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名著《 論 語 》第十一篇 先進篇 (16-20章)

中華經典名著《 論 語 》第十一篇 先進篇 (16-20章)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與《詩經》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全書共20章、492篇,首創 “語錄體” 。是中國現代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中華經典名著《 論 語 》第十一篇 先進篇 (16-20章)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0日):即孔丘,字仲尼,出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尼山鎮境內),東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

中華經典名著《 論 語 》第十一篇 先進篇 (16-20章)

篇簡介一覽:

學而第一

(主要講“務本”的道理,引導初學者進入“道德之門”)

為政第二 (主要講治理國家的道理和方法)

八佾第三 (主要記錄孔子談論禮樂)

里仁第四 (主要講仁德的道理)

公冶長第五 (主要講評價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雍也第六 (記錄孔子和弟子們的言行)

述而第七 (主要記錄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第八 (主要記孔子和曾子的言論及其對古人的評論)

子罕第九 (主要記孔子言論,重點為孔子的行事風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鄉黨第十 (主要記錄孔子言談舉止,衣食住行和生活習慣)

先進第十一 (主要記錄孔子教育言論和對其弟子的評論)

顏淵第十二 (主要講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實行仁德,如何為政和處世)

子路第十三 (主要記錄孔子論述為人和為政的道理)

憲問第十四 (主要記錄孔子和其弟子論修身為人之道,以及對古人的評價)

衛靈公第十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在周遊列國時的關於仁德治國方面的言論)

季氏第十六 (主要記孔子論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禮法治國)

陽貨第十七 (主要記錄孔子論述仁德,闡發禮樂治國之道)

微子第十八 (主要記錄古代聖賢事蹟、孔子眾人周遊列國中的言行及周遊途中世人對於亂世的看法)

子張第十九 (主要記錄孔子和弟子們探討求學為道的言論,弟子們對於孔子的敬仰讚頌)

堯曰第二十 (主要記錄古代聖賢的言論和孔子對於為政的論述)

中華經典名著《 論 語 》第十一篇 先進篇 (16-20章)

本篇共有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過猶不及”等。這一篇中包括孔子對弟子們的評價,並以此為例說明“過猶不及”的中庸思想;學習 各種知識與日後做官的關係;孔子對待鬼神、生死問題的態度。最後一章裡,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各述其志向,反映出孔子政治思想上的傾向。

第十一篇 先進篇 (16 - 20章)

【原文】

11·16 子貢問:“師與商(1)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曰:“然則師愈(2)與?”子曰:“過猶不及。”

【註釋】

(1)師與商:師,顓孫師,即子張。商,卜商,即子夏。

(2)愈:勝過,強些。

【譯文】

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二人誰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說:“子張過份,子夏不足。”子貢說:“那麼是子張好一些嗎?”孔子說:“過分和不足是一樣的。”

【評析】

“過猶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體說明。《中庸》說,過猶不及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這是說,舜於兩端取其中,既非過,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為大聖。這就是對本章孔子“過猶不及”的具體解釋。既然子張做得過份、子夏做得不足,那麼兩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對此二人的評價就是:“過猶不及”。

【原文】

11·17 季氏富於周公(1),而求也為之聚斂(2)而附益(3)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4)可也。”

【註釋】

(1)季氏富於周公:季氏比周朝的公侯還要富有。

(2)聚斂:積聚和收集錢財,即搜刮。

(3)益:增加。

【譯文】

季氏比周朝的公侯還要富有,而冉求還幫他搜刮來增加他的錢財。孔子說:“他不是我的學生了,你們可以大張旗鼓地去攻擊他吧!”

【評析】

魯國的三家曾於公元前562年將公室,即魯國國君直轄的土地和附屬於土地上的奴隸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並用封建的剝削方式取代了奴隸制的剝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四分之二。由於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經濟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來。孔子的學生冉求幫助季氏積斂錢財,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氣,表示不承認冉求是自己的學生,而且讓其他學生打著鼓去聲討冉求。

【原文】

11·18 柴(1)也愚(2),參也魯(3),師也闢(4),由也喭(5)。

【註釋】

(1)柴:高柴,字子羔,孔子學生,比孔子小30歲,公元前521年出生。

(2)愚:舊注云:愚直之愚,指愚而耿直,不是傻的意思。

(3)魯:遲鈍。

(4)闢:偏,偏激,邪。

(5)喭:音yan,魯莽,粗魯,剛猛。

【譯文】

高柴愚直,曾參遲鈍,顓孫師偏激,仲由魯莽。

【評析】

孔子認為,他的這些學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對他們的品質和德行必須加以糾正。這一段同樣表達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是一種折衷調和思想,調和與折衷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是相對的、暫時的。孔子揭示了事物發展過程的這一狀態,並概括為“中庸”,這在中國古代認識史上是有貢獻的。

【原文】

11·19 子曰:“回也其庶(1)乎,屢空(2)。賜不受命,而貨殖(3)焉,億(4)則屢中。”

【註釋】

(1)庶:庶幾,相近。這裡指顏淵的學問道德接近於完善。

(2)空:貧困、匱乏。

(3)貨殖:做買賣。

(4)億:同“臆”,猜測,估計。

【譯文】

孔子說:“顏回的學問道德接近於完善了吧,可是他常常貧困。端本賜不聽命運的安排,去做買賣,猜測行情,往往猜中了。”

【評析】

這一章,孔子對顏回學問道德接近於完善卻在生活上常常貧困深感遺憾。同時,他對子貢不聽命運的安排去經商致富反而感到不滿,這在孔子看來,是極其不公正的。

【原文】

11·20 子張問善人(1)之道,子曰:“不踐跡(2),亦不入於室(3)。”

【註釋】

(1)善人:指本質善良但沒有經過學習 的人。

(2)踐跡:跡,腳印。踩著前人的腳印走。

(3)入於室:比喻學問和修養達到了精深地步。

【譯文】

子張問做善人的方法。孔子說:“如果不沿著前人的腳印走,其學問和修養就不到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