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飽受詬病的「模仿秀」爲何泛濫(下)《中國汽車四十年》

19|飽受詬病的"模仿秀"為何氾濫(下)【第一支柱】

導語:因吉利、奇瑞、長城等汽車品牌的"仿冒"行為所產生的社會負效應,以及由此對汽車自主品牌的批評已然成為一種現象,實際上這是對行業發展不平衡及重複引進不作為的反思。

撰文/魏學珍

【上接:飽受詬病的"模仿秀"為何氾濫(中)】

籠罩在自主品牌頭上的模仿秀還不僅如此,更加瘋狂和可怕的是,我們整體上對汽車工業的基礎研究和前瞻研究普遍缺失,導致真正具備正向開發水準的車型可以說寥寥無幾,大部分車型的原型車都是模仿或者說是"借鑑"國外品牌,對日系熱銷車型的模仿尤其多。有所不同的是,各家的改編能力有高低之分,外加自主品牌這幾年在外觀造型上的成功摸索,以及製造工藝和品質把控能力的大幅提升,使得多數車型並沒有那麼顯眼。

19|飽受詬病的“模仿秀”為何氾濫(下)《中國汽車四十年》

但市場終歸是趨於理性和成熟的,因為消費者已經在快速成長了,大家對山寨、模仿和抄襲,從理解、接受演變到質疑、反感和牴觸。就像前兩年,對於模仿版的"路虎極光""保時捷Macan""奧迪Q5"等確實有過一波顏值消費的高潮,但市場很快回歸理性,這類車型的市場也在逐漸萎縮,曾經烜赫一時的眾泰SR9很快月銷量掉到2000多輛。陸風汽車在X7之後,也及時重回自主的道路,下一款車型逍遙讓人看到了更多自主設計的元素。

此外,在汽車工業全球化的今天,執著於模仿和抄襲也有損中國品牌的國際形象和中國製造的口碑。2012年初,風靡全球的汽車測評節目Top Gear狉推出一期中國特輯。影片中,主持人Jeremy和James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山寨現象和安全性,不留任何情面地譏諷和挖苦,在他們眼中,幾乎所有中國本土企業生產的汽車都是山寨貨,且質量沒有保障。雖然以上未必客觀反映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現狀,卻也點出了不得不承認的現實,自主品牌山寨、模仿的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對於中國汽車產業全球化是極為不利的。

19|飽受詬病的“模仿秀”為何氾濫(下)《中國汽車四十年》

對於一些弱小企業而言,模仿、抄襲是迫於現實的不得已。曾有車企高層在私下裡向筆者解釋,這條道路並非他們所願,但企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他們就像最後一搏的賭徒一樣,希望藉助這個捷徑奮力一搏,畢竟面對企業幾千乃至上萬人的就業,還有上下游的經銷商和供應商,他們選擇了靈魂和現實分離的無奈妥協。但怕的是像吸鴉片一樣的上癮,如果任由模仿盛行,註定是飲鴆止渴。長此以往,也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必將成為阻礙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絆腳石"。

新歷史發展階段:創新能力提升但兩極分化

客觀地說,像眾泰這樣的企業如今在中國已經是少數,或者說是非主流了。畢竟,在經歷了21世紀前十多年的資本、經驗和人才等各個方面的積累,自主品牌汽車正在進入一個研發創新的產業上升期。以長城和吉利等為代表的優秀自主品牌企業已經覺醒,並付出行動,它們推出的WEY品牌和領克汽車都走在了自主創新的康莊大道上。在不少國有汽車集團還沉醉於合資模式帶來的豐厚利潤時,有兵工背景的長安汽車也早已經邁出了自主研發的步伐。

當然,在模仿秀大行其道的今天,還是有一部分車企樂此不疲。中國汽車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其市場構成較為複雜,儘管主流消費群體如今隨著對汽車認識的加深,汽車消費已經迴歸理性,但是在一些四五線城市以及偏遠地區,依舊擁有不少"顏值消費"的擁躉,模仿秀短期內還是難以根除。換而言之,在市場需求還存在的當下,自主品牌已經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兩極分化。

19|飽受詬病的“模仿秀”為何氾濫(下)《中國汽車四十年》

在中國汽車工業邁入歷史新發展階段的轉型關鍵期,一味地指責沒有意義,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和鼓勵那些已經走上堅定自主研發、自主創新、自主突破的正能量企業。

