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二戰期間部分日本驅逐艦不注重防空呢?

新史往今來

日本在二戰時期的海軍戰術以及驅逐艦在聯合艦隊當中所承擔的任務,共同決定它的驅逐艦發展模式嚴重忽視了“防空”、“反潛”作戰能力。日本的驅逐艦組成“水雷戰隊”使用大口徑艦炮和93式氧動力魚雷玩命打擊敵人的主力艦隊,爭取在戰列決戰之前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30%,這樣就可以拉平聯合艦隊與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實力差距。

因此日本的驅逐艦都非常強調對艦攻擊的火力,陽炎級驅逐艦是聯合艦隊挺過太平洋戰爭的主力驅逐艦,其主要火力是十分強悍的127mm/50倍徑艦炮,這幾乎快趕上了戰列艦副炮的火炮口徑(大和級戰列艦的副炮是155mm/60倍徑、衣阿華級戰列艦副炮是127mm/38倍徑、俾斯麥級戰列艦是105mm/55倍徑),光是主炮的炮塔就重達31噸,在18400m的極限射程下幾乎可以比巡洋艦還要早的開火。可見日本的驅逐艦是偏向於攻擊能力的。

當然了所謂的“水雷戰隊”就是以“魚雷”為攻擊手段,日本給每一種驅逐艦都配備了2座610mm口徑的93式氧動力魚雷發射架,這種魚累射程達到驚人的21000千米,幾乎比一般艦炮的射程還要遠了,他提倡的就是提前發現目標、提前開火命中、儘可能在自己戰沉之前多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因此魚雷和艦炮是他重點強化的兩部分武器。當然它也安裝有深水炸彈發射架、20mm防空炮和少量的防空機槍,但是這些武器都不在平常訓練的科目內,屬於被輕視的裝備。

太平洋戰爭前夕日本也意識到艦載機的威脅越來越嚴重,於是上馬開始研發專用於防空作戰的防空驅逐艦“秋月”級,這種所謂的防空專用驅逐艦有點名不副實。滿載3700噸的排水量看上去就像是一艘小型巡洋艦, 四座九八式雙聯裝3.9英寸防空炮確實火力驚人,曾經發生同時擊落兩架美軍戰機的案例,這種可以垂直設計的艦炮在相應火控指引下確實是戰鬥機的剋星。此外戰爭後期的秋月級還加裝了50多門25mm機關炮,是聯合艦隊最好的防空驅逐艦。


利刃軍事

舊日本海軍驅逐艦大量裝備魚雷不注重防空,這是因為日本準備在未來與美國爆發的戰爭中,用魚雷這種武器來削弱美國艦隊的實力,為後來的戰列艦決戰做鋪墊。

舊日本海軍天津風號驅逐艦

日俄戰爭後,打敗俄國的日本,將美國和德國列為未來的假想敵。而對於美國人來說,舊日本海軍在日俄戰爭中的表現,也讓其大吃一驚,感到有了新的威脅。

舊日本海軍野分號驅逐艦

但是在1922年,隨著《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日本的“八八艦隊”計劃被終結了。在這次會議上,美、英、法、意、日五國決定了各國艦隊的噸位比率(比率為5:5:3:1.75:1.75),這樣算下來,舊日本海軍的兵力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與美國海軍對抗。

《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加深了日美之間的對立情況。舊日本海軍後來也就制定了所謂的“漸減迎擊作戰”,來應對未來與美國爆發的戰爭。“漸減迎擊作戰”的構想是,一但與美國開戰,就立刻佔領菲律賓或者關島,然後使用航空母艦、驅逐艦、潛艇等艦隻,在美國海軍趕來支援的途中,反覆攻擊削弱其實力,最後,投入主力艦與美國海軍決戰,最後將其擊敗(當時美國的橙色戰爭計劃,也準備在日本攻陷菲律賓或者關島後,派出一支力量十分強大的艦隊去與舊日本海軍進行決戰)。

舊日本海軍夕立號驅逐艦

而日本在“漸減迎擊作戰”中,用來削弱美國艦隊實力的中小型艦艇/潛艇,因為僅憑主炮是無法與美國海軍戰列艦想抗衡的,所以日本就大力發展魚雷這種可以對大型艦艇產生威脅的武器,併為驅逐艦配備了大量的魚雷發射器,準備在未來與美國爆發的戰爭中,大規模採用“雷擊戰”戰術,來削弱美軍實力。這也就是為什麼舊日本海軍驅逐艦,大量裝備魚雷而不注重防空的原因。


歷史救生圈

應該說二戰之前設計的驅逐艦,都不是很注重防空,而不是獨日本一家。

一戰後到二戰前,世界海軍公認的驅逐艦設計思路有兩個原則:

