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青年折翼记—陈欧

“我为自己代言,我是陈欧。”陈欧体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候,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已然在各种社交环境下为自己的“带盐”。不的不说作为一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创业者,情怀式的营销方案最后变成了全民的狂欢,这种成功已经超脱商业环境,带来的效果不亚于一场极富情怀的演讲给人内心的震撼。

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宽松的创业环境和对错误的极大容忍让创业者在创业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这一代的人造富速度一直在加快,昨天晚上美股收盘之后,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财富上涨2.4%,正式取代巴菲特成为全球第三大富豪。同期还有贝索斯以1417亿美登顶世界首富,他比第二名的盖茨领先了近500亿美金。科技改变生活,生活改变命运。当我们还在感叹现在的钱越来越难赚的时候,创业三年的拼多多已经启动赴美上市流程,而它的上市,可能会造就一大批新兴的富豪...

创业青年折翼记—陈欧

我们这一代人同样也生活在一个最坏的时代,当作为独生子女的80、90后正在面对上有老下有小,巨额房贷压的喘不过气的时候,我们不敢休息、不敢生病、甚至不敢大手大脚的去消费。面对重重困难,尽管生活依旧艰难,但人生之路只有一次,活出自己,请为自己代言。

优秀青年陈欧

徐小平有一句话:“当你真心觉得这个人可以的时候,管他做什么呢!你就去投,这一定没有错的。”他认为趋势是人做出来的,是人做就会存在竞争,创业就是一场马拉松,这时候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陈欧,这个16岁留学新加坡的小伙子,曾在大学期间就创办在线游戏平台GG-Game的天才少年,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好的商业模式其实是不需要太多钱的,这点从他创办GG-Game就可以窥探出来(创业资金三四万人民币)。26岁陈欧获得了斯坦福的录取通知书,他的创业导师规劝他放弃学业专心创业,然而陈欧最终选择走自己的路,去斯坦福完成自己的学业。

创业青年折翼记—陈欧

对于陈欧来说,卖掉了公司之后,他完全实现了财务自由。在还清债务的同时,不仅赚取了生活费、学费,而且还给他妈妈买了一套房子。这样的成功对于当时的他来讲还是比较触动的。

2009年毕业第三天后回国,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当时陈欧在中国大饭店又一次遇到了徐小平。后徐小平向陈欧的项目投资了18万美元,顺便还给陈欧的团队一套房子作为办公场地。于是,他的第二次创业就悄然开始了。

创业青年折翼记

2014年5月,聚美正式登陆纽交所,市值超过了35亿美金,而与此同时徐小平的这笔投资也赚得盆满钵满,在一次访谈中,徐小平自豪到,在他的投资生涯中最好的两个项目,其中一个就是陈欧聚美的项目。彼时的陈欧身价超过了11亿美金,同时他也成为纽交所220余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可谓一时风光无二。

2016年,上市仅仅两年不到的聚美,面对一直跌跌不休的股价,陈欧决定私有化聚美,当时他提出私有化的价格为7美元美股,这对于一个月的平均值来说显然是比较低的,不被接受显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去年年底陈欧联合红杉资本通知聚美决定撤回私有化要约。半年以后聚美的股价再创新低,截止昨天收盘,聚美市值为3.37亿美金,不足高点的1/10,每股报收2.31美元。

创业青年折翼记—陈欧

对于陈欧来说,成也聚美败也聚美。风光无限的背后紧紧的跟随者的就是危机,2014年7月,第三方商家祎鹏恒业被爆销售假冒服装和手表,其伪造的品牌授权书和报关单也一一曝光,聚美优品由此遭到8家美国律师事务所的起诉,股价开始暴跌。痛定思痛的聚美团队开始改变公司的运营模式,他们将开放式的平台模式转变成为封闭式的平台模式,在向京东模式靠近(加大直营力度,增加自有仓储),他们却忘记两者的根本不同,从此,聚美一蹶不振,客户流失的同时,合租伙伴也在流失。

聚美的成功的另外一方面是和陈欧本人的网红思维绑在一起的,目前陈欧微博粉丝共有4600万,这个大大的超过马云和刘强东他们。如果说网红经济能撑起一家店无可厚非,那么撑起一家上市公司,显然就是有点扯淡。笔者看来目前的陈欧在创业的路上已经越走越远,不管是微商式的微博刷屏还是3亿元取得"街电公司"60%股权。

未来,不知道聚美还能走成什么样,对于现在的陈欧来说,创业折翼几乎成了铁板钉钉的事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