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保卫战:杂牌军双杀日本“钢军”

临沂保卫战:杂牌军双杀日本“钢军”

临沂前线我守军顽强抵抗

台儿庄会战并不仅仅指围绕台儿庄狭小地域所发生的战斗,从广义上来说,它包括之前发生的临沂之战和滕县保卫战。其中,在临沂之战中,西北军将士以杂牌之师,两次独抗有“钢军”之称的日本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为台儿庄会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战事背景:

要了解临沂之战对保卫台儿庄的重要意义,我们必须先了解当时的战局。自南京陷落后,日军分三路向徐州开进,试图围歼我第五战区主力,打通南北战场。南面,日军第13师团北渡长江,由南往北向徐州进逼。北面,矶谷师团和板垣师团兵分两路,由北往南打。其中,南面的第13师团在淮河沿线遇到我李品仙、廖磊、于学忠部的全力阻击,被阻绝于淮河以南,形成隔河对峙局面。而北面的板垣师团自青岛登陆后,一路南下,山东守军韩复渠为保存实力,望风而逃,使得板垣师团不费吹灰之力,连沂水、莒县、日照等地,直逼临沂。

临沂保卫战:杂牌军双杀日本“钢军”

日板垣师团片野支队向临沂开进

临沂距离台儿庄仅有90公里,是徐州东北的屏障。临沂若有失,则板垣师团可一路南下,与矶谷师团一起,夹击台儿庄、徐州,到时战局就将一发不可收拾。为此,能否在临沂顶住板垣师团,成为战局的关键。

此时,临沂城内仅有地方保安团2000余人,绝对挡不住有“钢军”之称,战力冠绝日本全军的板垣师团的攻击。为此,李宗仁急调驻守海州的西北军40军庞炳勋部驰往临沂,固守县城,阻击敌人。当时,庞炳勋的第40军,虽然是一个军的编制,但实际上只有5个团,兵力13000人左右,虽然全军上下有死战之决心,然而以万余杂牌军,想要挡住虎狼之师的板垣师团,确实不太实际。

果然,虽然我守军将士拼死抵抗,但板垣师团还是一路突破了多道防线,连下莒县、汤头等临沂城外围阵地,兵临临沂城下。

一保临沂

3月10日,临沂保卫战打响。板垣师团以8000余人的兵力,在战车20余辆、装甲车60余辆、飞机10余架、大炮30余门的强大火力掩护下,开始向临沂猛攻。

为表死战决心,庞炳勋将军部设在战场一线,指挥守军将士与敌血战到底。一时间,阵地火海一片,40军将士伤亡惨重,仍死战不退。庞部以杂牌之众,独抗日军最精锐部队,让日本军界大感意外,日本报纸甚至形容为“支那杂牌军击败了皇军最优秀的师团。”

眼看40军渐渐不支,临沂城危在旦夕。第五战区长官部急令正在临城一带休整的第59军张自忠部驰援临沂。59军同为西北军出身,接到战区命令后,张自忠将军率部一昼夜强行军180公里,于12日到达临沂北郊的沂河西岸,并迅速召开庞、张两部高级军事人员会议。会上,两军达成协议,庞部继续固守临沂,以吸引日军攻城主力,而张自忠则率军以攻为守,出其不意,击敌侧背。14日凌晨,张自忠指挥全军暗渡沂水,突然出现在板垣师团侧后背发起猛烈攻击,双方在沂河沿线展开短兵相接的混战。战至16日,59军伤亡惨重,连排级指挥员数易其人,营级指挥官牺牲大半。在最关键的时刻,张自忠连续向全军官兵书写3条手令:“我们困难,敌之困难更大,我苦战,敌之苦处数倍于我,望率所部撑眼前这一极小之时间,甚盼!甚盼!” 此时,庞炳勋也抓住有利战机,率部猛袭日军侧背,有力地配合了59军的正面攻击。战至3月18日,张、庞两军在付出重大人员伤亡代价后,逐渐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形成了从东南西三面夹击日军之势。

临沂保卫战:杂牌军双杀日本“钢军”

张自忠将军临沂战场手书

3日血战,板垣师团终被击溃,残敌大部窜逃。我西北军将士取得了第一次临沂保卫战的胜利。

第一次临沂保卫战,我军歼灭板垣师团4000余人,一时国内民心大振。然而,我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代价。庞、张两军合计伤亡一万余人,其中,59军伤亡4482人,军官伤亡199人,全军可战之兵仅有1.3万人。

