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接受奥地利电视台专访,多次被打断被迫无奈飚德语,对此你怎么看?

不拔萝卜的糊糊精

6月4日,普京接受了奥地利电视台采访,时长大约45分钟,奥地利主持人大概并不是个普京粉,在采访过程中缺乏耐心,抛出一个问题后,普京还没说上几句话,就在普京尚未结束回答的时候,强行打断,再抛出另一个问题。


希尔维

普京本人就是一个话题。而且在美国不断加大力度对俄罗斯采取经济制裁的时候,任总统以来首次出访就将目的地放在了奥地利。可见奥地利在普京心中的分量多重。

普京此行的目的不外乎“敲定”经济合同,购买俄罗斯的天然气,并且以说服奥地利领导人不要花高价去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

至少有如下四个问题:

一,MH17航班究竟是谁干的;二,莫斯科附近的“魔兽农场”(黑客大本营)是否确有其事;三,俄罗斯是不是在欧盟制造分裂;四,克里米亚到底是谁的。

除了表示克里米亚的命运是克里米亚人决定的以外,普京对上面的问题当然全部矢口否认,特别谈到了欧盟。并且指出,欧盟是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伙伴中制造分裂不是俄罗斯的目的。


闲看秋风999

不容对方解释、想打断对方解释的新闻采访,说白了就是媒体自己别有用心,这是很不恰当的。因为等于是媒体自己其实着急着在给自己的受众洗脑,害怕给对方提供舆论场。这已经背离了新闻的基本操作规范。而且既然有这种担心,何必去采访对方?

这在目前的西方媒体上其实是很常见的,我们对比一下美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电视与纸媒的资料来看,会发现西方媒体如今尽管技术手段更为进步了,但总体上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下降蛮严重的。新闻报道政治化的倾向蛮严重。

像美国现在的媒体,也基本上已经分裂成泾渭分明的共和党与民主党两大阵营的针锋相对了。

新闻调查与新闻评论的界限也经常被模糊!


像此次专访中谈到马航MH17空难事件中俄罗斯角色问题,奥地利主持人的任务不应当是做一次尽责的新闻调查。原因很简单,你不可能从对普京的采访中,获得完整的真相,也没有必要去证明你是对的而他是错的。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主持人要提前把功课准备好,把俄罗斯方面此前对马航MH17空难事件的说法及解释梳理清楚,然后尽量列出疑点与漏洞(也不是抱事先的评判,但最好是致命性的),在专访时把尖锐问题抛给普京。


建章看世界


显然,后续的专访简直一场唇枪舌战,普京想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而主持人只能再三解释说到“我也不想打断你,但时间有限,我们还有很多问题。”


一个国家总统接受他国专访,在回答过程中频频被打断,换谁都不能忍受,相反普京几度友善劝说主持人不急,我们有时间,对于主持人抛出的“合理”解释,普京也没有做出严厉的反驳。但在这时长54分钟的专访中,相信二人都过得不愉快。


个人认为普京的确回答问题态度良好,相比于主持人想以快问快答的形式,获取专访价值来说,普及有着相应的责任对每个问题做出最合理最真实的回答。主持人有着自己的原因理由,但也不能忽视坐在自己对面的是俄罗斯总统,既然访问时间有限,那为什么还要设置那么多的问题;既然觉得普京的回答冗长,为什么不以一个主持人的优势去引导而做出打断对话的鲁莽行为;既然明知专访的意义性,为什么不随机应变删减采访题目。



奥国那些事儿

再次,可以想见,网络上的世界应该是达到了一个高潮,俄罗斯的网民和奥地利的网民应该是有互掐的桥段,只不过我们没看见而已。

所以,这次访问的意外,我觉得是给奥地利的新闻界丢人了。而普京则利用他的沉稳和干练,维护了他俄罗斯总统的面子。


本来世界观

政治人物接受媒体采访,尤其是像俄罗斯领导人接受西方媒体的采访,可以说向来是一个很敏感的事。之所以敏感,主要原因就是怕西方媒体在采访后断章取义或歪曲解读。

奥地利主持人在采访普京时多次打断普京的话,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西域都护


睿恪煦



user4085133121121

关于这个问题,想谈几点看法:





第四,西方媒体多为西方国家的政治工具。西方媒体要么喜欢报道假新闻,要么道听途说、见风就是雨,甚至颠倒黑白、故意抹黑有关国家和有关国家领导人。举个简单例子,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国大多主流媒体互相敌视,其实很能说明问题:为特朗普说话的,特朗普就喜欢;不为特朗普说话的,即使美国媒体报道的是客观事实,特朗普也会不喜欢。


毛开云

这样情景的出现,只能从个人素质方面来解释。

普京呢就是有质量的政治家,知道奥地利对俄罗斯的重要性,因为奥地利的新政府对俄罗斯比较友好,所以普京面对一个如此不懂礼貌的电视台提问人忍隐礼让,沉稳大度。如果这个提问人是美国的或是日本的,你会想象普京会有怎样幽默霸气和精彩的用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