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攜NFC技術爲依託的「碰一碰」支付入場了!

華為“碰一碰”不是碰瓷的!

華為攜NFC技術為依託的“碰一碰”支付入場了!

為什麼“碰一碰”一出現就自帶王者之風,引起這麼大的騷動?因為華為NFC支付背後“王的男人”是在技術上流星奔月般實現趕超的華為雲,而且它服務的對象是“中國銀行的聯合國”——中國銀聯。

深厚的國字號背景加上華為兇悍的技術流,“碰一碰”的出場氣勢自然不同凡響。

其一,簡直不能更方便。

華為攜NFC技術為依託的“碰一碰”支付入場了!

其二,不能更安全。

“碰一碰”採用的是華為自主研發的麒麟960芯片,其獨有的NFC+inSE模式顛覆了原本的NFC芯片格局,該芯片還通過了中金國盛和銀聯移動支付的雙重認證,在安全性在絕對優於支付寶等移動支付方式。

處處受打壓的支付寶還是移動支付頭名!

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支付寶!

最近,易觀發佈了2018年Q1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環比增長6.99%,交易額首破40萬億大關。

華為攜NFC技術為依託的“碰一碰”支付入場了!

在過去的一年中,隨著體量的不斷增加,支付寶和螞蟻金服已經引起有關方面的關注,雖然他們時時在意,步步留心,還是處處受到打壓。

其一,支付寶更像個“專業人士”。

華為攜NFC技術為依託的“碰一碰”支付入場了!

其二, 支付寶的安全性更高。

其三,支付寶有現象級的附加產品圈粉。

將時間倒流到2017年第四季度,當時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綜合支付總額約為49萬億元,互聯網支付為6.6萬億,線下支付約為43萬億,線下的份額佔比高達86.5%!

面對移動支付落後支付寶的局面,騰訊一直在謀劃線下翻盤的機會:小程序。

華為攜NFC技術為依託的“碰一碰”支付入場了!

但騰訊的問題在於:小程序缺少大面積的,可持續的“爆款”項目出現,這意味著支付寶的地堆團隊仍然可以滲透式地殺入。

而且除了地推,阿里還成功開拓了第二塊戰場:新零售。

在新零售方面,阿里走得最早,因此支付寶在新零售戰場也是排他的。

比如說,通過自營的盒馬鮮生和大潤發等實體商城擴大線下支付使用場景;再比如說,利用供應鏈能力對商家賦能。

華為攜NFC技術為依託的“碰一碰”支付入場了!

當然,支付寶的主要博弈還是在本地服務方面,這也是為什麼阿里這些年一直扶持並不被人看好的口碑生態,後來不惜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麼的原因:對阿里而言,收購餓了麼,阿里損失的只是近百億美元,得到的卻是整個中國移動支付一家獨大的地位,以及,螞蟻金服再造一個阿里巴巴的夢想。

三家逐鹿,誰主沉浮?

現在,華為NFC支付強勢切入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後,角逐的另一股力量已經出現,三足鼎立的格局基本形成。

華為攜NFC技術為依託的“碰一碰”支付入場了!

如今,支付寶已接入海外200多個國家,海外用戶達到5000多萬人,按支付寶現在的擴張趨勢,它很有可以成為全球第一個活躍用戶達到20億的中國產品!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