在國企當中,長安汽車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從多年前一說起長安就想起"土",到如今款款車型都很"吸睛",CS75、CS55、逸動、悅翔V7等一系列車型的"顏值"都得到了消費者的稱讚。長安不僅成功地實現了自我提升和超越,更是摸索出了對中國消費者需求深刻理解的正確套路,從而帶動了中國汽車品牌在造型上的全面提升。如今,長安把設計理念從戰術上升到了戰略層面,構思出了全新的設計哲學"生命動感",以及全新的設計語言"智色雙旋",在自主研發創新上不斷創造新的理念。

長安的成功除了團隊和理念的支持之外,其實也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投入。據公開數據顯示,長安汽車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發中,組建了來自全球17個國家1.1萬餘人(其中高級專家近500人)的研發團隊,在重慶、北京、河北、合肥,以及意大利都靈、日本橫濱、英國伯明翰、美國底特律和美國硅谷建立起各有側重的全球協同研發格局,加上全球19個生產基地、36個整車及發動機工廠的產能佈局,34年的造車經驗積累,長安汽車的研發創新有了體系上的支持和保證。目前,長安汽車已累計申請專利9000餘件,其中發明專利2000餘件。

19|飽受詬病的“模仿秀”為何氾濫(下)《中國汽車四十年》

在民營企業裡面,這幾年更是湧現了一批像吉利、長城等非常優秀的企業。雖然曾經也走過模仿借鑑的道路,但是2010年收購沃爾沃汽車以後,實力得到快速提升的吉利汽車的自主研發之路就進入了快車道。以博瑞、博越為代表的精品3.0時代車型一經問世便獲得廣泛好評,其融入大量中國元素的設計語言彰顯了自主設計的空間和未來。新晉打造的領克汽車和長城的WEY品牌更是代表了中國品牌的新高度。從領克01到WEY品牌的VV5和VV7,無論是造型設計、品質感受還是功能配置都讓人振奮。這些卓越的自主品牌車型不僅足以媲美合資品牌,也讓中國設計和中國元素得到了認可並煥發出生機。

由於中國汽車文化的缺失,長期以來,中國消費者對於汽車的審美價值觀,幾乎一直是由國外車企輸入。但隨著市場的壯大和成熟,歐美現代汽車工業的審美價值,顯然已經不能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審美需求,本土化的汽車審美呼之欲出。因此,中國元素的湧現將會重塑中國消費者缺失已久的文化信心。

在追趕發展腳步的同時,因得益於社會發展特別是科技的進步,中國汽車也正在邁入新的發展階段。這幾年,中國變成了一個典型的"互聯網上的國家",中國汽車的互聯網配置也應運而生,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目前中國汽車的智能互聯繫統技術和運用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上汽通過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其旗下的榮威和名爵每款新車型都充分具備互聯網汽車功能,斑馬系統已經升級到了3.0版本,能很好地實現大數據收集、識別和運用,以及遠程控制車輛。吉利在智能互聯網系統的使用上,也是緊隨潮流,在2017年升級到了3.0版本之後,還繼續與供應商一起不斷完善。

互聯網配置現在都已經成為中國上市新車的標配,甚至帶動了合資品牌車型的配置選擇。而除了功能性的跨越,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中國汽車在國家的大力倡導和推動下,也與世界同步,甚至跑得更快。從盲從到追隨,再到學習和追趕,中國汽車總體上已經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汽車消費中的面子問題困擾了中國消費者數十年,也讓許多的中國企業誤入歧途,但是現在,隨著新一輪消費升級的到來,消費者對於汽車的認識在加深,讓自主品牌車企到了不得不改變的時候。

天道昭昭,變者恆通。在汽車工業全球化的今天,各大車企若是躺在"抄襲借鑑"的舊夢中不思進取,必將為世界潮流所拋棄。唯有自主和創新,才有機會擁抱明天。

主編點評:

自主為何揹負"模仿秀"罵名?

很長一段時間裡汽車自主品牌總是揹負罵名,抬不起頭來。一位老總坦言道,一度見朋友和熟人就繞路走,深怕別人說你是"模仿秀",接電話時,就怕投訴。所以,在圈子裡,要貶損一個品牌最簡單的辦法就說你是"模仿秀"。

對於這個名詞的來歷和發明,要說出它的出處,暫難確切,說得清楚。不過,"模仿秀"是指汽車中的山塞車不會錯。如果說自主品牌都離不開"模仿秀"可能有點擴大,但說它少不了仿製設計幾乎沒有意義。對於這一點,人們並不敏感,從上海牌到紅旗,以及後來的一些有名有姓的汽車都能找到這些仿製設計的痕跡,這已經成為包括汽車在內的家電和其他產品設計的套路,也是一種技術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