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和不了解的端午

你瞭解和不瞭解的端午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被人們稱為端午佳節。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來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逐漸演變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端午沿襲至今,屈原流芳百世,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也傳播至華夏各地。

  五月初五是五月份的開端,從這時起,陰氣開始產生,並且逐漸增強,這時正是陽氣強盛的頂峰,又是陰陽變化的開始。到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時,很多人身體會面臨一些業緣到來,正所謂“泰極否來”。因此,古人非常重視這個轉變,通常都會選擇持齋,然後禮請高僧祈福,旨在趨吉避行、收斂養晦,祈願諸事順利。

  端午佳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燻蒼朮、喝雄黃酒等習俗。後來,“端午節”被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五燈會元》卷18 中記載:隆興府兜率慧照禪師端午節說:“端午龍安亦鼓橈,青山雲裡得逍遙。飢餐渴飲無窮樂,誰愛爭先奪錦標。卻向乾地上划船,高山頭起浪。明椎玉鼓,暗展鐵旗;一盞菖蒲茶,數個沙糖粽。”這裡有許多失傳了的端午古俗:

  第一,後世認為端午龍舟是為了救屈原:“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但端午龍船其實是為了“安龍”。

  第二,一般認為端午龍舟發生在水鄉。但古人這天卻是在高山上劃龍船。

  第三,一般認為,五月五日採蘭草、菖蒲是用來煎湯洗澡,《大戴禮》:“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但這裡表明, 它被用於製作“菖蒲茶” 。

  安龍、菖蒲茶、幹龍船等是失傳的端午古俗,這些資料既可補端午資料之缺,又可見出中國本土自然宗教中的端午對佛教影響的深度,彌足珍貴。

  端午佳節,我們吃粽子時,將粽子賦予一些吉祥的寓意,希望通過這些吉祥的象徵,把平安如意帶到今後的工作、生活與學習中。粽子葉清脆幽香,包裹著甜甜的糯米,代表著“包容”。而中間香甜可口的糯米,齒間留香,寓意著“甜蜜、祥和與美滿”。願代表吉祥如意的粽子,能帶給大家平安、如意、圓滿與幸福。

你瞭解和不瞭解的端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