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正式登陸港交所,雷軍:股票開始交易是全新開始

DoNews7月9日消息 (記者 費倩文)兩年前,創始人雷軍表示“五年內不上市”的小米終於還是在香港主板上市了。

7月9日上午9時30分,伴隨著敲鑼聲,備受矚目的小米集團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成為首家“同股不同權”公司。小米上市首日,開盤價16.6港元,較發行價17港元下跌2.35%,慘遭破發。按開盤價計算,小米市值達到473.26美元。

小米正式登陆港交所,雷军:股票开始交易是全新开始

對於上市首日股價破發,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雷軍在現場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天大勢不好,剛才我的同事告訴我,遠超我們的預期。我覺得小米基本面非常出色,也是非常創新的公司,相信長期表現會越來越好。

自5月3日港交所官網披露小米IPO申請文件起,這兩個月時間裡,站在IPO“風暴”最中心的雷軍和小米受到的關注和議論,超越其成立八年來的任何時候。

從“首家同股不同權”公司,到差點成為“首家CDR企業”,再到香港招股遇冷,從一開始1000億美元的估值傳聞到最終543億美元市值落地,小米IPO之旅,可謂一波三折。

雷軍在上市前一天,即7月8日,發佈公開信稱,經歷過大起大落且面對資本市場跌宕起伏,小米能夠成功上市就意味著巨大的成功。

直擊小米港交所敲鐘現場

港交所重新裝修後,首次迎來如此火爆的掛牌儀式。

7時30分左右,港交所大廳就擠滿了前來參加小米上市儀式的小米員工、投資人、券商、媒體記者等約600人。據不完全統計陳彤、王衛、孫陶然、俞永福、霍建寧、傅盛、前小米副總裁雨果·巴拉等雷軍好又,小米13位創始人雷軍、林斌、黎萬強、黃江吉、範典、劉新宇、王海洲、李明、屈恆、秦智帆、李偉星、孫鵬、管穎智全部出現在了上市現場,另有175名小米員工代表19000位員工出席。此外,小米特別邀請了6名從2010年開始就支持小米的米粉來到現場。

小米正式登陆港交所,雷军:股票开始交易是全新开始

8時20分,小米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現身港交所大廳進行敲鐘前“暖場”,與來賓簡短打招呼後離開。這是雷軍第二次來港交所敲鐘,上一次是2007年,雷軍帶領金山在港上市。

9點,在儀式環節,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港交所主席史美倫、港交所總裁李小加上臺亮相。緊接著上臺的是雷軍、小米投資者以及戰略合作伙伴,然後,雷軍和俞永福、張旋龍、求伯君、鄒濤、陳年、孫陶然等特邀嘉賓上臺,接下來,雷軍和合夥人共7人;雷軍和高管、董事17人;雷軍和中介機構分別上臺亮相。

小米正式登陆港交所,雷军:股票开始交易是全新开始

在敲鐘前的致辭環節,雷軍回顧了自己的創業史,感謝了當年與自己喝了一碗小米粥就並肩作戰到現在的聯合創始人,“八年前,我有一個瘋狂的想法: 要用互聯網方式做手機,提升中國產品的全球形象,造福全球每個人!說實話,幾乎沒有人相信這個瘋狂的想法。謝天謝地,公司第一天開張,有13人一起過來一起喝小米粥。我至今都不知道,他們當時是否真的信了,他們都在現場,大家可以問問他們。”

雷軍感謝了這次包括李嘉誠、馬雲、馬化騰在內的眾多投資者,以及一開始就選擇支持小米的“米粉”。雷軍坦言,正是因為港股的改革才換來小米的上市,雖然資本市場的大勢不好,但是他相信好公司依然會脫穎而出。

“10、9、8、7……”在現場人群的齊聲倒數中,9時30分整,掛著招牌式微笑,手拿鼓槌的雷軍,揮動鼓槌在一個3米寬、200公斤重的超大型銅鑼上敲了一下,全場沸騰。

小米正式登陆港交所,雷军:股票开始交易是全新开始

“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小米每一寸血管裡都流淌著創新的血液。”雷軍稱,沒有不承受誤解甚至非議的創新。小米股票開始交易對雷軍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估值爭議

根據此前小米的招股書披露,小米將在內地發行CDR,同步在香港上市。而小米最初預計的上市節奏大概是,先在內地CDR上市,一兩天後再前往香港上市。

對於這樣的計劃,資本市場普遍認為,雷軍的運氣太好了,因為通常來講同樣量級的企業,在A股IPO的市值普遍要高於美股和港股,一旦小米先在A股IPO,有一個比較高的市值,就有助於其後續在港股的IPO。

