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合羣,越無能

當一個群體以埋沒個性為榮,評價績效不以結果而是以大部分人所認定的加班為標準,這個群體必然漸漸地淪為平庸。

人在一個群體中就是那麼容易迷失,人云亦云反而成了一種政治正確。

而學會不做一隻只曉得跟從的羊,是我們一生必修的功課。

越合群,越無能

出色的老闆其實都鼓勵你要做一個出色的人。

只有平庸的老闆才鼓勵大家一直默默無聞。

盲目的所謂“合群”,不但抹殺你所有的創造力,還讓本應閃閃發光的你,變得泯然眾人。

越合群,越無能

什麼叫做所謂“核心競爭力”?

簡而言之,就是“我不一樣”。如果沒有過硬的本事,天天想著“隔壁老王不是跟我一樣差勁嗎,我也隨便完事兒就好"只能一輩子平庸。

中國人常常不喜歡出頭,喜歡同化在所處的一個群體當中。甚至很多人會認為,假如自己和這個群體有什麼價值觀的出入,那就是自己錯了,絕不是大家錯了。

越合群,越無能

合群是需要成本的。

代價就是,你不但為了融入這個群體費盡了心思,別人省事你也縱容自己偷懶,別人不求上進你也不敢表現出半點野心,最終還失去了自己最值得炫耀的長板。

所以,大部分人,後來漸漸變成了自己年輕時最討厭的那種模樣:欺軟怕硬、油膩圓滑、但求安逸。

越合群,越無能

一個人要脫離大環境的影響到底有多難?

真的很難!但是,拼盡全力保衛自己向上生長的價值觀,卻是愈到人生後期,我們愈賴以自豪的地方。

沒有什麼“群”值得你“合”一輩子,反而是與眾不同的實力,會給你一生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