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宣武門政變殺死隱太子後,如何處置太子妃?

太子雖死,美女無罪;殺之可惜,閒著浪費;空房守寡,於心不忍;收歸己有,百般寵愛;如此處置,值得肯定!

唐太宗李世民宣武門政變殺死隱太子後,如何處置太子妃?

首先明確一下問題中的3個角色,唐太宗李世民、隱太子李建成、太子妃鄭觀音。

李建成原本已被唐高祖李淵立為太子,但李世民因軍功卓著,聲望日隆,對大哥並不服氣,兩人再加上齊王李元吉明爭暗鬥,逐漸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最後還是李世民技高一籌,更加厚黑,設計在玄武門幹掉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

按照斬草除根這一皇位鬥爭的最高法則,李建成和李元吉家的男人難逃一死,李世民親自下令,幹掉了哥哥和弟弟的10個兒子(也就是他的10個侄子),還把他們在宗室中除名,不留後患,果真是穩、準、狠。

唐太宗李世民宣武門政變殺死隱太子後,如何處置太子妃?


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個是太子,一個是齊王,死後都留下眾多女眷,特別是他們那些美豔動人的妃嬪妻妾們,應該如何處置?當然不會殺掉。

自古以來,女人都是作為男人的附庸品和財產,即便是最殘酷的野蠻戰爭中,勝者也是殺光對手的所有成年男性,而把女性據為己有,讓她們為自己傳宗接代,殺掉女性是不划算的。對女眷而言,通常有三種處置方式,一是被髮配流放,天荒人老;三是被賜給功臣,作為奴婢;三是被充作官妓,被人淫樂。毫無疑問,任何女人都不會喜歡這三種方式。

但對那些地位較高、又天生麗質的女人,還會有第三種方式,就是李世民採用的接盤。

唐太宗李世民宣武門政變殺死隱太子後,如何處置太子妃?

鄭觀音出身於北朝望族,16歲一朵花時,嫁給當時還是隋朝唐國公的李淵長子李建成,20歲成為太子妃,也是大唐未來的正宮皇后。

鄭觀音溫和素雅,端莊大方,明白事理,而且生活樸素,力行節儉,不愛珠寶脂粉,獨愛讀書,最難得的是處處與人為善,沒有一點太子妃的架子,這樣的女子幾乎是每個男人夢寐以求的賢妻,與李世民的長孫皇后類似。

玄武門之變後,鄭觀音夫死子亡,成了可憐的寡婦,彼時她28歲,溫順柔弱,風情萬種,惹人憐愛,正是李世民最欣賞的類型,一下子激發了李世民的保護欲,順理成章地把她據為己有。

唐太宗李世民宣武門政變殺死隱太子後,如何處置太子妃?

需要說明的是,正史中對太子妃的記載極少,大多數內容都源自於2012年出土的太子妃墓誌銘,墓誌說鄭觀音一直孀居50年,獨立撫養女兒,於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薨於長樂門內,享年78歲。作者認為李世民將之納為己有,並非抹黑,而是希望這個令人神往的女子能有人憐愛,不至於度過淒涼的一生。

唐太宗李世民宣武門政變殺死隱太子後,如何處置太子妃?

鄭觀音的墓誌銘中曾如此記載她的天生麗質:“妃程雲薦彩,喻日摛華。淑韻娉婷,明月晈星河之夕;韶姿婉娩,和風泛桃李之蹊。”

如此超凡脫俗,仙氣飄飄的女子,別說是李世民,任何一個男人都要動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