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与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PD-1与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文献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非小细胞肺癌 是肺癌的一个亚型,约占肺癌的85%,也是目前治疗药物比较集中的一个癌症亚型。

常见的治疗药物有靶向药物、PD-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等。

癌症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但并不是每一个基因突变都有针对性的靶向药物。对于存在EGFR或ALK等基因突变的病人首选的还是靶向药物治疗,除此之外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可选择PD-1或抗血管生成的药物。

下面我们简单解释一下这两种药物:

PD-1与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PD-1

PD-1药物通过阻断癌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力

多项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表明,抗PD-1/PD-L1抗体可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期,有PD-1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已经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PD-1与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是肿瘤生长需要血管,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驱动了肿瘤血管的生成。

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肿瘤细胞会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内皮细胞上的受体(VEGFR2)结合,引发血管生成促进了肿瘤细胞增殖。因此VEGF是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靶点。

针对VEGF的贝伐单抗和VEGFR2的雷莫芦单抗是美国FDA批准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两个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

另外就是针对VEGFR的激酶区域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已有安罗替尼等药物证明在三线使用可以使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

那么,PD-1和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哪一个效果或安全性更好呢?

癌度今天给大家编译一篇研究,一起来看看这两类药物的间接性对比:

研究设计

发布在《Scientific reports》的一项报道总结了37项临床试验的数据,包含16810名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比较了PD-1治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病人的总体生存率(OS)和3-5级不良事件。

研究包含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没有使用过易瑞沙、特罗凯或爱必妥这些靶向药物。

研究结果

1)一线治疗,单独使用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比贝伐单抗联合铂类疗法组合的疗效更好,病人的生存获益更好。单用帕博利珠单抗和阿特珠单抗优于雷莫芦单抗和多西他赛的组合。

2)对于后线治疗,对于病人来说不是第一线用药治疗。另外一种PD-1药物纳武利尤单抗比抗血管生成药物和铂类化疗组合可提供更高的疗效,更低的毒副作用。

总体而言,就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总生存时间(OS)和3-5级的不良事件而言,PD-1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优于抗血管生成疗法。

研究分析

这一研究比较的是PD-1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化疗。尽管有上面的一些结论,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下面几点需要注意:

第1个限制:

比较总生存时间OS,这可能受控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后期的治疗以及治疗措施之间的交叉。之前的研究也表明,如果病人的病情发生进展后,生存时间超过了12个月,总生存期OS不能被视作主要终点。

第2个限制:

PD-L1的表达具有潜在的预后左右,由于大多数帕博利珠单抗的临床试验招募的是PD-L1表达高的病人。这相当于做了部分优势人群的筛选。

第3个限制:

治疗过程的一些干预措施,特别是PD-1抑制剂的一线治疗和随后使用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评估效果。这个只能从一项试验中获得,对于这些结果的解读必须慎重。

但是尽管具有上面的局限性,多项文献对比分析表明,对于无靶向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可能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当然如果是免疫治疗出现病情进展,则轮换为抗血管生成治疗和化疗,这也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治疗策略。

其实从现有的研究结论看是存在Re-challenge的可能性的,也就是间隔另外一种治疗措施之后,还可重新用回之前的治疗策略,而这种方式其实是可以让癌症病人获得更长时间的生存获益。

本篇文章的引用论文专业性较强,但有余力读者可回复关键词20180630下载。

PD-1与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关于靶向药物和最新临床数据,请留意我们的临床招募计划。我们会竭尽全力,让您参加合适的临床试验,免费用到合适的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即可申请免费用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