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記錄的缺失,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正義的天津人

夏朝記錄的缺失,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首先這個問題問得不好,似乎默認了夏朝是存在的。實際上,既然現在最早提到夏朝的證據在周朝,就不能說夏朝一定存在,頂多說周人認為夏朝存在。當然,我們也沒說夏朝一定不存在,只能說既然沒有更早的記錄,那也確實可以質疑。畢竟三皇五帝等等都是周朝出來的,總不能都作為信史對待吧?

那麼,我們假設夏朝真的存在,那會有什麼原因造成資料缺失呢?我們倒退到商朝。我們知道,今天瞭解商朝,最關鍵的一首信息是商朝的甲骨文和金文,特別是甲骨文能大體印證《殷本紀》的商王世系,從而證明了商朝的存在。不過,甲骨文、金文其實不是商朝主流的文獻載體,商人和周人一樣都用簡牘,所謂“唯殷先人,有冊有典”。

“冊”和“典”的字形就和簡牘有關,但問題是,今天我們看到的簡牘最早是戰國初年的,商周春秋的全部腐爛了。那麼假如真的有夏朝,它很可能也有文字,但遺憾的是,我們找不到任何記載他們的載體。出土的先商青銅器沒有明確的文字記錄,也沒發現當時的甲骨文。至於簡牘很可能當時就不存在了,所以周人才說“唯殷先人,有冊有典”。

所以,假如真的存在夏朝,那麼他們的記錄缺失,很可能還是簡牘文獻的腐化、損毀,和秦始皇焚書無關。

感謝閱讀!


林屋公子

東漢的張衡在“西京賦”中記載著:殷人屢遷,前八後五。開始時在山東騰縣,河南商丘三次,河南安陽二次。居無定所,逐草而居。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郭沫若認為商民是遊牧民族。再則,殷商時,喜歡殉葬,就是將活人與死人一起殉葬,不管是戰俘或是奴隸,還是太殘酷了。周朝推翻了商朝,將牲畜代替人殉,發明了兩個字“犧牲”。

商朝有甲骨文,主要記載著:祭祀、占卜、戰爭、氣候、收成等等,由祭司所掌握,主要能夠與鬼神對話。但是,當時的甲骨文中沒有發現“夏”字,夏字是在周朝發明的。如果商朝滅掉了夏朝,他肯定要數落夏朝的暴虐,將夏朝說的遺臭萬年,就像周朝周公旦頒佈周禮,就是拿商朝的人殉作為一條罪狀,現在沒有看到任何數落夏朝的東西。

中國的歷史學家周谷城在“中國通史”中說過:“夏、商、周”,並不是三個相繼的朝代,而是三個不同的部落和氏族。就是說,夏商周是同時代,三個不同的部落。

95年,國務院安排北大和社科院考古隊對河南偃師二里頭進行考古挖掘,儘管北大和社科院對夏朝是一期,商朝是三期有分歧。但是,一致認為時間是在3700年,那就是中國歷史只有3700年時間。

其實中國的歷史是多源頭的,它們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三星堆文化”等等。中國的華夏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最大的一部分,它的起源是周朝的祖先古公亶父。古公亶父本來在陝西的豳地,因不堪戎狄的侵擾,帶領全族遷徙到今天的陝西岐山,那裡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開始營房造地,成為當時最早的農耕民族的其中之一。由於殷商在陝西的東面,古公亶父稱商民為“東夷”,就是東邊的蠻夷。在當時,中原地區都是遊牧民族,古公亶父是最早進入文明時代的農耕民族。

要說最早的文明痕跡,那就是意大利的馬泰拉古石城了。2017年11月26日,中央電視臺城市一加一播出了貴州雷山與意大利馬泰拉的報道,主持人說馬泰拉石城有一萬年的歷史。但是,聯合國在1993年頒發了“世界文化遺址”中,將馬泰拉時間定為九千年。儘管馬泰拉石城是最古老的遺址,但是它沒有被發現有文字,也不是一個國家的城堡,只能說明它是一種古老的文明!

