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黑請閉嘴,MQB =「沒區別」?

如果你關注汽車的話,會經常在大眾、奧迪、斯柯達等品牌的車型介紹中看到“基於MQB平臺打造”這樣的說法。但這種專業性高的玩意兒,普通的車友很少去真正深入瞭解。而隨著使用MQB平臺的車型逐漸增多,宙斯覺得該跟大家聊聊這個事兒了。

大眾黑請閉嘴,MQB =“沒區別”?

在瞭解“MQB平臺”這個專業的名詞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什麼叫做“平臺”。

平臺這個詞如果在汽車生產領域裡,可以通俗點描述成框架生產線,就是從拿取零部件開始,到底盤框架裝配成型的一整套工藝流程。在這條生產線上,可以裝配不同的框架、引擎、懸架等配件,調整不同的軸距長度,最後組合出不同款式、相近類型的車。而工程師也會把可以共用大部分零件和有著相似的底盤結構、車身結構、生產工藝的車型模板歸類為一個“平臺”。

大眾黑請閉嘴,MQB =“沒區別”?

但是請注意,並非同一個平臺生產的汽車就一定擁有完全相同的底盤和框架。因為每一個平臺僅僅是相同的裝配工藝、技術和車型初始模板等。而每一個架構上的零件都有相應的設計自由度,工程師可以根據車的不同定位,在同一個平臺上採用多樣化的零部件和調校數據而造出不同定位的車型。

但單一平臺的生產線,終究有著各種各樣的侷限。例如轎車平臺就很難設計出一臺SUV,因為他們的裝配結構與零部件選擇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就像你用做米飯的方法可以做出一碗米粥卻無法做出一碗麵條一樣。基於這種問題,“模塊化平臺”的生產方式應運而生。如果說傳統的生產線產出的兩款車型還不得不非常相似的話,那麼在“模塊化平臺”,就完全可以容納不同類車型的生產了。

大眾黑請閉嘴,MQB =“沒區別”?

隨著造車技術的進步和理念的改變,各汽車生產商都拿出了自己獨有的模塊化平臺。因為相比於傳統的設計生產一體化平臺來說,“模塊化”生產更加簡便、有效。它將汽車的各個系統分別變成一個模塊整體進行標準化設計和生產。例如底盤模塊、發動機模塊、座椅模塊等多個部分,最後再根據不同車型的設計進行“組裝”。例如大眾的MQB、奔馳的MFA、寶馬的UKL等都是模塊化平臺。而大眾MQB就是非常著名且完善的模塊化平臺之一。

大眾MQB平臺,是一個基於橫置發動機(區別於縱置發動機)的模塊化平臺。它的出現在快速取代多套相對老舊的流水線平臺,例如PQ25、PQ35、PQ46等。而隸屬於同一集團的大眾、奧迪、斯柯達等品牌的眾多車型也逐漸加入了MQB平臺的陣營。這個平臺的優勢就在於它可以將不同車型的同一零部件實現統一標準化生產,而各個模塊也相應地標準化組裝,於是這些零件以至於模塊,都可以在極其廣泛的車型中實現共享,實現了跨級別、跨類型、跨品牌造車。所以,這一技術的應用將大大地降低車型的開發費用、週期以及製造成本。

大眾黑請閉嘴,MQB =“沒區別”?

也許是大家出於對大眾跨平臺造車不滿,用MQB的漢語拼音規律,給它起了一個外號,叫做“沒區別”。

這個“沒區別”,並不是形容它真的一點區別都沒有。而是說這個平臺上生產不同類型的車,在造車理念上、車身底盤結構上甚至裝配工藝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最後導致了基於該平臺打造的豪華車型和普通家用車型在某些方面有著相似的屬性。

高端消費者因此不滿。因為花高價買來的豪華車型,沒有了專門為其設計的車身底盤結構,也沒有了更加精細的裝配工藝。讓消費者覺得,我買高級豪華車,其實就是低級車換了個車殼和裝飾而已,連駕乘感受都非常相似。

大眾黑請閉嘴,MQB =“沒區別”?

但是,豪華車與普通家用車的主要區別本身就不止在於生產流程,而在於用料好壞、配置高低、在於所謂的NVH()。

所以,模塊化平臺生產並非是一件壞事。雖然MQB平臺在裝配工藝上,和車身底盤結構上會有著一定的相似性。但在零部件選材上,外觀內飾的設計上以及整車的調校等許多方面相比上一代平臺都有更高自由度的發揮空間。這相當於把以前多條死板的生產線合併為一條高靈活度的現代化的生產線。所以同樣是MQB平臺,也會生產出途觀L、高爾夫GTI、奧迪TT和奧迪A3這幾種定位風格完全不同的車型。

大眾黑請閉嘴,MQB =“沒區別”?

另外,因為這種模塊化的生產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成本,所以一方面讓大眾集團有利可圖,另一方面,價格相對較低的車型在結構和裝配方面也有得到了足夠的質量保證,而豪華車型相比別家同級競品又有不小的價格優勢。這對於消費者來說,又何嘗不受益呢?

再說了,奧迪的MLB和保時捷的MSB平臺都是大眾已經使用了一段時間的的模塊化平臺。嚴格意義上來說,MQB平臺的出現已經是多年經驗積累的產物了。所以對於消費者來說,作為一種生產方式,瞭解即可。而對於我們車輛的日常使用,是完全不會有影響的。

大眾黑請閉嘴,MQB =“沒區別”?

當然,說MQB的產品“沒區別”還真有點牽強。比如像途觀L和高爾夫GTI這兩款同樣出自MQB平臺不同定位的車,駕乘感受其實差別很大,一個是典型的SUV,一個是激情的小鋼炮,如果非得在他倆之間找點相同之處,大概都有股濃濃的“大眾味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