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谢幕,我要跟孩子说一句“对不起”

小升初谢幕,我要跟孩子说一句“对不起”

小升初谢幕,我要跟孩子说一句“对不起”

文&图/王娜

小升初谢幕,我要跟孩子说一句“对不起”

今天是7月1日建党节,清晨六点,当我在电脑上敲击这些文字的时候,忍不住泪流满面。

昨天6月30日,是郑州市小学毕业生阶段性综合素养评价的日子,六万多名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考场。

九点二十分,家长群里开始有考卷照片刷屏,对那些模糊不清的题目,我草草瞥了两眼,并不想深究。

因为我知道,如果不静下心认真思考,满分240分的题目让我考一百分可能都是一大关,虽然自己的工作是一天到晚跟文字打交道,但极有可能败给天天在学校刷题的孩子们。

今年的评价任务将孩子们“带进”河南博物院,孩子们需要综合运用他们在小学所学的语文、数学、外语、科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博物馆的各个场馆里进行一次情景化、探究式的学习。

考试共分为五部分,从文明曙光——原始社会一直到盛世繁荣——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孩子们在答卷的同时进行了一次时空穿越。甚至还有古龙小说中的人物花无缺、小鱼儿都登场亮相。

家长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说平时培训班里突击的内容一个没考,却考国家宝藏,古龙小说,出题的人是考古学家吧!说平时都是应试教育,突然改成素养评价,弯拐的有点陡,孩子们适应不了……

对朋友圈的一片骂声我保持沉默,一套评价小学毕业生综合素养的卷子会真会无厘头到任人唾骂?真相不会那么简单!

等孩子出考场的时候,我的心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也不敢多问,只小心翼翼地说,答案已经出来了!

孩子很主动,拿着我的手机开始核对,然后说,很多答案隐含在题目里。

“那是不是说卷子不难?认真阅读的话,就能考的差不多?”我继续试探。

“是的”孩子很平静,并没有沮丧或者兴奋等异常的情绪出现。

我突然意识到,没有四大名著,没有唐诗宋词,没有语法时态,没有行程巧算,没有培训班里填鸭式灌输给孩子们的任何东西,更没有我死盯着孩子背了三天三夜的各种范文。

打法换了!就像有家长说的,一直学习打双升,考试却突然改斗地主了!

为什么?

结合前段时间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培训机构普查调研工作,想必主管部门对泛滥的培训班,疯狂的家长,天价的培训费,还有不可遏止的择校潮应该了如指掌吧?

在公办学校干一年不如在培训班干俩月的薪酬待遇差异也是公办教师队伍人心不稳的原因之一吧?

官方郑重宣布,一定要重拳出击!

看来这次考试就是出击的方式之一,因为评价是教学的风向标,当全球的教育研究者都在不断提倡跨学科的学习,融合性的学习,我们还依然停留在死记硬背填鸭式教育的初级阶段。

可是面对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已经疯魔的家长,只有用考试这个魔棒告诉他们,该如何用新的理念教育孩子。

说实在话,我也是这疯狂的家长大军中不折不扣的一员。

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我深信自己拥有一个聪明善良优秀的孩子,她是上天赐予我最珍贵的礼物,我以她为骄傲。

可她不是学霸。

她活泼爱动好奇心强,喜欢阅读,虽然英语成绩不好,可她做起数学作业兴致盎然,语文对她来说也举重若轻,但因为英语拉分,她不能像其他牛娃一样逢考必胜,每次考试都被甩进班里十五名之后。

因为小升初择校,在这一年,我榨取了她所有的休息娱乐运动时间,

除了转学到全日制寄宿学校,每天军事化生活学习,五点多起床,晚上九点熄灯,孩子说自己曾因为单词不通关就着空调灯光背单词……

每个周末回到家里,我还要带着她连续奔波在五个培训班里,数学两个班三节课,英语一对一私教,

语文本来觉得相对轻松点可以不报辅导班,结果去参加个摸底测试,成绩竟然在班里垫底!看着老师在微信群里发的排名分数,我当机立断,刷卡报班!

