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

中東聯繫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來是東西方交通樞紐,位於“兩洋三洲五海”之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石油資源豐富,淡水資源匱乏,以及宗教文化差異,導致常年戰爭不斷。

歷史上的今天—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

中東地區

1967年6月5日早晨7時45分,以色列出動了幾乎全部空軍,對埃及、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一切機場進行了閃電式的襲擊,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空襲半小時後,以色列地面部隊也發動了進攻,阿拉伯國家也開始抵抗。至十日戰爭結束,阿拉伯國家失敗。此次戰爭又稱六日戰爭,這是中東戰爭中最具歷史意義的轉折點之一,也是20世紀軍事史上最具有壓倒性結局的戰爭之一。

歷史上的今天—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

以色列的全國水利工程計劃,六日戰爭前,阿拉伯國家曾計劃對約旦河截留阻礙其進展

第二次中東戰爭以後,阿拉伯國家一方面在蘇聯的援助下擴充軍力,厲兵秣馬;另一方面國家之間修復關係,團結阿拉伯世界。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埃及、敘利亞等國的支持下成立,對以色列開始進行騷擾和襲擊。 1966年11月,以色列軍隊襲擊了約旦的薩穆村游擊隊基地,到1967年5月,在敘以邊境上不斷髮生襲擊和炮擊事件,形勢更趨緊張。在接管了位於埃及和以色列之間的聯合國緊急部隊的陣地後,1967年5月23日,埃及總統納賽爾又下令封閉了以色列的重要出海口蒂郎海峽,這使以色列下定決心與阿拉伯國家開戰。

歷史上的今天—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

埃及總統納賽爾,一代阿拉伯世界的“盟主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時間7點45分,包括教練機在內的以色列空軍幾乎傾巢而出,,對阿拉伯國家25個空軍基地進行了襲擊。從早晨到下午18時對阿拉伯各國進行了四波突襲,為實施這次空襲,以色列進行了長時間的偵察、準備基本上摸清了阿拉伯各國軍隊的情況。空襲後的半小時,其地面部隊以坦克裝甲車為前導,自加沙、阿里什和阿布奧格拉大舉進攻,雙方激戰西奈半島,僅三天時間,以軍就拿下西奈半島。在對埃及進攻後不久,以色列又發動了對約旦河西岸的進攻。7日20時,約旦和以色列接受聯合國停火決議。以色列8日同意“停火”,而到9日,以色列又開始指向戈蘭高地,向敘利亞發動大規模進攻。10日敘利亞和以色列簽署停火協議。至此六五戰爭宣告結束。

歷史上的今天—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

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軍隊進攻圖

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埃及、約旦、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遭受嚴重損失,傷亡和被俘達6萬餘人,而以色列僅死亡983人。以色列佔領了加沙地帶和埃及的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共計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徹底改善了以色列的戰略劣勢。戰爭中有100萬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趕出家園,淪為難民。成為中東局勢至今仍不可收拾的根源,至今無法和平。

歷史上的今天—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

正如佩雷斯所說:“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勝利對以色列來說是難忘的,不幸的是,它並不是最後一次戰爭。” 1973年爆發第四次中東戰爭,1982年爆發第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黎巴嫩之間大大小小的衝突仍頻頻發生,直至今天還在延續。戰爭一方面奪走了成千上萬生命,一方面也在告誡人們,它並不能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