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誕生前,作者沈括還幹了這件大事!

《夢溪筆談》誕生前,作者沈括還幹了這件大事!

沈括是北宋時期的政治家、科學家,曾參與過王安石變法、出使遼國、征伐西夏,多有成就。同時,他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夢溪筆談》誕生前,作者沈括還幹了這件大事!

沈括的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其中記載了畢昇的活字印刷術,並提出了膠泥活字印刷術的設想。《夢溪筆談》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夢溪筆談》誕生前,作者沈括還幹了這件大事!

但鮮為人知的是,他還曾代表宋朝率隊赴遼朝談判,不辱使命完成任務,既避免宋遼開戰又沒失寸土,為北宋爭取了700餘里土地。

《夢溪筆談》誕生前,作者沈括還幹了這件大事!

北宋建立以後,統一全國,震懾契丹,與遼朝進入對峙時期。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欲收復後晉割讓與遼的燕雲諸州,於是乘勝率師北征契丹。遼軍奮起抵抗,在高粱河大敗宋軍,趙光義也屁股中箭,無法騎馬乘驢車逃歸。宋真宗年間,宋遼約下澶淵之盟,結為兄弟之國,從此兩國和平相處。

《夢溪筆談》誕生前,作者沈括還幹了這件大事!

宋神宗年間,遼朝利用北宋與西夏之間的矛盾,在遼國邊界製造摩擦,同時遣使來宋,要求重新劃界。遼使蕭禧到汴京,指責宋廷談判不誠,拖而不決,留在館舍不肯離去。沈括就到樞密院查閱以前的檔案文件,發現宋遼過去商定的協議是以古長城為界,而黃嵬山在古長城以南,相距有三十里之遙,遂上表呈報朝廷。神宗賞賜沈括白金一千兩,讓他以回謝使的身份出使遼國。

《夢溪筆談》誕生前,作者沈括還幹了這件大事!

隨後,沈括從汴京出發時,預先找出相關書信檔案數十件,讓幕僚背熟。遼朝宰相楊益戒每有問題提出,沈括就讓手下吏員列舉檔案條文作答。談判先後進行六次,楊益戒無言可對,就威脅說,以數里之地、絕兩國之好,不利於和平。沈括以國之道義、民之根本為理由,申明寸土不讓。在沈括一行力爭下,遼廷最終有所退讓,緊張的宋遼關係得以暫時緩解。

此次沈括所爭取的土地南北寬30餘里,東西長700餘里,面積說不是太大,卻能用這一狹長地區將契丹阻隔在長城以北,為北宋爭取了戰略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