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分析丨两个千亿级化工央企如果合并,将带来哪些变局和想象?

权威分析丨两个千亿级化工央企如果合并,将带来哪些变局和想象?

关注我们,底部点赞或评论,即有机会获得价值100元中石化加油卡

中国化工,中国石化,中化集团,都有“中”,都有“化”,小编一直傻傻分不清

权威分析丨两个千亿级化工央企如果合并,将带来哪些变局和想象?

6月30日下午,近两年坊间屡传“绯闻”的中国化工集团与中化集团合并终于提上日程,中国化工董事长任建新宣布退休,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集团的董事长。

据了解,如果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此次成功合并,这将是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家电投)、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核与中核建(中核集团)之后的第四起能源行业央企重组,也是石油化工领域首起大型央企重组。

权威分析丨两个千亿级化工央企如果合并,将带来哪些变局和想象?

相似的名字

不同的发展轨迹

权威分析丨两个千亿级化工央企如果合并,将带来哪些变局和想象?

任建新(资料图)

中国化工集团的重要前身之一是任建新于1984年创立的蓝星化学清洗公司,后来一步步发展壮大为中国化工集团,现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最大的基础化学的制造企业。

中国化工集团主业为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基础化学品、石油加工及炼化产品、农用化学品、橡胶制品、化工装备6个业务板块。中国化工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研发基地,并有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控股9家A股上市公司(蓝星新材、沈阳化工、天科股份、黑化股份、河池化工、风神轮胎、沧州大化、沙隆达、黄海股份),有112家生产经营企业,4家直管单位,6家海外企业,以及24个科研、设计院所,是国家创新型企业。2016年资产总额3776.42亿元、销售收入3001.27亿元。

权威分析丨两个千亿级化工央企如果合并,将带来哪些变局和想象?

宁高宁(资料图)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化集团,成立于1950年3月,前身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 历史上曾为中国最大的外贸企业。现为国有大型骨干中央企业,《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中化集团主业分布在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五大领域,是中国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化肥、种子、农药)一体化经营企业,领先的化工产品综合服务商,并在高端地产酒店和非银行金融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2017年,中化集团营业收入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到521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35亿元。

二者合并 风闻已久

此前,两化合并传闻就一直在坊间流传。中国化工集团在2017年时就有动作,6月斥资490亿美元收购了全球第一大农药、第三大种子科技公司——瑞士先正达(Syngenta)公司,为中国农化业打下基础。不久后,中国国新将所出资企业国星集团无偿划入中国化工,用以推动国星集团与中国化工氟化工业务的重组整合。

权威分析丨两个千亿级化工央企如果合并,将带来哪些变局和想象?

据中财网报道,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之后,未来全球农化行业有望开启“五强鼎立”新时代(拜耳-孟山都,中国化工-先正达,陶氏-杜邦,巴斯夫,富美实)。其中拜耳-孟山都合计占据全球农化市场27%的市场份额,位居首席;中国化工集团(旗下有ADAMA )-先正达合计占据23%的市场份额,名列次席。中国化工-先正达种子业务占据全球 6%的市场份额,国内在农化和种子领域将拥有一家世界级的公司。

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先正达的背后有中化集团的身影。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任组长,任建新、宁高宁任副组长。英国《金融时报》当时报道称,中国化工和中化合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化工有足够的财务能力消化掉先正达。

“两化”合并影响几何

不少媒体都援引专家观点,对“两化合并”持积极态度。“两化”合并将实现业务上的优势互补,尤其在化工业务和农业业务方面,打造出一个辐射领域广、渗透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更完整的全球最大化工巨头。仅以2016年的营收数据测算,若中国化工与中化集团实施重组合并,打造出的农化巨无霸将可轻松比肩国际化工巨头巴斯夫。

为此,小编独家采访了两位业内专家,听听他们都怎么说~

曾兴球

中国能源协会副会长,曾任中化集团总地质师,中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1.“两化”尚未正式合并,目前仍处在各自独立经营状态

