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首义三烈士,他们用生命点燃了中国近代革命的烈火

辛亥革命首义三烈士,他们用生命点燃了中国近代革命的烈火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被看作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清王朝灭亡的警钟就此敲响。等到起义军完全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中国历史也从此进入崭新的一页。

革命的光辉永远让人难以忘记,那是用多少仁人志士的生命换来,就在武昌起义前一天,10月9日,设立在汉口、武昌的起义机关相继被破坏,起义机密被泄露,同时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位首义志士为清廷政府所抓捕。10月10日,起义那天的清晨,三位志士被残忍杀害在了湖广总督署东辕门外(今武昌造船厂东门内)。

辛亥革命首义三烈士,他们用生命点燃了中国近代革命的烈火

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曾为三位烈士树立纪念碑,1931年又建立了纪念亭,后纪念亭倒塌,直到1981年又在原址武昌造船厂附近修建了“三烈士亭”。正如纪念亭般,三烈士虽然早已远去,他们的事迹却是值得一直传唱和被人惦记。

刘复基(1885-1911)

辛亥革命首义三烈士,他们用生命点燃了中国近代革命的烈火

刘复基,字尧徵,亦作瑶臣,后易名汝夔,自号武陵器生,湖南武陵县人,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喜欢诵读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书籍,并深受影响。

1901年,刘复基结识宋教仁,并成为好朋友,受宋教仁革命思想影响,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03年,刘复基考入武陵县立高等小学堂就读,期间加入了湘西哥老会。1904年,刘复基加入黄兴、宋教仁组织的华兴会,成为骨干成员,并参与了当年的长沙起义。

起义失败后,刘复基避居于乡里,于1905流亡日本,期间,他加入了由孙中山创办的中国同盟会。1906年,刘复基回到国内,筹设中外各报代派所,运销《民报》等革命刊物,同年他加入了日知会。之后,萍浏醴起义爆发,失利后,刘复基流亡到上海。

1908年,刘复基前往汉口,任职《商务报》会计兼发行人,并加入振武学社。1909年,刘复基再次前往上海,创办了《竞业旬报》,宣传革命。1911年,振武学社改名为文学社,刘复基出任为评议部长。5月,文学社与共进会合并,刘复基出任临时总司令部参议,当年,他还被委任为起义总指挥部的常驻军事筹备员,在小朝街85号张廷辅寓所楼上设立总机关。

辛亥革命首义三烈士,他们用生命点燃了中国近代革命的烈火

10月9日,起义机关被破坏,刘复基也被清廷逮捕。10月10日,刘复基被清政府杀害于湖广总督署东辕门外,光荣就义。

彭楚藩

辛亥革命首义三烈士,他们用生命点燃了中国近代革命的烈火

彭楚藩,原名家栋,字青云,湖北鄂城人,早年在私塾读书,受到进步思想影响,决心参加革命,推翻清政府。

1906年,彭楚藩加入到湖北新军,在十一混成协炮兵营当兵,之后他加入了日知会,被推为评议。1910年,他考入宪兵学校,毕业后升为宪兵正目,利用身份搜集各种情报,从事秘密革命活动。

1911年,彭楚藩加入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会联合成立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他被推选为军事筹备员,主要负责侦察搜集武汉各军的情报。10月9日,革命当人在汉口实验炸药爆炸,起义泄露,清政府派人展开搜捕。彭楚藩得知后,亲自赶到起义总机关所在地小朝街85号报信。

晚上清军攻入起义总机关,彭楚藩决意留下掩护其他革命人士而被抓捕,10月10日,彭楚藩与杨洪胜、刘复基一起被清政府杀害于湖广总督署东辕门外,光荣就义。

辛亥革命首义三烈士,他们用生命点燃了中国近代革命的烈火

杨宏胜(1886-1911)

辛亥革命首义三烈士,他们用生命点燃了中国近代革命的烈火

杨宏胜,又名洪胜,字益三,湖北鄂城人,出身于贫困家庭,早年跟着舅父学铁匠,后又在南河白鹤观渡口做艄公,艰难为生。他的祖父及父亲都是被清兵杀害,因而对清政府抱有极大的反感。

1903年,杨宏胜投靠巡防营当兵,后被选入湖北新军,在第八镇十五协三十标当兵,不久后升为正目。期间,他结识了彭楚藩等人开始从事革命活动。为便于开展外部联络工作,杨宏胜从军中退伍后,在武昌开设了一间杂货店,作为革命党人的联络地点。

辛亥革命首义三烈士,他们用生命点燃了中国近代革命的烈火

1911年,杨宏胜先后加入文学社和共进会,任职联络员。9月,会联合成立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他被推选为交通员,负责军火的运送。10月9日,杨宏胜在运送军火途中,为清兵所跟踪,他返身投弹炸敌,后负伤被捕。10月10日,杨宏胜彭楚藩、刘复基同时被清政府杀害于湖广总督署东辕门外,光荣就义。

辛亥革命首义三烈士,他们用生命点燃了中国近代革命的烈火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