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权延长30年有什么用?

土地承包权延长30年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很好,大家都很关心。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

首先,从承包农户的角度看,吃了定心丸。我们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经营制度,但制度实行初期,一些地方频繁调整土地,造成农民耕种预期不稳定。说白了,就是今天还种着这块地,明天就不知道还有没有地?耕种哪块地?因此,国家在1984年左右规定,土地承包15年不变,这也是第一轮承包;98年,国家又开始实行新一轮承包,30年不变;现在又明确再延长是30年。如此,农民不用担心土地调来调去,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长期规划打算,既可以自己耕种,也可以把土地流转给别人。

农村土地承包权延长30年有什么用?

其次,从流转经营主体来看,也是吃了定心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更为重要。我们国家农业走上现代化道路,规模化是必然途径,而土地的适度集中就是其中内在要求。现在,各地都在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些主体通过流转土地搞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给农业农村带来了很多变化。但对他们来说,如果流转来的土地经营权不稳定,则他们就失去了发展根本。只有稳定农民的承包权,经营主体的经营权才有可能稳定,才能提升发展农业发展水平。

实际上,从国家政策来看,主要是一种发展的导向。当然,在农村,土地承包占有的状况不均衡,确实也是个现实问题。有的家庭,一两个人,有六七个人的地,有的家庭,四五个人就一个人的地,一些农民对此意见较大。这个还是要在法律政策的空间下,进行适当调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