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飽受詬病的「模仿秀」爲何泛濫(中)《中國汽車四十年》

飽受詬病的"模仿秀"為何氾濫(中)【第一支柱】

導語:因吉利、奇瑞、長城等汽車品牌的"仿冒"行為所產生的社會負效應,以及由此對汽車自主品牌的批評已然成為一種現象,實際上這是對行業發展不平衡及重複引進不作為的反思。

撰文/魏學珍

【上接:飽受詬病的"模仿秀"為何氾濫(上)】

中國汽車產業開始進入繽紛多彩的大千世界。特別是伴隨著2001年11月10日,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汽車工業全球化的浪潮更是撲面而來。2004年,《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正式實施,推動汽車私人消費,中國汽車市場需求迎來井噴時期。在這個車輛快速普及的年代,儘管合資品牌在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上都遙遙領先,但這並不影響自主品牌也來分一杯羹。

不過,彼時的自主品牌汽車無論是在資金、人才,還是能力與體系等方方面面,都完全沒辦法跟國外車企和合資車企相提並論,還處於牙牙學語的自主品牌汽車只能兵行險招,通過對熱門車型的抄襲、複製、改進,進行原始積累,儘管受到質疑,但確實也得以發展起來。

19|飽受詬病的“模仿秀”為何氾濫(中)《中國汽車四十年》

那時候發生的一些故事,至今回味起來仍頗為有趣。2003年,奇瑞QQ因為和雪佛蘭樂馳相似而無法參加上海車展,在當時幾乎沒有掀起任何波瀾,也不影響奇瑞QQ成為當時的"國民神車";長城最早從模仿豐田海拉克斯起家,然後通過模仿豐田4Runner進入SUV領域,豐田和本田都曾幫助長城發展;比亞迪早期也是個"豐田粉",比亞迪F3"改編"自豐田花冠,比亞迪S6則和雷克薩斯RX頗有淵源,雖然一度因為抄襲豐田被詬病,但也不妨礙其成為國內民營車企的標杆。在這個階段,雖然一直被詬病,但這種抄襲改進的行為還是能夠被理解。

19|飽受詬病的“模仿秀”為何氾濫(中)《中國汽車四十年》

首先,一款車型正常研發一般需要上百人的研發團隊參與,研發週期長達三四年以上,研發經費多達數億元甚至幾十億元。這對於剛剛起步的自主品牌車企而言,無疑是不可承受的重負,而通過對熱門車型的逆向開發(模仿),可以直接省去各類開發成本,短期內即見成效,這對於急需打開市場的自主品牌而言是個極大的誘惑,這為自主品牌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捷徑"。

19|飽受詬病的“模仿秀”為何氾濫(中)《中國汽車四十年》

因此,在汽車產業最終成熟之前,借鑑、模仿都可以說是一條常規的道路。像歐美百年汽車工業中走出來的車企,它們在生產線上有著無數的經驗,對整套產品體系如何規劃,各類產品如何研發都有豐富的經驗,對市場也有深刻的分析。而中國的自主品牌缺乏這樣的經驗,才在飽受詬病的模仿中一步步走來。不過,假如一直在模仿的路上一條道走到黑就會走偏,有些企業至今還把模仿甚至抄襲當鴉片一樣吸。

平穩發展階段:模仿秀的執迷與瘋狂

19|飽受詬病的“模仿秀”為何氾濫(中)《中國汽車四十年》

而於20世紀80年代起步的韓國汽車工業,幾乎照抄了日本汽車企業的發展模式,以地方保護主義政策作為護身符,迅速佔領了本國市場之後,才有了下一階段的發展資本,最後發展成為相對成熟的汽車工業體系。

19|飽受詬病的“模仿秀”為何氾濫(中)《中國汽車四十年》

反觀中國,雖然與日韓的汽車工業有許多相似之處,不過,中國的模仿秀卻有"一發不可收拾"的趨勢。2014年的北京車展上,北京汽車展出的BJ80概念車,讓人誤以為是奔馳G55的新款,可能就差了一個車標;2015年8月上市的陸風X7,則是陷入了與路虎長期的官司風波之中;眾泰汽車則是把這種模仿抄襲運用到極致,這家在網絡上被網友調侃為擁有全球最成功的皮尺部的公司,幾乎每款車型都能很明顯地找到別家車型的身影。

如果細究之後,還會發現,如今的抄襲和模仿相比以往也有了很大變化,大家從借鑑同級熱門車型集中向豪華品牌同尺寸車型全面發起了"攻勢"。江淮瑞風A6換上四個圈,你會覺得這是一款加長版的奧迪A6;憑藉"保時泰"身份大火的眾泰SR9也不必說,大家都能看到保時捷CEO在眾泰展臺時的無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