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無盈利」新政顯效 虧損藥企扎堆赴港上市

港交所“无盈利”新政显效 亏损药企扎堆赴港上市

港交所“无盈利”新政显效 亏损药企扎堆赴港上市

導讀

長生生物(002680.SZ)“疫苗風波”帶給資本市場的餘波未平,新一批生物科技(下同指生物醫藥)行業的海外資本運作卻在疾進。

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自香港聯交所4月底啟動了新的上市規則後,已有包括康希諾、AOBiome、方達控股等不少於9家生物製藥企業提交了主板上市申請,其中歌禮生物已處於招股上市階段。

部分企業的確屬於新規下的“未盈利企業”,且仍處於虧損狀態,業內人士認為港交所的新舉措提高了生物醫藥類企業的積極性。

記者同時發現,部分擬上市藥企在虧損的同時,不少產品尚處於研發階段,已獲批上市的產品也頗為稀缺,這一現象亦被市場視為此類公司的風險點。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生物醫藥行業存在高研發、高投入及週期長等特點,產品研發階段則正是生物醫藥企業需要資金支持的時期,因而一方面制度上給予上述藥企登陸資本市場的機會,對於支持生物醫藥行業的創新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香港市場主要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對創新企業背後的風險識別和防範能力也更強。

新政“帶節奏”

在允許“同股不同權”企業申請上市的同時,港交所接受“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新政正在表現出愈來愈大的吸引力。

今年4月30日,香港交易所發佈新修訂的主板《上市規則》及《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正式生效。新規對於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條件進行了明確,併為未通過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企業上市申請留出了制度空間。

此舉亦被視為香港市場25年來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機制改革,而此後業內也一度看好香港市場有望超過美國,成為生物科技早期公司上市的首選地。

“因為制度空間更大,創新藥公司更多願意去納斯達克等美國市場,我們之前投的一些企業也是把納斯達克當做潛在上市場所。”7月24日,北京一家上市藥企董秘告訴記者,“但聯交所開放機制後,不少藥企都在研究香港上市。”

在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看來,開闢這一機制與進一步滿足社會、資本對生物科技行業的現實需求不無關聯。

“全球生物科技領域的突破與創新,世界多國,特別是中國人口老化以及中國內地生物科技產業改革等大趨勢,正推動著整個生物科技行業的巨大發展與龐大資本需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曾表示,“資本市場應把握這天時、地利、人和的契機,回應生物科技行業發展的大潮。”

事實上,新政很快起效並催生了一批生物醫藥企業奔赴港交所上市。

據記者統計發現,自新政實施至今的不到三個月時間內,隸屬於GICS行業分類中“製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申請狀態處於“處理中”的港交所擬上市的藥企已不少於8家——分別為Asdeits、華領醫藥、信達生物、盟科醫藥、Stealth BioTherapeutics(美)、方達控股、AOBiome(美)和康希諾,此外另有歌禮生物已處於上市前夕。

業內人士認為,年內或有更多藥企在這一機制窗口下赴港上市。

“目前赴港上市的藥企並不一定都是在新規下才滿足要求的,不過這個機制給了更多創新藥企上市融資的機會。”前述董秘表示,“下半年可能還會有更多藥企去港交所排隊上市。”

多數仍處臨床期

7月17日,康希諾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這或已成為港交所新政實施以來第九家赴港上市的醫藥企業。

作為一家前後融資已達10億元的疫苗企業,康希諾的確屬於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7年連續兩年虧損額分別達0.49億元和0.64億元。

招股書顯示,康希諾在12個疾病領域研發的疫苗產品線多達15條,但僅有Ad5-EBOV一款產品進入新藥批准階段,其餘產品均處於臨床前、臨床試驗或申請臨床試驗階段。

排隊等候在港上市的諸多藥企中,類似康希諾的虧損藥企不在少數。記者發現,擬於港交所上市的諸多藥企中,不少年虧損額仍達數億元,且多數藥企仍處於未有一款產品進入商業化階段的研發情形。

以上月初提交招股書的華領醫藥為例,作為一家被平安創新、斯道資本、藥明康德等諸多資本搶食融資份額的糖尿病藥企,由於其藥物產品仍然處於臨床開發階段,其2017年的稅前虧損額仍達2.8億元,2018年第一季度,其稅前虧損額則更是達到了3.22億元。