中国中化和中国化工合并已酝酿多年,但目前两大公司并未正式宣布合并,只是宣布宁高宁为中国化工董事长,并已开始接手中国化工的事务,但目前还没有收到上级组织部门的正式任命文件。

目前“两化”还只是名义上合并,业务运作还各自独立,摆在两大公司面前的问题是下一步如何稳妥运整合作相关业务,整合之前要先搞好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执行方案,要特别注重企业文化融合。

2.合并或将有利于两大公司未来发展,提升央企综合竞争力

权威分析丨两个千亿级化工央企如果合并,将带来哪些变局和想象?

“两化合并”后,若能发挥两大公司业务特长,整合之后对于优化两大公司经营结构,促进未来发展会带来一定好处。中国中化集团在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而中国化工集团在化工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两家公司有一定的互补性(小编注:值得一提的是,中化集团擅长国际贸易,中石油的国际贸易业务早期也是与中化合作开展。中石油旗下从事油气进出口贸易的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就是1993年中石油集团和中化集团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石油外贸公司,两者出资比例为7:3),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到优势互补,补齐短板,把企业逐步做强做优。这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而不是停留在组织形式上如何"合并"。

要从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抗风险能力,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有利于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方面,搞好顶层设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深化改革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力军作用。

3.“两化合并”难以撼动炼化格局

“两化合并”对国内石油化工产业格局,目前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国内的炼化市场仍以中石化和中石油为主导,地方民营企业在迅速发展。“两化”目前的炼油及石油化工的产能加起来,恐怕也只有几千万吨/年,不足中石化炼化产能的十分之一。

有评论称,“两化合并”后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我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待时日。“两化”合并后,化工市场占比估计不会超过10%,与国际上的大型化学公司相比,技术竞争能力也有待加强。精细化工的特点是技术要求高,产品批量小,更新换代快,用户用量少,相对大宗商品,市场开发的特点大不一样,竞争更为激烈。

中国化工在国内化工生产方面有一定实力,但目前还是以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在国际化工市场上还不具备强劲的竞争力。不过两家企业旗下有几十家研究院,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合并后若能有效优化资产,深化内部机制改革,走科技兴企之路,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实现跨越式发展,或可期与国际化工巨头一较高下。

沈科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员

1.“两化合并”已经有实质性进展,业务整合任重道远

从当前公布的消息来看,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说明“两化合并”已经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并且能看出这次合并将由中化集团主导。

从以往企业合并的案例来看,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暂时仍将保持公司相对独立的状态。整合的第一步应该是两边互派管理干部,并在财务、战略等顶层设计方面进行整合,下一步才开始具体业务的整合。由于两家在业务领域方面有不少重叠的地方,比如石油贸易、炼化等业务,如何科学有序的进行整合面临较大挑战。

2.合并后与中石化的关系,合作大于竞争

由于“两化”在石油贸易、炼化等业务领域具有一定的重合度,有效整合后,能够更好的发挥协同效应,但是并不会冲击到中石化的"地位"。

在整合前,“两化”与中石化分别都有比较深度的合作。以中化集团为例,每年2000万吨的石油进口量,自己的炼厂只能加工1000万吨,剩下的很多都供给中石化的炼厂。“两化合并”后,这样的合作关系不会改变,总体来说应该是合作大于竞争的关系。

权威分析丨两个千亿级化工央企如果合并,将带来哪些变局和想象?

图为中化集团的加油站(资料图)

3.“两化合并”将会优化完善炼化布局,提高炼化行业规范度,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会加剧

“两化合并”后,双方的炼化布局将会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在炼化布局方面各有优势,亦各有不足,中化集团的炼厂分布泉州和大连,地处一南一北,中部空白。中国化工在山东拥有几家炼厂,“两化合并”后正好能优势互补,填补彼此的布局空白。而两者整合之后,炼能增强,优势势必要向成品油终端市场延伸,在加油站数量方面会有所增加。届时,国内成品油终端市场供应会愈发激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