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副師長爲何立一等戰功?不奇怪,他年輕時4次立大功

英雄之事,非一般人所能為,堪稱牛人。戰爭年代,英雄輩出,牛人牛事也很多。但敢爬到敵人暗堡,赤手空拳把正在掃射、槍管發紅的機槍硬生生拽出來的,卻十分罕見。41軍121師的戰鬥英雄李培江,就真實上演過這樣的“虎口拔牙”。

這位副師長為何立一等戰功?不奇怪,他年輕時4次立大功

圖:李培江

祖籍山東的李培江,1922年生於遼寧,因其父親逃難,在東北謀生。7歲母親去世後,李培江和妹妹寄養在遼寧的外婆家。少年的李培江沒上學,修過鞋、打過長工,17歲時被日軍抓去當勞工。在丹東修機場時,受盡折磨的李培江成功逃脫。

1945年8月,李培江在丹東街頭遇到東北民主聯軍,報名參軍來到4縱10旅28團當兵(10旅即121師前身,28團即後來的塔山守備英雄團)。

1946年4月6日,國軍第一次進攻本溪失敗後,不甘心失敗,52軍25師、14師(欠1個團)再犯本溪。敵25師由撫順南下,卻被我軍3縱包圍。敵人為解25師被殲之危,急調14師從遼陽經樺子溝北進支援。為阻敵增援,我10旅奉命截擊14師。

本溪是東北的鍊鋼之都,是南滿的工業中心之一,是連接南海路和安(東)沈(陽)路的交通要點,是瀋陽的門戶,也是安東的重要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經過激烈戰鬥,10旅頑強擋住了敵14師的輪番攻擊,並趁勢出擊將該敵擊潰。

這位副師長為何立一等戰功?不奇怪,他年輕時4次立大功

圖:李培江夫婦

4月10日拂曉,李培江所在的28團2營4連奉命在長嶺子山一帶追擊敵人。長嶺子山是一座孤山,地形複雜,山勢險要,視野開闊,便於發揚火力,易守難攻。加上日軍曾在山上構築了大量永久性工事,更增加了進攻的難度。

在我主攻2營連續發起3次攻擊均未奏效下,2營決定由4連挑選戰鬥員組成突擊隊,利用夜暗、隱蔽的有利條件接近長嶺子山,向敵實施突襲。作戰計劃一經批准,4連官兵個個遞交請戰書,當時年輕氣盛的李培江咬破手指寫了血書,請求參加突擊隊。當晚20時,突擊隊沿著長嶺子山南側山腿摸了上去,但部隊進至半山腰時,被敵人發現,偷襲瞬間轉為強攻。敵人居高臨下,憑藉火力優勢,大小地堡,各種火器一齊開火,我遭遇壓制。

這時,突擊隊長、四連連長命令突擊隊採取“小群多路”戰法,在火力掩護下,向山頂發起猛攻。戰士李培江作戰非常勇敢,在班長負傷情況下,接替班長指揮戰鬥。

當他們班接近山頂時,敵最後一處暗堡火力點突然開火,把全班壓在一個土包後抬不起頭來。李培江果斷命令爆破手炸燬敵暗堡,但敵火力太猛,爆破手接連犧牲。此刻,為戰友復仇的英雄氣概在戰士心中熊熊燃燒。

這位副師長為何立一等戰功?不奇怪,他年輕時4次立大功

圖:李培江和戰友(油畫)

李培江命令全班集中火力再次壓制敵暗堡,自己與戰友郭尚志一起衝向敵地堡,利用爆炸揚起的煙霧一步步爬向暗堡前沿。但炸藥包僅僅炸掉了暗堡外邊的一層水泥,敵人的火力依舊兇猛。就一會兒功夫,又多名戰士負傷。李培江發現,與郭尚志的手榴彈、爆破器材扔得所剩無幾了,再耽擱下去,犧牲會更大。

危急時刻,面對不斷噴湧火舌的敵機槍,李培江從側翼貼近地堡射孔,一把抓住發紅的槍管,一手卡住機槍的扳機,把正在瘋狂射擊的機槍,使勁往外拖。滾燙的槍管把他的雙手燙得“哧哧”冒煙,血肉模糊。李培江強忍劇痛,向外猛地一拉,硬生生把敵人機槍拽了出來。地堡裡的敵射手被這突如其來的場景震住了,半天沒有反應過來,李培江趁勢向暗堡扔了2枚手榴彈,殲滅了敵軍。

這位副師長為何立一等戰功?不奇怪,他年輕時4次立大功

圖:1979邊境作戰,李培江(左一)戰鬥間隙

李培江在戰鬥中肩胛被炸傷,雙手皮肉燒焦,但他的英雄行為極大地激發了4連官兵的戰鬥激情,為4連攻下長嶺子山擊潰敵14師作出重大貢獻。此役,我軍共斃傷俘敵國軍52軍14師副師長以下1380餘人,李培江被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授予“戰鬥模範”稱號,4連被遼東軍區授予“長嶺山連”光榮稱號。

後來,李培江又參加了新開嶺戰役、四保臨江和春秋冬季攻勢等戰鬥,4次立大功。遼瀋戰役後,他隨部隊入關,從東北南下打到兩廣,解放南澳島。

1979年邊境作戰,57歲的副師長李培江當時正在住院,醫院診斷結果是胃炎,懷疑有胃癌(戰後複查沒有)。考慮到當時部隊已近20年沒打過仗,需要上過戰場的老兵帶教指導,李培江再三請求上前線。

他的請求得到批准,他下到作戰部隊,率363團穿插迂迴,堵住高平之敵南逃,為我軍全殲高平之敵創造條件,再次立一等功,系此次作戰中3個立一等功的師級指揮員之一。2016年1月,李培江病逝於汕頭,享年94歲。

這位副師長為何立一等戰功?不奇怪,他年輕時4次立大功

圖:1979年,121師凱旋而歸

點擊“瞭解更多”進入“兵說軍迷裝”,總有你喜歡的軍旅用品。有情懷,還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