無根據的猜測。

蜀國人才為什麼凋零,這是有根本的歷史背景原因的,聽我來說。

第一、我們必須明白,漢代人才的選拔採用的是舉孝廉,就是由官員推薦那些名聲好,有學問的人做官,而且漢代重孝,所以最重要的標準是孝順。但是這個推舉的人才是有範圍的,都是地方屬吏(相當於現在的臨時工)和儒生。這點一定要記住,非常重要。

第二、造紙術東漢漢和帝時期蔡倫改進的,距離三國多少年?也就100年左右。印刷術這時候更是沒有出現。所以這時候不僅紙張昂貴,而且每本書都是需要讀書人親手抄寫,導致了每一本書都是奢侈品,

舉個例子,有資料記載,唐代一卷書的價格為一千文(一卷書相當於現在的一個章節,越早科技限制每卷書字越少,清代一卷一般一兩萬字,漢代估計一卷也就幾百或一兩千字)。唐代最富強的太宗年間一千文估計能買1200斤左右的米,那麼按現在折算一下想想好了,估計光一本小學語文課本就要上萬塊了,如果換成現在我們有幾個人能讀的起書?

所以現在很多人用當今的眼光,大喊興辦教育,卻不知道在那時候辦教育是多麼困難和燒錢的事情,要辦好估計比美國現在的軍費還要高。蜀國靠什麼來興辦教育選拔人才?

第三、看完第二點,是不是有人明白了,我為什麼說第一點非常的重要。讀書成本如此之高,普通小康人家都不一定能供出一個識字的人,更不要說地方屬吏和儒生了。

即使有一家人傾家蕩產培養出一個讀書人,但是他不能依靠自己的才能被選拔,而是首先看人脈。舉孝廉不是任何官員都有資格的,都是達到一定級別的高級官員,每年才會推舉一兩個。前面很多世家大族的子弟還在排隊呢,可能一輩子也輪不上普通人。

所以普通人就更不可能去讀書,一個村,乃至一個縣可能都沒有幾個識字。

這些是時代的原因,而蜀國相對於中原的曹魏,和擁有富足江南的東吳,又有自己更嚴重的問題。

第一,如果關注新聞時事的朋友可能會看到,即使現在四川一些偏遠的地方,仍然道路難行,一個孩子要去上學可能要走幾十裡的山路。而在古代,這個問題更加嚴重,即使你家裡有錢,可能也很難將孩子送出去讀書。


第二、四川閉塞,給蜀國造成天然屏障的同時,也造成了交流的困難。中原先進的文化知識,可能很多年後才慢慢傳入蜀地,文人一般也不願意入蜀。早期黃巾和董卓之亂的時候,為避難遷入一批,這些是蜀國本土人才的基礎。後來曹操統一北方,中原相對安定,加上曹魏有意控制,就更不可能入蜀了。

第三、蜀國人口稀少。《三國志》卷33《蜀書後主傳》注引王隱《蜀記》:炎興元年(263年),“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整個蜀國男女加起來才九十四萬人。要知道新中國成立時,全國文盲率高達80%,更別說三國時期了,又是黃巾之亂,又是董卓亂政,之後一系列的亂戰,十室九空,漢朝積累的人才早就所剩無幾了,朝不保夕的戰亂中成長起來的這批人,識字率能有1%就謝天謝地了。而蜀國還有吏四萬人,算是相當厲害了。在這個人口基數下,還怎麼選拔人才。中國現在的情況,很多地方還有優越政策引進人才,更不要說那是各國對人口的保護,蜀國想引都沒地方引。

總結,三國時期,蜀地的人才稀缺根源來自漢朝人才選拔的弊端,教育成本的高昂,蜀國人口稀少,以及遠離中原,文教難興。並非某個人或某些人的責任,是時代和地域的侷限性。


Rick潘維鏞


三國時期蜀國人才凋零,主要是因為地域和制度原因,還有就是諸葛亮掌權的原因。



地域原因;《三國志》記載劉禪投降時;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

人才的培養是需要資源的,蜀國僅僅只有益州一塊地盤,人口94萬人,人丁稀少,國力弱小。沒有大量的資源培養出更多的人才。也就是說蜀國僅有魏國四分之一的物力人口,相對應培養出的人才也應該是魏國的四分之一。



制度原因;蜀國的人才遴選制度是有問題的,劉備進入蜀川地區,擁有了相當一部分人才,這些人才足夠管理蜀國所有地盤。而這些人才大多數屬於荊州派,把控了蜀漢所有的機要部門,這樣荊州派系就形成了權利的壟斷,蜀漢內部其他派系沒有出頭之日。僅僅依靠的荊州派的內部人員,人才培養就更加困難。



諸葛亮掌權;諸葛亮作為荊州派的領袖,一直在打壓以李嚴為首的其他派系。而且很多事情事必躬親,雖然很多事情提高了效率,但是卻導致了相應的人員沒有得到鍛鍊。導致了人才的斷代。



人口和資源缺失,還有內部派系矛盾,加上諸葛亮的事必躬親,種種的原因加在一起完成了後世蜀漢內部人才的凋零。


我是越關


三國時期蜀國人才凋零的根本原因是"青黃不接"。青,青壯後繼者。黃,老將的年齡。這一時期的"斷代",加速了孔明手頭無人才可用。說凋零有理由。


蜀國人才的來源,一是荊州,二是成都,三是漢中。四是劉備本部,一路殺過來的兄弟夥。卻老得厲害。荊州讓關羽失策而死的死,亡的亡,幾乎沒剩幾個。成都劉璋手下的好點的都盡了忠,如張任。至於降過來的武將,多在三,四流。漢中方面就更少了。劉備的夷陵一戰,又喪張南,馮習,黃權等。諸葛亮北伐拿得出手的張苞關興等。卻又英年早夭。這時的老將餘下趙雲,魏廷等。趙雲已年高,魏廷遭排擠,廖化馬岱作先鋒,後來收了姜維,收受了夏侯霸,而其他的魏國和吳國,人才濟濟,前仆後繼,沒出人才饑荒,兩個國家的國家機器開足馬力,和平積累,正處於平穩時期。而蜀國卻連年北伐,耗財耗力,損兵折將。



蜀國多事之國,地形險塞,土地肥沃,士眾民殷,但賦稅也重,國家連年打仗,這是出錢出力的"貢獻",再強盛的國家,碰上戰爭,都是一場災難。死傷的耗損怎麼也趕不上二十年的人才培養和長成。


劉一千五


三國時期蜀國人才凋零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蜀漢國力最弱。以東漢的州來分,曹魏佔據十個半州,東吳佔據兩個半州,蜀漢只有一個州。以在籍人口論,曹魏人口不下五百萬,東吳二百多萬,蜀漢只有一百萬。人口基數少了,人才自然缺乏。

其次,蜀地雖然是天府之國,物產豐饒,但正是由於本身的豐饒和險阻,所謂自成一家,從先秦到東漢這數百年間,缺乏拿得出手的軍政大員。以《後漢書》為例,記載籍貫為蜀漢的名人不過20人左右,而且多數在政治軍事方面並沒有什麼突出表現,倒是文人才子不少。這和蜀漢的情況很類似。

這兩點造成在三國時期,蜀漢本土缺乏強有力的軍政人才。等到劉備從天下帶去的人才逐漸老死,新的人才供應不上,那麼整個人力資源也就缺乏了。

有人指責這是劉備、諸葛亮的政策問題,這是不公平的。因為蜀地缺乏軍政突出人才的狀況並不是在劉備入蜀後才出現的,而是數百年一向如此。這個板子不能打到他們頭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