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大師的書法,都逃不過這一個字!

人之所以能稱之為人,是因為人有動物所不具備的複雜情感,喜怒哀樂懼,並且有這五種情緒衍生出來的種種複雜情緒,是人情感的獨特之處。動物雖然也有一些情感,但是沒有人這麼複雜。

有情感,有溫度,有人情味,是人所普遍具備的特徵。但是藝術家比普通人所更進一步的層次是,他們把情緒變得可看,可觀,可感,可觸摸。

古往今來,大師的書法,都逃不過這一個字!

書法家也是藝術家。

因此,中國上下幾千年,出來了無數位偉大的書法藝術家,他們的書法作品,寫來寫去,其實表達的就是一個字——情。

為情而書,為情而寫,我認為這是藝術創作最高的境界。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在中國古代官方的修史作品中,例如二十四史作品中,幾乎很難看到史家作者寫歷史人物的情感、心理的。

比方說《史記》,堪稱史家典範,“無韻之離騷”。但是其實這裡面很少談及當事人的心理描寫,情感宣洩,有的也只是作者司馬遷在感慨自己罷了。

古往今來,大師的書法,都逃不過這一個字!

其中固然有年代久遠,人物不可知的因素在,但是,作為全面記錄當時歷史人物、歷史細節的著作,沒有這些心理原因、情感描寫,對於人物動機的把握就很難做到了。

所以,唯一的理由便是,古代人情感的宣洩,是通過其他途徑實現的。而這個途徑,就是藝術。

所以,水滿自溢,情感蓄積到一定程度不宣洩,人也會受不了。古代封建社會,人是不自由的,處處有壓抑,因此有了壓抑,就會有其他宣洩的方式,而藝術,可以說就是這樣產生的。

古往今來,大師的書法,都逃不過這一個字!

比如,中國的詩歌藝術,堪稱人情感的表達和宣洩,是一個人胸懷和情感的體現。因此,作為中國傳統的藝術門類之一的書法,也是這一情感、情緒的產物。

包括書法藝術在內的其他藝術形式,總的來講,有兩個方面的東西,一個是情感,一個是技術。技術只要下苦功夫就可以掌握。但是人的情感卻需要慢慢成長、慢慢累積才能實現。

古往今來,大師的書法,都逃不過這一個字!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成就很高的藝術家年齡都這麼大的原因,不到那個年齡,基本上你無法體驗到更高次的體驗,所以,在藝術表達上就會少很多東西。

古人講,通會之際,人書俱老,就是這個道理。

情與書的關係,是互相不可替代,不可分離的一個關係。有“書”無情,是寫字匠寫的書法。有“情”無書,是鬼畫符,別人看不懂,也不認可。

古往今來,大師的書法,都逃不過這一個字!

比如,顏真卿的祭侄稿。雖然顏真卿在寫這篇悼文的時候,內心肯定是悲痛如麻的,心如刀絞的,但是他可沒有直接胡亂的寫幾個鬼畫符,寫幾個凌亂的線條來表現他的心情。

他還是按照自己多年以來積累的書法功底,用行書創作了這一篇傳誦千古的書法名作。雖然幾團凌亂的線條,讓人難以辨認的字體確實可以直接、奔放的表達他自己的性情,但是恐怕其藝術性也就沒有了。

古往今來,大師的書法,都逃不過這一個字!

藝術本來就是戴著鐐銬的舞蹈,沒有約束,便不是藝術。很多人都在講,現在我們應該追求自由、追求自己做主,藝術也應該自由。

我認為真正的自由不完全存在。所謂追求自由,是每一個人尊重別人選擇的同時,對自己有所約束。

古往今來,大師的書法,都逃不過這一個字!

要有自由,就必須要有自律。很多人只看到了自由自在,從沒看到自律的存在。他們只會醉心在自由——這一虛妄的假象裡面,品嚐所謂自由的果實。從來不知道自律是什麼,不懂約束、不曉得法度,因此大量的醜書也就出現了。

對自己的放縱,不是自由,也絕非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