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战场

年轻人的战场

年轻人的战场

前阵子,我最喜欢的杂志《第一财经周刊》发布了新一线城市排行榜,评价标准之全面,让人非常信服:

年轻人的战场

新一线城市要比北上广深差很多吗?

至少在硬件设置上,我觉得是一点儿不差的。论商业基础设施,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都在一个水平上。

对中国来说,复制硬件简直太容易。

新一线城市用了几年时间,在地铁、写字楼、商业综合体方面完成了快速追赶。

沈阳的地铁、写字楼、大悦城、万达、恒隆广场,和北京上海比,有不可逾越的差距吗?丝毫没有!

别说新一线了,二三线城市的这种差距也会越来越小的。

真正有差距的,是产业和人。

可能是评价指标的原因,榜单中成都排在在杭州之前。但我相信,在年轻人心中,杭州是要好于成都的。

两者可能在城市环境,硬件设施方面难分伯仲。但拉来一个年轻人问,他知道杭州有阿里巴巴,有网易。

成都有什么呢?恕我没什么见识,想了半天,就想起来个锤子科技...

在我心中,杭州就是新一线的天花板。杭州房价亦是如此,所以我总会想,杭州是终点的话,xx城市还有多少潜力和空间呢?

尽管榜单可以作为判断「城市基本面」的参考,但本篇并不是要说买房的事儿。

我们要讨论的是:

几乎所有新一线城市都在拿命欢迎年轻人,「截流效应」越来越强的背景下,对6月份即将毕业的新一届大学生,对年轻人来说,战场在哪里?

年轻人的战场

大学毕业是去大城市好还是回小城市好?知乎上有1489个答案;

是不是很多人即使工资不高,也要拥挤在大城市生活?知乎答案3799个;

这种问题我在微信后台回复过很多读者,比如分析两种状态的成活成本:

大城市月薪过万 PK 二线城市月薪5千,哪个更幸福?

一般建议:不论男女,如果你30岁以下且不拖家带口,来一线城市试试会是不错的选择。

我笃信「概率」。

工薪家庭,没有本钱试错,本科学历,学校普通。看起来,眼下想突破「阶层板结」的唯一途径是:找到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好好上班。

假设目标是「5年时间,月收入2万」。算上努力和运气成分,在二线城市和北上广深,哪个概率更大?

答案显而易见。

我想在一线城市实现这个目标。路径是:互联网公司实习,名气越大越好,用实习经历弥补学历不足,先找份工作。然后挑平均工资高的行业,跳槽。

一线城市的工资天花板,要比月薪2万高的。

如果想在二线城市实现这个目标。

路径变成:找个非互联网的创业公司实习,学些野路子;去网红店打工,去体验各地民宿,学会一门手艺,学习炒股... 似乎更加靠谱一些。

我可能靠着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经营个小生意,拼成月入2万,实现目标。

我笃信「路径规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