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錦衣衛全國各地跑,6萬人的俸祿怎麼發?古人想了這個辦法

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朝廷之內設置了許多的部門,整個皇宮內的運作都需要每一個人來保證,而這些之位所帶來的權利讓許多老百姓趨之若鶩,在明朝的時候,有一個十分個性的機構,那就是錦衣衛,錦衣衛主要負責皇帝的護衛,因為其權利對於當時的官員來說十分大,所以很多人對於這個機構十分忌憚。

明朝錦衣衛全國各地跑,6萬人的俸祿怎麼發?古人想了這個辦法

不過說到底,即便權利巨大,但是也是一份工作,所以也需要領取俸祿,歷史資料曾經有過記載,以前的朝代在發放俸祿的時候是非常不穩定的,有時按月發,有時按年發,從明朝才開始固定為月俸祿,而且還對於俸祿專門制定了制度,那就是正一品官員每月領取87石米,錦衣衛中的總旗屬於七品,每個月領取7.5石,到發放之時也很有可能是用其他相同價值的物品替代,所以很多人領工資時都會推著小車。

明朝錦衣衛全國各地跑,6萬人的俸祿怎麼發?古人想了這個辦法

這個事情不禁讓很多70、80後想起,當年我國還沒有工資打卡這種措施的時候,一旦到了發工資的時候都會到財務那裡去領取,不過錦衣衛卻不同,因為常年都會在世界各地跑,而且每次發的都是實物,那麼發工資時,數量龐大的6萬錦衣衛是怎麼領的呢?

明朝錦衣衛全國各地跑,6萬人的俸祿怎麼發?古人想了這個辦法

當時的錦衣衛屬於中央機構,所以就算出差,也不可能在當地領取俸祿,所以古代人就專門想到了一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在《錦衣志》中有記載,錦衣衛在全國各地都需要培養耳目打探消息,所以錦衣衛在收到線報之後,便會報給朝廷,經過批准啟動之後,便可以提前支取各類的費用,但是出門在外的監管力度不嚴格,所以收受賄賂也是常有的事情,然後等待案子辦完之後,回到京中後,根據案子的重要程度也會獲得賞賜,沒有領取的工資再去補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