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上的AI有什麼用?

回憶一下最近發佈的新款手機,大家一定注意到了一件事情:它們大都配備了AI功能。

手機上的AI有什麼用?

很多人提到AI一般都會想到,第一個擊敗人類職業圍棋選手、第一個戰勝圍棋世界冠軍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那麼手機上的AI到底是什麼呢?有什麼作用呢?

其實AI就是會學習的人工智能,它能學習用戶的使用習慣,來給用戶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應用到手機上後,它能讓你的手機更加懂你,讓你用得更加順手舒心。

手機上的AI有什麼用?

在加入AI之後,手機將不只是通過信息模板來提供服務,而是進行自動識別和理解用戶需求,使用AI帶來的模糊識別和學習能力來對用戶建議。比如在用戶詢問遊玩的時候,AI將自動評估交通、天氣等綜合因素,大家比較熟悉的小愛同學,就屬於比較智能的一個,不再是前幾年流行的普通語音助手。

就現在發佈的帶AI的手機來說,應用最廣泛領域莫過於拍照。各大手機廠商,瘋狂的推出AI拍照,而這也是時下讓AI火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當具有硬件層AI技術的手機在拍照時,通過獲取檢測到的光線、局部細節、色彩信息等等,讓AI生成網絡,再進行深度強化學習,對拍攝物進行全面詳細的分解、分析,最後生成決策,針對被攝體的特徵進行更深層次的優化,從而獲得不一樣的效果圖。比如人像更加清晰柔和,背景更加虛化美麗,風光更加銳利有層次,光線過渡更加自然和諧,對於大多數普通用戶來說,以後拍照基本就不必再絞盡腦汁研究拍攝參數,這些工作交給AI自動處理就好。

再例如iPhone X的Face ID人臉識別也運用到了“AI”功能,此外手機上的“AI”以及你可以處理一些簡單的翻譯工作……

但是“AI”也給我們帶來隱私層面的擔憂,“AI”的本質就是收集用戶的各種使用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學習,這樣就留下了隱私洩露的隱患,那麼怎麼樣才能避免這個問題呢?筆者認為這需要提供“AI”產品的硬件廠商和各種軟件廠商達成一致:AI所採集學習的用戶數據歸屬只能是用戶。通過在硬件和軟件層面的結合,筆者相信AI的隱私保護會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Al的發展使得手機的智能化進一步提高,未來它的發展肯定不會侷限於此,應用也絕對會更加廣泛,不僅僅手機,各種電子數碼產品都可以沾上AI的“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