不管西方和東方,任何的文明,都要有實證!憑自己主觀臆斷,認為西方說你的歷史是虛幻的,就認為大逆不道,認為違反了儒家的一族血緣論。將來歷史終會還原真相的,到時不會被認為是愚昧嗎?


張律明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提問,首先,由於夏朝的存在與否,學術界無論國內外,一直都爭論不休,因此,我們姑且先不說夏朝有沒有,但是[夏代],即殷前的朝代,總歸是有的。為什麼這麼肯定了?

很多人認為殷商之前中國是沒有朝代的,可能只是氏族部落林立的局面。

其實這個推論稍加分析,就站不住腳,比如說二里頭早期遺址、比二里頭還早的山東日照的兩城鎮遺址,以及比它更早的山西陶寺遺址和稍晚一些的陝西石峁遺址,還有比這些所有遺址都更早、更大的良渚遺址,這些“殷墟前遺址”,通通都是都城的規模。

所以,即使我們假設夏朝不存在,但是“夏代”是一定有的。

解決了這個疑惑,就可以來解決為什麼夏代記錄的缺失。

一個大膽的推論,個人認為:最大可能是人為的造成。

而這個“人為製造者”最有可能的就是殷商王朝——因為只有具備強制性權力的人,才能做到記錄的全破壞或大量破壞。

為什麼答主一開口就提出人為製造,而不是別的什麼原因了?

因為,我們都知道,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夏代”甚至是“先夏”遺址的規模佐證外,其實早在8000年上下,我國的中原地區與東南地區,早就已經是考古學家稱之的”滿天星斗狀”(指各種部落遺址分佈,大型城市尚未發現)。

而我國最早的戶籍記錄,目前有據可查的是春秋戰國,也就是東周末年,根據專家們推敲,戰國末年我國的總人口有3000萬-5000萬之間。

按此推理,則殷商時的人口不可能低於1000萬或3000萬,那麼,再推論,則夏代我國總人口也不會低於1000萬。

按照這種邏輯思維去看,8000年前,我國怎麼也得有幾百萬人。

有社會形態、有人口族群繁衍、有農業文明、有工藝造詣、還有藝術(如賈湖遺址的七聲骨笛),這樣的幾百萬人,卻沒有掌握文字,實在讓人難以相信。

不要說8000年前,就是與殷商同時期的,那時候中華大地怎麼也得有千把萬人了吧?可是他們也沒有文字,除了殷墟甲骨文外,只有在山東的大辛莊發現過一例甲骨文字,但是少得可憐(寥寥數語的卜骨)。

莫非除了殷商王族外,其它人都啞巴?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同理,自8000年前就發 展了藝術文明的中華先民,是不可能在漫長的4000多年時間裡,依然沒有掌握文字的。

答案顯然是:有某種特殊的原因,致使這幾千年的信息記錄盡數缺失。

最大的嫌疑對象當然還是像石頭蹦出來、完全查不到發展源頭的甲骨文,也就是殷商王朝——他們乾的。

在殷墟的遺址中,發現了很多非華夏族人的遺骨,如古歐洲人(黃皮膚)、愛斯基摩人、大洋洲人(小黑人)。

而殷商的宗教色彩也十分濃厚,在殷商以前了,各種遺址裡,是見不到如此大量的人殉陪葬的。

宗教是有排他性的,而且殷商的宗教還是十分血腥野蠻的,殷商王朝的600多年,一直在對各方發動滅族戰爭,如此野蠻的推進過程,必然使許多東西都灰飛煙滅。

我們無法從“地下”發現更多的殷商文字或記錄,但是我們可以從今天《山海經》《虞書》《夏書》《夏小正》中發現,許多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系統。

因此,我們相信,殷商王朝在發展的過程中,其政權據有十分不穩定的性質以及強烈的殺代色彩,導致了殷前信息的大量缺失,而且這個過程是人為的,是可想而知的。


無風即風

首先別說夏朝,商朝的文字記錄也缺失,我們對於商朝的瞭解主要來源於考古發掘。當年就是因為發掘了殷墟,大家才確定商朝的存在,經過甲骨文辨認,史學家們才認同帝王世系接近的《史記·殷本紀》。

