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最想吃卻不能吃的河豚,到底什麼最讓人害怕?

河豚魚是什麼?“氣泡魚”、“吹肚魚”、“氣鼓魚”、“艇鮁魚”就是它的俗稱。

河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蛋白質高、營養豐富,素有“魚類之王”的美稱,深受廣大美食家喜愛。但河魨繫有毒魚類,且毒素是一種很強烈的神經毒,吃食中毒能讓人致死。

古人最想吃卻不能吃的河豚,到底什麼最讓人害怕?

網絡圖片

今日毒“河豚”一名用法始於宋代沈括《夢溪補筆談.卷三》:“吳人嗜河豚魚,有遇毒者往往殺人,可為深戒。”這是今人所言“河豚”首次見諸文獻,時為宋哲宗年間。此前百餘年,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的《太平廣記》尚無毒“河豚”用法。大致自沈括之後,河豚之謂流行於世。《宋史.張根傳》:“母嗜河豚及蟹,母終,根不復食。”張根為徽宗朝淮南轉運使,後致仕還鄉。張根至孝,其母喜歡吃河豚及螃蟹,母歿,他終生不吃此二物。

古人最想吃卻不能吃的河豚,到底什麼最讓人害怕?

網絡圖片

這裡還有一則河豚故事,聞著淚落!

蘇東坡喜食河豚,聲稱“據其味消得一死”。而亦有數食其味不能死者。宋代饒州有吳生者,夫婦和睦,家道富足。一天,吳某大醉而歸,到家倒頭便睡。其妻幫他解衣脫鞋,可巧吳生醉中打把勢,一腳正踢妻子心窩,致其妻當即倒地而死,吳生酣睡根本不知。其妻家亦大戶。

古人最想吃卻不能吃的河豚,到底什麼最讓人害怕?

網絡圖片

孃家族人遂將吳生押送官府,訴稱該女被吳生毆打致死。此事無旁證,州縣官不能斷,便將該案上報朝廷。吳生族人擔心皇上敕令明正典刑處以斬立決,如此則牽連全體族人遭受恥辱。他們便買通獄卒打算提前毒死吳生,以保全吳氏家族體面。遂先後給吳生送了四次生河豚,吳生每餐必食盡,而竟然愈發健壯。不久逢赦免令,吳生還家,子嗣甚旺,以八十高壽而終。河豚烹製不熟尚能致人死亡,吳生四次生吃卻毫髮無恙,也算異數!

那麼古人誰對河豚尤為喜愛呢?浙西惟江陰人尤其珍愛。初春之時,必用河豚祭祀,然後作羹饈互相饋送以為禮。河豚腹中腴脂,曰“西施乳”,堪比美婦。

依小編看來。真是最毒莫過“婦人”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