但這個計劃,在中國農曆端午節期間落空了。就在CDR上會前夜,資本市場關於小米估值的定價還仍是分歧焦點。有人覺得700億美元或800億美元是可以接受的,但同時又不少投行人士認為小米的估值甚至不應該高於400億美元,後者顯然是雷軍和小米其他股東所不能接受的。

6月19日早間,小米發佈公告稱,“公司經過反覆慎重研究,決定分步實施在香港和境內的上市計劃,即先在香港上市之後,再擇機通過發行CDR的方式在境內上市”。

由於CDR被延後,要先在香港上市的小米就面臨著巨大的估值壓力。

估值也是圍繞小米的最大爭議。初時,頭頂巨大光環的小米受到了投資者的一致青睞,給予的估值亦在1000億美元-1200億美元之間。

隨著小米招股說明書的披露,其IPO估值卻一路走低,下限逐步從1000億美元下滑到800億,700億、600億美元。在6月21日港交所披露更新後的招股書中,小米估值更是下調至550億美元-700億美元。

面對這一拋物線般的估值走勢,雷軍的表述也由“小米是騰訊乘蘋果的估值”變成“我也不想開價了,你們隨便開吧,總不至於連550億美元都不值吧”?

令雷軍沒有想到的是,市場給出的答案是真的是不值這個價。

7月6日,小米在港交所公佈了配售結果,公告稱,發售價定在發行價區間17-22港元/股的下限17港元/股,以IPO前的股數計算市值約484.73億美元,再加上綠鞋新股,小米最終估值為543億美元。這也意味著,從2014年至今,小米的估值增幅僅有93億美元。2014年小米估值已有450億美元。

小米的互聯網故事

市場對小米估值的分歧,主要來自於對其互聯網業務價值的分歧。

一直以來,小米都自稱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但其主要營收卻來自硬件。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來自智能手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537.15億元、487.64億元和805.64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0.40%、71.26%和70.28%;互聯網服務業務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8%、9.6%和8.6%。

智能手機是小米的主要收入來源,但雷軍始終強調小米並非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對於商業模式,小米也曾在招股書中解釋:“儘管硬件是我們重要的用戶入口,但我們並不期望它成為我們利潤的主要來源,我們把設計精良、性能品質出眾的產品緊貼硬件成本定價,通過自有或者直供的高效線上線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戶手中,然後持續為用戶提供豐富的互聯網服務。”

為了說服投資者接接受小米的高估值,雷軍和小米管理層最近幾個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在今年4月小米武漢發佈會時雷軍就宣佈小米硬件綜合利潤率低於5%,以告訴外界小米不靠硬件賺錢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不過,畢竟目前由於手機銷售佔到了小米營收的七成以上,市場通常依然將小米定義為一家硬件公司。,6月23日,在小米全球發售新聞發佈會上,雷軍稱“過去一個星期我終於想明白了,小米是全球罕見的,同時能做電商、硬件、互聯網的全能型公司。不糾結小米是硬件還是互聯網公司,更在意的是小米是不是獨一無二的公司,是個新物種,這個新物種叫什麼名字,後面會有更多這樣的公司產生,那個時候會有一個名字來形容這類公司。”

7月8日,雷軍在公開信中再次強調了小米的互聯網基因,他披露數據稱,2017年小米收入1146億元,只用7年時間就跨過了1000億營收門檻,同比增長67.5%;2018年一季度同比增長85.7%,電商及新零售平臺貢獻的收入佔比 63.7%;2017年互聯網服務收入佔比8.6%達到99億元,2018年一季度互聯網服務收入佔比又提升至9.4%。“這充分證明了我們互聯網的業務能力,我們可以把硬件和電商帶來的流量轉換成收入和利潤”。

在今天的敲鐘儀式上,“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這句話至少被兩次提起。第一次是港交所官員發表致辭時,介紹小米“為一家中國互聯網公司”,隨後雷軍在致辭中也提到“我們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不過,從最終的定價,以及上市後的股價來看,市場上顯然更多地還是將小米看作一家硬件公司。小米當前對應的市值在 485 億美元左右,現場的分析師認為這一估值是比較合理的。

上市之後,小米需要繼續擴大互聯網服務營收的規模,以向投資者和用戶證明其互聯網公司的定位。

雷軍在公開信中稱,“小米上市只是剛剛開始,上市從來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奮鬥不是為了上市,我們上市是為了更好地奮鬥。成功上市只是小米故事中的第一章的總結,第二章更加華麗絢爛。”雖然上市機遇與挑戰並存,但有理由期待,小米上市之後的下一個故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