平时买件二百元的衣服要跟别人讨价还价半天的我,在培训班每次刷卡六七千元眼都不眨,心里还感觉特别欣慰,好像卡一刷,孩子跟所谓名校的距离又近了几米……

十一岁的孩子不堪重负,她满眼含泪问我:“妈妈,我为什么要上这么多补习班?我为什么要考名校?我快累死了,你知道吗?”

“现在吃苦,是为了将来轻松!因为你只有考进好的初中,才有机会考好高中,然后才有机会进好的大学,未来你才会不那么艰难,如果你不比别人聪明,你就必须比别人更努力!”

“只要学不死,就照死里学!”

这一年,这样的狠话被我频频挂在嘴边,而孩子,就在我的威逼利诱下熬过365天。

有段时间,孩子周五从寄宿学校回来,会在睡觉前跟我哭诉,说她在学校想家,想原校的老师和同学,想奶奶,有时候,她觉得生无可恋……

当一个十一岁的孩子说出生无可恋的时候,我心里震惊了一下。

我对中国教育一直深感失望,不!是深感悲哀。

因为,我自己就是受这种教育屠戮的人,初中,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我曾经自残,高中,我因为偏科影响高考成绩患上严重的神经衰弱,一度抑郁想要放弃生命……

如今存在家里地下室的几摞泛黄的日记本清清楚楚记载着当年我经历的那些灰暗惨淡的日子。

只有痛彻心扉地感受过,你才会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在那个被分数绑架的世界里有多孤单绝望。

我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

所以,在孩子走进小升初考场之前,我悄悄办好了她去新加坡的签证。

这次不是去旅游,是去考察相关学校,当教育体制变相逼迫家长疯狂压榨孩子的健康,休息,娱乐,甚至危及到孩子生命安全的时候,爹妈自然会拼命想办法,哪怕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也要为她找一条活路。

因为,响应国家晚婚晚育的号召,我们只有这一个孩子,我可以失去一切,唯独不能失去她。

中国教育亟需变革,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兴,则国兴。因为未来世界的竞争,不会停留在死记硬背化学元素周期表上,一定是综合能力和素养的终极竞争。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一位教授如此评价郑州市小升初阶段性评价试卷,他说这次评价资料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跨学科学习的案例,鼓励学生放眼身边美好世界,让自己学的知识“活”起来,这种体验,可能也会让学生更能体会学习本身所带来的快乐,让他们的学习更有意义。

教授站在宏观的角度看,这套卷子值得点赞的地方的确不少,可是,已经畸形了这么多年的小升初考试却不会一下子从骨子里改变,看着那些戴着眼镜,弓腰驼背的孩子我只有莫名的心疼。

在如花的季节里,他们没有时间去感受阳光,海滩,名山,大川,他们甚至没有充裕的时间坐在书店里安静地阅读,更别提运动健身,那些本该孩子们享有的生活,对他们来说都是奢侈的幻想。

童年在他们五年级时就已经画上了句号,就是因为小升初。

我觉得,我欠孩子一句道歉:“对不起!宝贝!”这一年如此逼迫你,妈妈也是情非得已。我在小升初的洪流裹挟中没有选择的余地。

还好,2018小升初的评价指挥棒也许会让以后的孩子们从培训班的束缚中稍微得到一点解放,他们可以多一点时间休息、运动,培养更多综合技能,真正提升综合素养,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刷题应付考试。

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我的孩子或许能赶上高考的教育改革,于孩子,是幸莫大焉,于我们全家,是幸莫大焉,于一个国家,更是幸莫大焉。

期盼这一天早日到来。(2018.07.01)

*作者︱王娜:河南省.社旗县人、资深媒体人、擅长媒体策划及运营、现供职于中国搜索河南运营中心,「青眼有加qyyjtcq」专栏作者。

小升初谢幕,我要跟孩子说一句“对不起”

小升初谢幕,我要跟孩子说一句“对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