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抓「五點」生「五力」精準幫扶促發展

甘肅張掖網民樂訊 自脫貧攻堅幫扶工作開展以來,民樂縣立足縣情民意,精心謀劃,認真組織,通過解放思想激活力、培樹典型增動力、因戶施策挖潛力、打造產業提能力、“三個一”扶貧顯活力等措施,在“幫”字上做文章、“扶”字上下功夫,助推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出成效。

一是把基點放在解放思想上,激活脫貧致富活力。想要摘掉窮帽子,必先摘掉“窮思想”,思想不改變,到哪都一樣。如何摘掉“窮思想”?2011年以來,民樂縣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增強脫貧致富信心、凝聚扶貧攻堅合力為切入點,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縣委組織沿山鎮黨政領導、貧困村幹部赴外實地考察調研,尋找致富產業,集中座談研討,探索致富門路。各幫扶幹部帶著課題進村入戶,因地制宜精準對策,並形成了致貧原因分析深刻、對策建議精準可靠的調研報告200多篇。思想的解放,帶來了產業模式和經營理念的轉變,農作物種植實驗在沿山高海拔高寒貧困村陸續推廣。南豐鎮何莊村是第一批開展中藥材實驗種植的高海拔高寒貧困村,剛剛引進板藍根、當歸等中藥材種子時,村民都比較牴觸,大部分人認為在嚴苛的自然條件下種植中藥材是“瞎折騰”。村幹部主動承擔實驗風險帶頭試種,板藍根、當歸實驗種植成功,用事實改變了群眾觀念,調整了祁連山淺山區傳統種植結構,形成了民樂縣祁連山淺山區冷涼經濟產業帶。現如今,馬鈴薯、食用菌、中藥材、草畜產業已經成為了貧困村發家致富的支柱產業。

二是把突破點放在培樹典型上,增強脫貧致富動力。立足全縣一二三類地區農民收入差距大的現狀,堅持把貧困村扶貧開發與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安排,同步部署。一手抓貧困村脫貧致富,一手抓鄉村振興,通過培育整村推進脫貧典型、整村土地流轉典型、成建制勞務輸出典型、美麗鄉村典型,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內生動力。民聯鎮東寨村曾是遠近聞名的“爛泥村”,村內巷道破爛不堪,居住環境良莠不齊,群眾收入僅僅依靠傳統的種養殖業。2015年民樂縣金陽光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流轉東寨村4000畝地,投資1.1億元將東寨村打造成了集農業綜合開發、生產經營、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生態循環農業示範村和全縣“美麗鄉村”示範村,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幾百座日光溫室集中連片,養殖觀光園裡遊客絡繹不絕,吸納了本村村民就近務工,村民變成了“上班族”。同時帶動30戶農戶發展農家樂,有效提升了群眾的經營理念與創業能力,加快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三是把著力點放在因戶施策上,挖掘脫貧致富潛力。認真研究制定貧困戶“一戶一策”精準脫貧幫扶計劃,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各級幫扶部門、鎮村幹部、駐村工作隊進村入戶,面對面與貧困戶交流商量,逐人逐戶解剖麻雀、掌握戶情、摸清底子,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突出基本情況、致貧原因、脫貧措施、幫扶措施、應急保障等五個方面的內容,因地制宜、因戶因人研究提出“點穴式”的脫貧幫扶舉措。全縣共制定完善“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1722份,其中未脫貧戶1525戶,已脫貧鞏固提高戶197戶。為貧困戶改修建設施日光溫室16座,食用菌大棚62座;新建養殖暖棚348間,設計飼養量9200多頭(只);種植中藥材1119畝,牧草622畝,高原夏菜65畝,花卉50畝,其他作物6229畝,培育苗木5000多畝12萬餘株;硬化入戶道路10620平方米,庭院43246平方米;改造旱廁676個,危房74戶。

四是把重點放在產業培育上,提升脫貧致富能力。以建設“特色農業大縣”為目標,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則,2018年整合涉農資金6000多萬元,用於改善貧困戶基礎設施和引導農戶培育馬鈴薯、中藥材、蔬菜制種等特色主導產業,努力打造“三個基地”。至目前,全縣特色主導產業種植面積佔總播面積70%以上,其中中藥材30萬畝、馬鈴薯21萬畝、高原夏菜10萬畝、小雜糧5萬畝。新改建食用菌大棚558座,標準化養殖小區20個。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重點扶持神威藥業、華瑞農業、愛味客、銀河集團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形成“龍頭聯基地、基地帶農戶”的運營模式。充分利用戈壁荒地資源,合理高效利用水土光熱條件,引進投資4.8億元的海升現代智能溫室工業化栽培示範項目,建成20萬平方米高標準智能玻璃溫室,帶動周邊1000多名農民就近務工。新建2000畝戈壁農業示範園,著力打造集現代農業觀光、有機農產品採摘、生態休閒娛樂、科普教育培訓等為一體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田園綜合體,加快農業轉型升級。

五是把機制放在“三個一”扶貧模式上,增添脫貧致富活力。針對沿山區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的情況,從2007年起探索“村有一項特色產業、戶有一座種養棚圈、人有一項致富技能”的“三個一”扶貧模式。原貧困村豐樂鄉新莊村率先實踐,戶均建起一座日光溫室,一幢養殖暖棚,組成了整村成建制勞務輸出隊。現該村已建成果蔬日光溫室大棚203座、養殖圈養牛羊3500(頭)只,每年輸出勞務300多人,佔全村勞動力的80%,連續三年人均純收入淨增1000元以上,預計2018年人均純收入可達5700元左右,可提前實現整體脫貧目標。今年民樂縣繼續把勞務經濟作為促農增收的“鐵桿莊稼”,按照地方產業吸納消化、技能培訓向外輸出的雙向流動思路,全面整合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項目,以培訓促輸出,以輸出促增收,不斷拓展勞務基地,2018年預計輸轉勞動力8.1萬人,創收14.5億元。(王文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