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丟掉太極拳的核心技擊術—談太極拳未來的發展方向

太極拳的核心價值是技擊,這一點在太極拳已經風靡全國及世界之後,看的更清楚了。當太極拳的健康功能已普及到人人皆知、到處都會的情況下,太極拳技藝的提高就已成了十分緊迫的問題。搞的不好,我們邯鄲、永年世界太極故鄉的牌子就要丟掉了:因為太極故鄉的拳也不過是太極操和太極舞,那是無論哪個地區都會的東西,誰還來你邯鄲、永年幹什麼?因此,恢復和加強太極拳的核心技擊術是我們十分緊迫的任務。

自改革開放以來,太極拳運動在中國和世界上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這個運動的蓬勃發展中,有一個問題日益顯現出來,這個問題就是我們在把太極拳的一系列附屬派生功能(即健身、健美、太極拳文化等)發揮得無以復加之後,終於認識到,我們幾乎已將太極拳的原始技擊功能有意無意地拋棄了!而太極拳的原始技擊功能是太極拳所有派生功能的根,失去了這個根,太極拳的所有附屬派生功能遲早會成為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太極拳的整個技術體系也會出現根本性的殘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太極拳危矣!

不要丟掉太極拳的核心技擊術—談太極拳未來的發展方向


誠然,隨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武術的原始技擊術早已被火器逼得走投無路。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太極拳帶領著大家沿著它偉大的附屬派生功能發展,從而至少從形式上給了武術一個新的天地,而楊家對此做出了獨有的貢獻。從此,太極拳沿著健身、養性、健美、益智的路走下去;從此,許多門派的武術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太極拳的影響,沿著它們的附屬派生功能發展下去。於是,人們就很自然地看到了越來越多的“舞術”,在太極拳界也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太極操”和“太極舞”。

我這樣說,並不是對現今太極拳運動發展方向的否定。為什麼要否定這個方向呢?對人類健康、智慧、幸福和文化做出了這樣巨大的貢獻,我真想喊一聲“太極拳萬歲!”、“太極操”和“太極舞”萬歲!……

我的本意是,太極拳從近代向著它的派生功能發展是歷史的必然,太極拳的附屬派生功能這麼好,我們應該讓它繼續大發展、特發展。但問題在於,不管我們有多少人在推動太極拳的派生功能,卻不能沒有人去研究、實踐和傳播它的原始技擊功能,特別是研究和推廣太極拳推手和散手。不僅如此,不管全國和世界上有多少地區已放棄太極拳原始技擊術,大家都去搞完全的太極健身,搞“太極操”和“太極舞”。但作為楊、武式太極拳故鄉的邯鄲、永年卻不能這樣做,至少是不能完全這樣做。問題很簡單,如果我們也這樣做了,我們的太極故鄉就會名存實亡,我們的太極故鄉就會淪為一個普通的太極拳傳播地。如此,我們的損失將是毀滅性的和無可挽回的。這樣的論斷絕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這樣的危險已經開始走到了我們的面前,不由得太極故鄉的決策者們不引起極高的警惕,並立即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加以扭轉。我們必須認識到楊、武式太極故鄉,它們的最大價值還在太極武術的強大,還在於以太極武術為內核的太極健康功能的真正魅力。如果我們丟掉了太極拳的核心技擊術而只會搞太極拳的健身操,那麼全世界的愛好者就不會再來邯鄲和永年了。如此,我們將會失去什麼?大家不難想到。很可能我們會成為太極拳的歷史罪人。

不要丟掉太極拳的核心技擊術—談太極拳未來的發展方向


太極拳運動發展的歷史大趨勢和規律是:近現代太極拳不普及就會滅亡,不搞健身功能就會滅亡;而如今太極拳不提高、不恢復和加強它的技擊術同樣會滅亡。健身和技擊是太極拳功能的一對陰陽,這是一種辯證的關係。失去了根的太極之樹是不能永葆長青的。(張國勝)

不要丟掉太極拳的核心技擊術—談太極拳未來的發展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