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反「圍剿」,紅軍跑著把仗就打贏了,運動戰就這麼來的

國民黨連續兩次大規模圍剿,給根據地是又送人又送槍,蔣介石並不滿足,這不,僅僅相隔一個月,再次組織30萬人進行第三次圍剿。

國民黨這回真是下了血本,蔣介石親自掛帥,坐鎮南昌任總司令,還請來了英國、日本、德國的軍事顧問進行謀劃。

新鮮得很,中國人是兵法的老祖宗,請來洋顧問觀摩參戰對付中國人,結果只會有一個:出洋相!

手裡頭兵多的塞不下,心裡膨脹的不要不要的,蔣介石定要勢在必得,要一舉拿下。

所以,國民黨第三次“圍剿”的策略也相應發生了變化,長驅直入,直取老巢,決戰紅軍主力,然後再慢慢的打掃戰場,和根據地人民算總賬。

第三次反“圍剿”,紅軍跑著把仗就打贏了,運動戰就這麼來的

將總司令親臨前線指揮

國民黨分五路大軍,以貝殼形包圍從江西北部向南推進,那陣仗,頗有國軍出征,寸草不生的架勢。

交代下時間,這時候是1931年7月,距離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還有兩個月。

再交代下紅軍主力部隊紅一軍的情況,他們在第二次圍剿中串了國民黨的肉串,15天奔襲700裡,直接打到閩贛交界的地方。

然後就不走了,順便搞起了群眾運動,開展土地革命,鞏固擴大根據地。

知悉國民黨開始第三次圍剿,紅一軍立刻回師根據地中心,冒著炎熱酷暑,迂迴了1000多里,完成集結任務。

好,下面是紅軍的表演時間。

第三次反“圍剿”,紅軍跑著把仗就打贏了,運動戰就這麼來的

面對強大的敵人,面對生死存亡的艱難時刻,毛主席和朱德總司令決定採取誘敵深入,避實就虛的打法。

紅一軍說,我在興國根據地中心,白軍你來啊。

國軍得到情報,說,紅軍主力在興國,給我上。

結果國民黨一擁而上撲了個空,紅一軍早已跳到外圍修整一陣子了。

紅一軍準備通過萬安迂迴到國軍部隊的聯絡地帶的富田,這一下戲演過了,國民黨發現了紅一軍的企圖,提前佔領了富田。

西邊是贛江,東邊的國軍大部隊迅速密集合圍過來,要把紅軍主力消滅在江邊。

不得已,紅一軍決定從國民黨軍中部突出去,趁著夜色,3萬人的部隊,在只有10公里寬的狹長地帶,秘密穿越到了新的集結地黃陂。

第三次反“圍剿”,紅軍跑著把仗就打贏了,運動戰就這麼來的

等到國民黨發現包圍圈裡的紅軍早已沒影的時候,立刻反向包圍。

這時候紅12軍開始上鏡,在包圍圈外圍佯動,並喊話國軍朋友們:我是紅軍主力,你來呀。

當國軍真正發現紅一軍主力所在地時,他們已經修整了半個月,可是國民黨已經白白跑了1個多月,疲憊不堪,根本無法組織進攻了,只好撤退。

還記得毛主席關於游擊戰的十六字方針嗎?“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對,真正的時刻來臨了。

敵人撤退,我軍開始反守為攻,進行追擊。

第三次反“圍剿”,紅軍跑著把仗就打贏了,運動戰就這麼來的

由於我軍純熟的使用運動戰術,路過的地方太多了,穿針引線,穿插配合,你來我往,迷之行蹤,所以地名很密集,路線很詭異,而我們對當地又太不熟悉,戰場的複雜調度,根本無法用簡短的文字進行表述,當然也很枯燥,所以就儘可能的簡略吧。

總之,敵軍在撤退時,經常是被我軍叼住一兩個團,或者一兩個旅,甚至對敵人形成了反包圍的態勢,最大程度的擴大了戰果。

當然,敵人在來犯時,我根據地民眾、地方武裝、甚至兒童團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您懂得。

第三次反圍剿,紅軍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往返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疲憊敵軍,避強擊弱,速戰速決,最終以少勝多。

第三次反“圍剿”,紅軍跑著把仗就打贏了,運動戰就這麼來的

此戰共殲敵3萬餘人,其中俘虜1.8萬人,繳獲槍支1.5萬餘支。

當然,我軍也付出了部分代價,紅三軍軍長黃公略傷重而亡。

他就是《蝶戀花.從汀州到長沙》中那位“偏師借重”的黃公略。確實很可惜,因為他是井岡山時期與林彪齊名的著名驍將。

反圍剿的勝利,不僅鞏固了革命根據地,更加豐富了紅軍的作戰經驗,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作戰原則。

這些才是紅軍無往不勝的最大法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