據其招股書披露的進度,旗下開發包括治療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徵在內的7種藥物中,僅有兩款藥品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而其完成三期臨床最快也要在2019年下半年。

無獨有偶,6月28日提交上市申請的抗體藥物研發企業信達醫療2017年的虧損額更是達7.16億元,較2016年的5.44億元的虧損額擴大了1.72億元。

和華領醫藥類似,信達醫療的14款新藥產品中,8款腫瘤靶向藥品仍處於臨床前階段,而僅有一款藥物完成臨床試驗提交了新藥申請。

與之對應的是,該類藥企的研發開支也在成本中佔據較高比重,例如信達醫療2016年至2017年的研發總開支分別達3.84億元和6.12億元,而華領醫藥連續兩年研發開支亦達0.75億元、1.25億元。

“這些情況比較正常,研發和臨床週期通常都比較長,如果一款藥走到獲批上市階段,對於創新藥企來說都是大事。”一家關注醫藥領域的PE機構投資經理表示。

記者同時發現,部分藥企的虧損和創投機構參與其可贖回優先股融資產生的“紙面負債”增加有關。例如截至2018年3月底,華領醫療按FVTPL(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虧損就從1.39億元增長至2.48億元。

記者統計發現,除上述三家藥企外,處在虧損狀態的擬IPO藥企還有盟科醫藥、AOBiome、Stealth BioTherapeutics、Asdeits,且上述企業均處於臨床階段。

不過,已有同類藥企走向了上市窗口。日前首家赴港上市的未盈利藥企歌禮生物已完成路演,其擬募資金額約為3.43億元至4.57億美元之間,招股價介於12-16元/股。

歌禮生物的上市與其較早的IPO申報有關。新規實施僅7天后的5月7日,歌禮生物就向港交所提請IPO。招股書顯示,其2017年收入僅為899.1萬元,但虧損卻達1.3億元,其中1.1億元的高額研發成本系其虧損主要原因。

雖然年虧損上億,但歌禮生物在丙肝新藥領域的潛力仍然被市場所看好。今年6月,其開發的首個抗丙肝1類創新藥“戈諾衛”獲得藥監局批准,成為首個本土企業開發的直接抗病毒藥物。

此外,也有一些藥企處於盈利狀態,例如方達控股2015-2017年連續三年淨利分別為453萬美元、665萬美元和1017萬美元。

風險點被關注

在創投機構看來,藥企在臨床階段的上市可能性正在對醫藥行業的投資模式帶來影響。

“過去可能要等藥品商業化乃至盈利後方可上市退出。”前述PE投資經理表示,“對於PE機構來說,能夠更早的獲得上市變現,不過這可能也會讓醫藥行業的早期投資更加激烈,而投資時點進一步前置。”

不過由於上述藥企大多尚未有產品實現商業化落地,因此其上市風險亦被業內所關注。

“這類企業上市後,如果臨床階段出現研發風險或者最終未能獲批上市,這種風險顯然會向資本市場轉移。”北京一家中字頭券商港股分析師表示,“而且目前並沒有明確的可量化標準來對這些藥企進行更加具有公允性的估值。”

但李小加曾表示,生物科技公司具有此類特點,但其受到的嚴格監管能夠為投資者提供參考。

“一般來說,無營業收入的公司都處於高風險的早期發展階段,投資者很難判斷公司發展前景。”5月23日,李小加表示,“而生物科技公司產品的研發、製造和上市過程都受到國家醫藥監管當局的嚴格監管,它們每一階段的發展都有清晰明確的監管標準和尺度,這一特點使得生物科技公司可以在資本市場上提供清晰具體的披露,供投資者來判斷投資風險。”

李小加亦指出,生物科技公司具有一定的投資門檻。

“這樣的投資機遇只屬於擁有豐富投資經驗和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成熟投資者(主要為機構投資者)。”李小加表示,“生物科技公司本身存在產品研發週期漫長、新藥獲批生產前幾乎不可能有收入、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研發失敗概率高等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諸多未盈利藥企爭相赴港上市且目前已達9家,業內亦對新政後的蜂擁式上市現象有所警惕,亦有投行人士猜測港交所是否會對該現象進行“調節”。

“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公司一擁而上、扎堆上市,但如果想讓香港的生物科技板塊成長為參天大樹,就不能把它們放在呵護下的溫室裡。”李小加指出,“儘管‘流量管理’這個想法的出發點很好,但它不符合香港市場的基因和基本邏輯,我們也不會採用。”

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