第一次临沂保卫战结束后,59军第114旅奉命留在临沂,协助庞炳勋守城,以守住板垣师团南下要地。张自忠自率59军主力向西开进费县集结,准备侧击日军另一支南下重兵矶谷师团。

二保临沂

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第五战区长官部会战计划还没实施就被打乱了。不甘心失败的板垣征四郎,在侦得张自忠主力西调后,率领主力坂本支队再次对临沂发起猛攻。

此时,庞炳勋部刚经过第一次临沂保卫战,人员损失巨大,以疲惫之师孤军应战,完全挡不住坂本支队的猛攻,只能放弃城外阵地,退至城东桃园、黄山一带据险苦苦支撑,临沂形势骤然又紧张起来。

危急时刻,庞炳勋越过第五战区长官部,直接向蒋介石发出求救急报。临沂关系全局,绝不容有失,3月23日,蒋介石电令李宗仁,将59军调回临沂前线,与庞炳勋部一同守卫这一鲁南重地。

又是一路急行军,25日,张自忠率部抵达临沂前线。此时,临沂外围阵地以大部失守,庞炳勋部损失惨重,只剩下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自抗战以来,就抱着战死沙场之决心的张自忠一咬牙,决定仍然以老打法,以攻对攻,强攻坂本支队侧背。于是,沂河一线再次成为两军对垒的主战场,双方犬牙交错,短兵相接,数次发生激烈的白刃战。

然而,这时候敌我双方实力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我方经过上次大战,人员伤亡惨重,尚未进行休整补充。而日军坂本支队以补充强援4000余人,战力以得到恢复,逐渐占据战场主动权。而我西北军,则以血肉之躯,苦苦支撑,相持局面摇摇欲坠。

临沂保卫战:杂牌军双杀日本“钢军”

描绘第二次临沂保卫战的艺术作品

战至最激烈时,张自忠将军亲率手枪营上一线与敌肉搏。而庞炳勋部更是惨烈,战至3月26日,全军13000多人只剩1000多人还能战斗,旅长亲自上前线手持机枪对日军扫射,甚至到前线慰问的学生也投入了战斗。

眼看临沂城就要不保。3月29日清晨,原属东北军的第五十七军王肇治旅赶到临沂前线,当日中午,中央军汤恩伯部骑兵团也赶来增援。随着多路生力军的及时赶到,战场态势终于发生了利于我方的变化。3月30日,张自忠下令反攻,日军抵挡不住,开始退却。在退却中,师团长坂垣征四郎匆忙间,连随身之物大衣和手杖都丢弃了。

由此,第二次临沂保卫战胜利结束。

西北两军以杂牌之师,在友军协助下,以血肉之躯,两次挡住了日军的钢铁洪流,挫败了板垣师团由临沂南下,会合矶谷师团夹击台儿庄,并进而围攻徐州的战略部署,奠定了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基础。

尾声:临沂陷落与临沂屠杀

4月18日,沂河对岸之日军,会同援军6000余人,再次围攻临沂城。我守军部队与敌展开激烈战斗,损失惨重。再加上此时台儿庄战事吃紧,21日,我庞、张两军撤出战斗,临沂陷入敌手。

临沂保卫战:杂牌军双杀日本“钢军”

占领临沂城的日本士兵

临沂城军民的坚守,让攻城日军吃尽了苦头,为行报复,进城后,板垣师团对临沂城中百姓进行了连续10天的疯狂大屠杀。没有人性的日军以机枪封锁街面,挨家挨户搜查,堵门杀人,遇人就刺。为了避难,城中居民纷纷跑向西门一处天主教堂。其中,有近700名城中居民,因教堂拥挤,挤不进去,只好在教堂外躲避。日军虽然没有胆量冲进这座德国人开的教堂,但对于这些躲在教堂外的居民,却大开杀戒,以机枪扫射,教堂附近顿时血流成河,成为人间炼狱。在城隍庙东杨家园,为了避免被日军凌辱,我妇女同胞纷纷跳井自杀,顷刻之间,死尸塞满水井。此外,日军还在火神庙旁和南门里路西,设下两处杀人场,将无辜群众绑至这里,用军犬、刺刀、军刀屠杀以取乐。

除了大屠杀之外,板垣师团还放纵士兵纵火毁城。据说,当时的大火烧了七天,南关老母庙前、阁子内外,房屋全被烧光,临沂城西南化为灰烬。

10天的大屠杀,临沂城居民被害达3000人以上,财产损失难以数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