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国那些大神的神段子,不看则已,看了令人捧腹

关于民国那些大神的神段子,不看则已,看了令人捧腹

一,鲁迅我就不用过多介绍了,表面上的鲁迅是个文坛愤青,永远一副不拘言笑的严肃表情。但是真实的鲁迅是一个极其有趣的人,画家陈丹青说过“鲁迅是百年来中国最好玩的人。”

鲁迅少年读书时,班上有一个女生很爱哭,一哭起来眼泪鼻涕一起来。鲁迅给她起了个外号,极其传神,叫“四条”,原因是哭起来眼泪两条鼻涕两条。

鲁迅的老师是个近视眼,戴着一副眼镜。有一次老师出上联“独角兽”,要求大家对下联。鲁迅同桌想表现一下自己的文采,却又不知该如何应对,偷问鲁迅,鲁迅偷偷告诉他,对“四眼狗”即可,同桌不知是计,遂如实以对,老师大怒,顺手就是一耳光。鲁迅忙以书遮面,竭力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鲁迅在上海做自由撰稿人的时候,喜欢在二楼开着窗户写作,经常有些不讲文明的人溜到楼下墙角处小便,鲁迅就拿出小弹弓再用纸团发射,对着别人的屁股“啪”的一下,然后赶紧缩回身子正襟危坐伪装成无辜的样子,被打的人往往龇牙咧嘴摸着屁股骂骂咧咧而去。

二,易实甫,名顺鼎,清末民初之才子、诗人、名士。易实甫名句:“江山只合生名士,莫遣英雄作帝王”,甚为南怀瑾喜爱,常常吟诵。易实甫极喜欢民国时期的名伶刘喜奎,每次去刘喜奎寓所时,进门必高呼“我的亲娘啊!我又来看你来了”,令人捧腹。易实甫曾对天许下七大愿

一愿化蚕口吐丝,月月喜奎胯下骑。

二愿化棉织成布,裁作喜奎护裆裤。

三愿化草制成纸,喜奎更衣常染指。

四愿化水釜中煎,喜奎浴时为温泉。

五愿喜奎身化笔,信手摩挲携入直。

六愿喜奎身化我,我欲如何无不可。

七愿喜奎父母有特权,收作女婿丈母怜。

诗虽污,却也颇合易实甫名士风流狂放不羁的性格。

关于民国那些大神的神段子,不看则已,看了令人捧腹

三,于右任,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蓄有一把长须,并以此为傲,经常人前炫耀。有一次,有一个小孩问他,您睡觉时胡子是放在被子里面还是外面呢?这个问题把于右任问住了,因为他自己也没有留意这个问题。他只好告诉小孩,我明天再告诉你。到了晚上,于右任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导致失眠了,原因很简单——胡子放哪都感觉不对劲。

四,刘文典,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国学大师。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国立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

刘文典学贯中西,思想学问博大精深,是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师,但恃才傲物,狷介无比。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抗战时期,刘文典在西南联大任教。经常会遇到日机空袭,每到此时,警报就会响起,讲课停止,人员四处疏散寻找掩护。刘文典平日就瞧不起新文学派的作家沈从文,一次在躲避空袭的时候,大家都在四散奔逃,刘文典对着慌慌张张寻找掩护的沈从文吼道“你凭什么跑?我跑是为了保住这世上唯一能懂《庄子》的人,我要死了,没人讲《庄子》了。你为谁跑?”

刘文典在上课时,先备好茶和旱烟,不拘常规挥洒随意,边讲边抽烟,兴之所至时往往忘记下课。有一次,他只上了半个小时的课便宣布下课,改在下周三晚上上课。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是要在月圆之夜讲《月赋》。那天晚上,一轮圆月当空,校园操场上摆了几圈座椅,坐满了学生。刘文典端坐正中,就着皓月当空大讲《月赋》,真如古时的魏晋遗风。

关于民国那些大神的神段子,不看则已,看了令人捧腹

五,齐白石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大画家,找他求画润笔的人络绎不绝。他不胜其烦,于是就在客厅里挂着一个润笔价格表,以后求画不论人情,按照价格付钱就完了。“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即使这样,依然还是有人厚着脸皮要求多画点。有一次,有个人请他多画一只虾,算是长期在他这润笔的一点优惠,但是他并不愿意。结果画出来的虾毫无生气,感觉不太对劲,那个人问齐白石为什么会这样,齐白石说,你多添的这只虾不在价格以内,所以画了一只死虾给你。

(此文骠骑府原创,首发于头条,转载须注明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