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朱元璋“得胜山”转败为胜

鄱阳县城北有两座小镇岗:一座在磨刀石村北面,叫得胜山;一座在邱家墩村西面,叫风雨山。此山虽小,可在我们这里名声却很大。

民间传说:朱元璋“得胜山”转败为胜

传说,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朱元璋为了争夺天下,他要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一雌雄。当时,陈友谅军力雄厚,两军一交战,朱元璋就被打败,朱元璋官兵弃船上岸撤退,陈友谅带领人马上岸紧追。

朱元璋一直撒到鄱阳县城附近的磨刀石一带,被浩渺的大湖挡住了退路。情况十分危急,前有大河拦路,后有敌兵追杀。怎么办?在这危急关头,朱元璋忽然想起“兵法”上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即刻横下心来,调转马头,对将士们说:“前有大湖挡道,后有敌兵追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死里求生,同敌人决一死战!”

民间传说:朱元璋“得胜山”转败为胜

战士们异口同声地说:“对!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给他们拚了!”

朱元璋见手下官兵情绪激昂,士气高涨,就连忙下达了作战命令:

命大将胡大海带领歩兵,抢先占领了磨刀石北面的一座山岗,又命常遇春集结骑兵,迂回伺机包抄。

陈友谅官兵只管埋头往前追,那曾想到朱元璋会反戈回击,他们刚到山下,就被埋伏在山岗上的胡大海率部一阵乱箭狂射,陈友谅官兵猝不及防,倒下一大片,立时阵脚大乱。接着常遇春率领骑兵又从后面包抄过来,陈友谅官兵那里还招架得住,便退到三四里地的邱家墩村西面的一座小山下,可官兵脚还没站稳,就见乌云陡暗,电闪雷鸣,风雨大作。那瓢泼大雨,“哗哗”地往下泼,把陈友谅的官兵淋得晕头转向,呛得透不过气来,加上夜色笼罩,天昏地暗对面竟分不清敌我,结果被朱元璋打得落花流水,陈友谅大败而归。

民间传说:朱元璋“得胜山”转败为胜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他叫人把这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由败转胜的战争记录下来,并把两座小山命名为“得胜山”和“风雨山”。

从此,这两座小山就名声大增闻名鄱阳,老少皆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