根據《史記·夏本紀》及《竹書紀年》的記載,夏代自禹至桀,歷14世17王,共400餘年。

關於夏朝的帝王世系目前沒有考古可以支持,但因為殷墟卜辭證實了《史記·殷本紀》中所載的商王世系,所以學者大多都認為《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也應當是可信的。

目前,考古學上沒有夏朝一說,只有夏文化這一概念。

目前,學術界關於夏文化的看法,主要分為兩家,一種是二里頭文化一至四期就是徹頭徹尾的夏文化,早於二里頭文化的文化遺存和晚於二里頭文化的文化遺存,都不是夏文化;另一種是二里頭文化的主體是夏文化,但夏文化的上限應前推至二里頭文化一期之前,二里頭文化第四期則是屬於商代早期的“後夏文化” 。

與夏朝年代對應的夏文化是存在的,記錄是有的,遺址已經發現,但還需要考古學家去解讀。運用“地下之新材料”與古文獻記載相量印證, 以考古代歷史文化,然後去研究。

如果僅僅以單純的文字記錄來說,夏代記錄確實是難得,當然這個跟秦始皇焚書關係不大,因為到那時候也沒剩下什麼。

從甲骨文主要用於占卜祭祀可以看出,在商朝以前,文字還沒有系統地發明與應用。其次從甲骨文的材料也可以看出當時的書寫材料非常有限,甲骨文是留下來了,但是難以辨認,而其他材料可能根本就沒留下來。

像西方的埃及等文明,他們有石頭建築至今殘存,上面有字,但是我們的祖先們沒有這種習慣,像簡牘、布帛這種書寫材料是相當容易腐壞的。而且古人的建築大多是土木建築,也是一倒就爛,保存不了多久。


平沙趣說歷史

我想起了一些事情,比如說在南美洲的瑪雅文明。我們一直在說世界末日一直在宣揚古瑪雅文明究竟如何強盛,強大。但是說白了古瑪雅文明,實際上就是石器時代的巔峰文明,整個古代文明裡面唯一發現的一件金屬製品是16世紀的時候,由歐洲的探險家與當地人民交換物品的時候,一個青銅的小人。而當地人民的軍隊所使用的武器是由火山的礦物,也就是黑曜石所製成的木棒。我為什麼要說這個?因為按照古忙呀,我又沒到餓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定,當一個部族戰勝另外一個部族的時候。戰勝的那個部族可以把戰敗部族的神廟文化,人民全部給摧毀掉。

言歸正傳,我們說夏朝的文化。可以很簡單地遇見夏朝的文化適應奴隸制和石器時代為主的。當然也有人說可能會有什麼竹器時代。但是這並不影響整個夏朝的生產力低下這一特點,有一題生產力低下,所以導致了夏朝人興奮神靈。那麼在商朝取代夏朝的時候是否湯潮也做了同樣事情。我不可以想象一支野蠻的軍隊戰勝了一個王朝之後,摧毀了他們的神廟流放的他的子民殺死了所有的王親宗室。是所有夏朝創造出來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文明全部毀於的。留下的只有那民間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呢。

好吧,不說開玩笑的話。學過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話都知道。中國的文字演變史,第一個就是甲骨文。而小古文是誰創造的是商朝人創造的。那麼在商朝人之前的夏朝他是使用什麼樣的文字呢?象形文字,但是它的象形文字就寫在那裡,夏朝人是否有自己的方式來記在自己的歷史呢?正是因為沒有明確的文字來記載他們的歷史,所以他們的歷史只能口口相傳,或者是寫於自己的神廟以內,因為當時的人們已經脫離了山洞文化進入了農耕時代,所以當時的人不會傻到把自己所要記錄的事情寫在山洞裡面還是寫在了自己的神廟裡面,但正如之前所說過的一樣,商朝在擊敗夏朝以後,摧毀了夏朝所信奉的神。摧毀了他們的神廟,所以這一切歷史都無跡可尋。但是湯潮,卻把自己的文化記載在了一片片龜甲上面形成了現在的甲骨文。商朝就明確存在了。與此同時,湯潮,進入了青銅時代。他的青銅器也一直保存到了現在。


