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天真烂漫的孩童,却因为生在帝王家,而逃脱不了帝王家的命运

纵观中国封建王朝,大多数皇位的更迭,都伴随着腥风血雨。皇子们从来不会考虑兄弟之情,骨肉之亲,眼中只有那个至尊之位。即使是年幼的孩童也离不开这股腥风血雨,从而发出不愿生在帝王家的感叹。

刘子鸾

刘子鸾,字孝羽,是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的第8个儿子,母亲殷淑仪是南郡王刘义宣女,也就是宋孝武帝刘骏的堂妹。
本是天真烂漫的孩童,却因为生在帝王家,而逃脱不了帝王家的命运


因为殷淑仪长得非常美丽,刘骏便不顾人伦将其纳为妃子,宠爱有加,对儿子刘子鸾也十分疼爱,胜过其他的子女。

公元460年,年仅五岁的刘子鸾被父亲刘骏封为襄阳王,后来又改封为新安王,并且加封北中郎将、南徐州刺史、领南琅邪太守等官职。刘骏还时常流露出想要改立刘子鸾为太子的意思,一时之间,官员们纷纷见风使舵,争相投身于刘子鸾的府中或封国。

公元462年,殷淑仪病逝,刘骏悲痛欲绝,追封为贵妃(历史上第一位贵妃),并且加封其子刘子鸾为司徒,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后来又加封为中书令。

然而,正是因为刘子鸾太得刘骏的喜爱,在刘骏去世,太子刘子业即位后,刘子鸾就注定了没有好下场。
本是天真烂漫的孩童,却因为生在帝王家,而逃脱不了帝王家的命运

刘子业素来嫉妒弟弟刘子鸾得到父亲的疼爱,还差点儿抢走了自己的太子之位。坐稳皇位后,刘子业便开始了对刘子鸾的报复。首先夺去了刘子鸾中书令的官位,接着派人将刘子鸾赐死。“子鸾临死,谓左右曰‘愿身不复生王家’”(《宋书·刘子鸾传》),刘子鸾临死前,对身边的人说:“希望下辈子不要再投生到帝王之家了。”

刘准

刘准是宋明帝的第三子。不过按史料记载,明帝并无生育能力,他的儿子们全是抱养而来,没有一个是自己的亲骨肉(“太宗晚年,痿疾不能内御,诸弟姬人有怀孕者,辄取以入宫。及生男,皆杀其母,而以与六宫所爱者养之”见《宋书·后妃传》)。而据李延寿的《南史》记载,刘准的生父其实是明帝之弟、桂阳王刘休范(“顺帝,桂阳王休范子也。”见《南史‧卷十一》)。

按照《南史》的说法,刘准的长相端庄帅气、眉眼如画,有人君之风,见过他的人没有不对其相貌大加赞叹的(“帝姿貌端华,眉目如画,见者以为神人。”引文同上)。刘准年仅2岁的时候,便被封为安城王,并担任抚军将军的职务。此后,小王爷又陆续担任过扬州刺史、车骑将军都督扬南豫二州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要职,但由于年龄幼小,职事全部由僚属打理。


本是天真烂漫的孩童,却因为生在帝王家,而逃脱不了帝王家的命运

明帝驾崩后,太子刘昱继位,是为后废帝。刘宋政权统治江南达60年时间,共经历9位皇帝,大多流淌着嗜血和好色的基因,后废帝也是如此。后废帝自幼便苛酷成性、顽劣异常,等到登基为帝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整日里以游戏、杀人为乐,动辄屠戮朝臣,而且超级喜欢亲自动手。

刘昱的身边经常着针、凿、锯等工具,只要左右侍从稍有不如意,就要加以残杀,每天不杀人便怏怏不乐。不仅如此,刘昱还超喜欢出宫游玩,每次外出时都让从人手持长矛大棒,路上凡遇见行人及犬马牛驴立时杀死,以至于人民惊扰、道无行人。

后废帝在位5年间,犯下种种罪行罄竹难书、令人发指,朝臣忍无可忍,要想活命,唯有诉诸于政变一途,而政变的头目,正是南齐开国之君萧道成。

萧道成此时担任领军将军职务,与尚书令袁粲、中书令褚渊、丹阳尹刘秉并为辅臣(号称“四贵”),掌握宫廷禁军。萧道成因屡屡受到后废帝的死亡威胁,为求自保,便与心腹王敬则密谋,买通皇帝的侍从杨玉夫等人,伺机发难。公元477年七夕节,后废帝因为临睡前威胁要杀掉杨玉夫,后者在恐慌之余,便与同党弑杀刘昱,随后将消息告知萧道成。
本是天真烂漫的孩童,却因为生在帝王家,而逃脱不了帝王家的命运

萧道成闻变后入宫,并火速拥立安成王刘准为帝,随即总掌军国大权,政令专由己出。萧道成一系列大动作,让其他辅臣不得不怀疑他就是弑君的主谋,而且志在篡逆。为铲除萧道成,另外两大辅臣袁粲、刘秉联手密谋发难,结果事泄被杀。不久,萧道成又平定忠于宋室的荆州刺史沈攸之、镇北将军黄回等人发动的战事,彻底压制住国内局势,扫清篡位的障碍。

公元479年三月,萧道成在局势刚刚稳定后,便急吼吼的迫使小皇帝刘准任命他为相国,封齐公。仅仅过了一个月,萧道成又强迫刘准“禅让”,正式废宋建齐,登基称帝,是为南齐高帝。萧道成篡位后,降封刘准为汝阴王,将他囚禁在丹阳,并派重兵监管。

萧道成在迫使刘准“禅位”时,曾让王敬则率兵逼宫。小皇帝见到士兵闯进宫中,因为害怕当场被杀,便躲进佛盖之下死活不出来,但还是被强行拉出。可怜的小皇帝虽然年幼,但自知性命不保,于是在宫中哭哭啼啼地说:“希望在我死后轮回时,生生世世,再不要投胎于帝王之家。”话毕,宫中一片哭泣之声。

刘准被囚禁在丹阳,每日受到严密的监管,动静不能自由。按史书的说法,同年五月六日,监视刘准的士兵听得门外马蹄声杂乱,误以为发生了变乱,便按照萧道成事前的叮嘱,在囚所将刘准杀死。刘准遇害时,虚龄只有十三岁,谥号为顺皇帝。至于宗室成员,无论老幼,最终也全部被幽禁而死,结局之凄惨令人唏嘘。


本是天真烂漫的孩童,却因为生在帝王家,而逃脱不了帝王家的命运

最恨生在帝王家,古往今来,帝者,皆不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