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读:从“圣旨”前世今生,来看“圣旨”的误解和误读

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

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圣旨最先是指帝王的意旨和命令。如《陈政事七要疏》:“臣伏读圣旨,虽周成遇风,讯诸执事,宣王遭旱,密勿祗畏,无以或加。”

圣旨写作格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是规规矩矩按格式写,也有的随意洒脱想到什么写什么;就连圣旨的叫法,在很多朝代也不是“圣旨”。

​根据《中国圣旨大观》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相传炎帝见嘉禾而作“穗书”,黄帝见景云而作“云书”,少昊作“龙凤书”,帝尧作“龟书”,皆可视为“圣旨”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圣旨按其类别被称为“命”“令”“政”。

文化解读:从“圣旨”前世今生,来看“圣旨”的误解和误读

秦始皇统一天下,定名号为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其玉玺上就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昭示其合法性。

汉承秦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皇帝制度。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汉代最为重要的一类诏书的开头应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某皇帝……

魏晋南北朝时的诏令与汉代相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存这一时期的皇帝即位诏书中多有“应天顺时,受兹明命”一语。

唐代诏令一般由中书省(多为中书舍人)起草,门下省审核颁行,门下省的审核颁行有严格的规定,“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之;小事则署而颁之。由于是门下省审核颁行,故而其所颁行的圣旨正文开头往往是“门下”两字,

例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的开头就是“门下,天下之本……”

皇帝本人则大多喜欢用天命所归之类的字眼作为圣旨的开头,如德宗即位册文有“昊天有命,皇王受之”。肃宗即位敕称:“朕闻圣人畏天命,帝者奉天时……

宋代皇帝的诏令,不论事情大小,“非经二府者,不得施行”。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诏令起草工作都是由中书门下议,而后命学士为之。故许多重要诏令开头与唐代一样,都是门下二字,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圣旨”。

到了元代,以蒙古语为国语,用蒙古文下达的旨意称为“圣旨”,用汉文下达的旨意称为“诏书”。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长生天”,所以元代不论是“圣旨”还是“诏书”,开头都会写上一句“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作为固定开头。

文化解读:从“圣旨”前世今生,来看“圣旨”的误解和误读

朱元璋开始使用“奉天承运”。朱元璋为了阐明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把手拿的玉圭也刻上了“奉天法祖”的字样,又写出了《御制纪梦》一文,说自己梦游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士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为“奉天承运”找到了“事实根据”和理论基础,开始自称为“奉天承运皇帝”。

所以颁发圣旨,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作为开头。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后边的“诏曰”二字,是不能与“皇帝”断在一起的。

“制曰”与“诏曰”有什么不同呢?

简单地说,“制曰”类“圣旨”乃国家制度的文告,由皇帝对他所器重的受旨人或重要事件亲手书写;“诏曰”类“圣旨”乃帝王对具体人、具体事发布的命令,“诏曰”由翰林院撰拟,内阁大学士奏定后,由皇帝钦定的庶吉士书法大家书写,最后钤皇帝玉玺。

文化解读:从“圣旨”前世今生,来看“圣旨”的误解和误读

还有一类“懿旨”,则专指皇后或太子发布的命令。“券”类“圣旨”,则是天子与臣属间契约性质的“圣旨”,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丹书铁券就属于这一类型。​

想知道更多文化、风俗、轶事、传统经典,请关注「珣玗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