漩渦鳴人yy

好吧,我這個外來的科學愛好者,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關於夏朝這個樣子的,它的記載都是在後世的史書當中,例如史記,尚書等文獻當中。

那麼造成這個原因的可能性有這麼幾種,第一是夏朝沒有文字,或者說有,但是後人不知道,而且也看不懂。

第二就是沒有撰寫史書的意識,因為早期的時候,人對於文化的概念根本沒有,事情發生了就發生了,根本想不起來要記下來,傳給後人。

但是呢,夏朝曾經發生過的一些大事情,還是流傳下來了,比如說治水啊,太康失國啊,這些事因為影響力大,知道的人也多,即使沒有史書記下來,也會被老百姓給記住,然後傳下來。

而秦始皇焚書的話,應該對於夏朝記載的影響不大,按理來說,秦始皇作為統治者,它要燒的應該是危害他統治的書籍,比如說反對國家,反對政策的,或者其他六國的書籍。

所以如果說六國的書籍當中,有記載關於夏朝的事情,那麼確實會受一點點影響,但我個人覺得,雖然當時那個年代不比現在,但絕對的孤本應該沒有。



所以我個人的理解是,就是當時的人對於文化以及歷史沒有概念,根本想不起來要弄一個史書給記下來。

另外當時的知識分子估計也少,大部分都是平頭老百姓,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你見過農民伯伯一邊種地,一邊還弄個本子記載國家大事嗎?

所以這就是我的個人看法,一家之言,所以有啥不同意見的同學,咱們留言討論……


種植恆星

中國的夏朝記錄並沒有缺失,是因為浮躁的學術氛圍,沒有人細心去作一番研究,而今天夏朝的歷史的存在話語權又讓學術家獻給了外國人,中國人的歷史學果真一團糟糕嗎?這也並不見得。因為今天是碎片化的時代,我也只好向碎片化的人們以碎片化的傳遞方式,將夏、商、周的正確歷史演化過程進行碎化分割,這樣如果你想了解夏、商、周的歷史,只要點擊一下我,你就可,用碎片化的時間來知曉中國的歷史。

真正的夏朝始於公元前2049年,即大禹五十一年。蒙卦年,(壬子),當年大禹正式稱帝,建立夏朝,建都於陽城。而夏人自己的夏史認為夏始創於公元前2056年,艮卦年,(乙巳),這是在舜帝九十五年,即公元前2057年舜因年邁,提出上禹替舜代政,第二年,大禹替舜攝帝政。所以夏人將這一年定為夏史之始年。而這一年的炎帝卦序年為艮卦,所以早期的竹書夏史又稱“連山”。

公元前2052,賁卦年,(己酉),舜帝一百年,南方有苗氏叛,大禹南征,同年舜帝南巡,崩於鳴條,葬於蒼梧之山。三年後喪畢,大禹正式稱帝。

公元前2041年,謙卦年,(庚申),大禹五十九年帝會諸侯於會稽,殺防風氏,夏,六月,雨金於夏邑。秋,八月,帝崩於會稽。葬於會稽山。三年喪畢,即公元前2038年,同人卦,(癸亥),帝啟接位於夏邑。諸侯從帝啟於冀都,大饗諸侯於璇臺。公元前2021年,未濟卦,(庚辰),帝啟四十九年陟。公元前2018年,大有卦,(癸未),帝太康元年。太康四年,帝陟。公元前2012年,豫卦,(己丑),帝仲康為帝,七年後帝陟。公元前2003年,帝相為帝。居商,徵準夷。公元前1976年,乾卦,(乙丑),寒浞使其子澆弒帝。後緡歸於有仍,伯靡出奔鬲。公元前1975年,夏,後緡世子少康生。公元前1937年,益卦,(癸卯),世子少康使汝艾劃過,殺澆。伯子杼師滅戈,伯靡殺寒浞。奉少康歸於夏邑。公元前1915年,升卦,(丙寅)帝少康陟。公元前1912年,乾卦,(己巳),帝杼為帝。帝杼執政十七年、帝陟。

公元前1893年,未濟卦,(戊子),帝芬為帝。帝芬執政四十四年,帝陟。公元前1849年,謙卦,(壬申),帝芒為帝。帝芒執政五十八年,帝陟。公元前1790年,臨卦,(辛未),帝洩為帝。帝洩執政二十六年,帝陟。公元前1762年,大有卦,(己亥),帝不降為帝。帝不降執政五十九年,帝陟。公元前1703年,噬嗑卦,(戊戌),帝扃為帝。帝扃執政十九年,帝陟。公元前1682年,家人卦,(己未),帝堇為帝,居西河。帝堇執政四十四年,帝陟。公元前1636年,旅卦,(乙巳),帝孔為帝。居西河。帝孔執政三十三年,帝陟。公元前1601年,蒙卦,(庚辰),帝昊為帝。帝昊執政三年,帝陟。公元前1596年,復卦,(乙酉),帝發為帝。帝發執政七年,帝陟。公元前1589年,無妄卦,(壬辰),帝癸為帝。帝癸即帝桀。公元前1562年,雷澤歸妹卦,夏時稱歸藏卦。(己未),帝癸執政二十八年,昆吾氏伐商,商會諸侯於景亳,遂徵韋。商師取韋,遂徵顧,太史令終出顧奔商。公元前1559年,渙卦,(壬戌),帝癸執政三十一年,夏商大戰於鳴條,夏敗。自禹至桀,十七世,四百九十二年。(始於壬子,終於壬戌)。公元前1558年,漸卦,(癸亥),商湯為王,建立商朝。


李波283649206

夏朝是否存在,史學界至今仍爭論不休。產生爭議的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夏王朝存在的文字記載。我們現今發現的最早的文字是商朝時的甲骨文,還沒有發現比它更早的文字。夏朝記錄的缺失,也許因為沒有文字,就意味著沒有記錄;如果有文字,因為時間太久遠而消失了。

從原始社會發展到商朝奴隸社會,肯定有一箇中間過渡階段,也許不止一個夏王朝,甚至還夾雜著戎狄部落,是奴隸社會和半進化的氏族部落並存的時期。

也許夏朝有文字,一定是比甲骨文更象形的文字,用接近於實物的符合表達意思。但年代久遠,很多可能的文字被認為是圖畫或不被人認為是文字,加之後面的王朝有意無意的破壞,經歷大自然的風吹雨打、嚴寒酷暑、風化氧化,原始記錄很難保留,難以被發現。這一切使得夏朝是否真的存在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秦嶺深山隱士

其實夏朝是否存在,存在的那個朝代是否叫做夏,都沒定論呢。原因主要是沒有文字記錄。

說個事。據說大英百科全書中國篇的第一章是從周朝開始的,因為當時西方不認可商朝的存在。後來發現了甲骨文,證明商朝確實存在,沒辦法改了,只好加了個第零章。

拋開文化歧視不說,可見當時的文字記載對考古和歷史研究是多麼的重要。


獵戶座火焰

夏朝是大洪水後此次地球文明初期,外星龍族祖先在地球上建立的神的國度!跟大洋洲亞特蘭蒂斯文明和美洲瑪雅文明都是同時期存在的神性文明!三星堆文明就是夏朝同期文明留下的痕跡!中華民族子民就是龍族的後人!所有的祖先神人都於周武王推翻商朝以後陸續離開地球回到祖星去了,姜子牙封神榜就是說的這個事!後來的子孫都是轉基因產物,頭顱骨縫呈T型左右腦被分開了,大部分神性的功能都被鎖住了,唯通過後天修煉才能打通恢復!夏朝到現在已經有一萬年以上,所有的痕跡都已經隨著黃河長江之水而沖刷殆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