一、能夠對付假想敵的驅逐艦,所以需要更快的航速,更強的火力。於是英國的“部族”、德國的Z系列、法國的“空想”、美國的“波特”、日本的“陽炎”,都普遍有超過35節的航速,擁有6門以上、口徑在120毫米以上的艦炮。



美國的波特級裝備8門127毫米炮,射速奇快,能達到15~20發/分,堪稱炮驅之王

二、能夠削弱假想敵的大型軍艦,所以需要更強的魚雷武器。於是上述這些新式驅逐艦普遍都有6具以上、口徑533毫米以上的魚雷發射管。



裝備發射管數量最多的驅逐艦,是美國海軍的巴格利級和貝納姆級驅逐艦。這兩級驅逐艦裝備了4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總計16具,這方面連日本都要甘拜下風

這樣下來的結果是什麼?

沒錯,驅逐艦的排水量被分配得差不多了!更快的航速需要更多的汽輪機和鍋爐,更強的火力需要更多更重的武備,作為2000多噸的驅逐艦,裝了這麼多動力系統和武器裝備,能夠留給防空武器的空間和重量已經很少了。

英國驅逐艦主力高炮40毫米“呯呯”炮,性能也勉勉強強,但“部族”級還只裝了一座,因為實在沒啥空間來裝啊

更何況當時在沒有實戰來檢驗的情況下,設計師們又怎麼會想到飛機能給速度那麼快、轉舵那麼靈活的驅逐艦造成多大的威脅呢?

美國28高炮,射速100發,和日本25高炮半斤八兩,珍珠港事變時美國的主要艦載高炮



以美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設計的“弗萊徹”級驅逐艦為例,雖然之前的歐洲戰場已經顯示了航空兵對艦艇的巨大威脅,設計時近距離防空武器僅有4挺12.7毫米高射機槍,直到1940年初最後定案前夕才追加了一座四聯裝28毫米機關炮,作為近距離防空火力的補充。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海軍才意識到“弗萊徹”級的防空武器難以滿足防空作戰需要,因此著手進行改進,更新武器,決定用兩種舶來品 -- 瑞典博福斯40毫米機關炮和瑞士厄利孔20毫米機關炮 -- 取代落後的28毫米機關炮和12.7毫米機槍。

美國28高炮不行可以換博福斯,日本25高炮不行就只能乾瞪眼了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日本自己的技術水平不足所致了。日本驅逐艦的主力防空武器是20年代日本引進法國哈奇開斯機關炮的日本山寨版。法國防空武器水平也是比較弱的,即使裝置在電動三聯裝架上,它的轉動和升降還是太遲鈍。此外,射擊時的振動也太過劇烈。因使用15發固定彈藥架供彈,每次換彈藥時必須停止射擊,射擊速度僅能達到其理論值(每分鐘260發)的一半。日本海軍因為大量裝備了這種低劣的防空火炮,在戰爭後期吃夠了美軍空襲的苦頭。

再加上高平兩用主炮、防空雷達和射擊指揮儀、無線電近炸彈等等各種先進技術裝備之間的巨大差距。日本和美國之間的差距級就拉大到天壤之別的程度了。其實二戰中也只有美國驅逐艦的防空是一枝獨秀,排在第二名的英國的差距都比較大,至於德、法、日、意的驅逐艦防空,則統統只能以渣渣來形容了。


海軍史研究會員

其實舊日本海軍在1935年瞭解到英國開始圍繞C級輕巡洋艦進行防空巡洋艦改裝之後,就開始動心眼裝備相關的艦艇。在此之前各國海軍的艦隊派都足夠強大,為了自身派系的利益有意識的無視或者壓制對防空能力的提升。舊日本海軍自己是最明顯的,條約時代琢磨著小艦上大炮上重雷裝去打艦隊決戰呢,航母和艦載機算啥?

英國皇家海軍在艦載航空兵方面發展還是不錯的,後面在塔蘭託算是揚眉吐氣。舊日本海軍在珍珠港之前,艦隊派的實力相當強大。不過,終歸英國海軍是日本人的老師,老師突然要搞防空艦,舊日本海軍總要跟一下,到1936年英國人又開始大搞迪多級巡洋艦,好像又是重防空版本,接著美國海軍也設計搞亞特蘭大級預研,這一下舊日本海軍有點慌了。琢磨著拿天龍級輕巡洋艦改裝一款防空巡洋艦。但是艦隊派不幹,說輕巡洋艦都要加強雷裝作為魚雷編隊的旗艦啊, 搞什麼防空巡洋艦?最後還是決定搞防空驅逐艦,也就是乙驅,作為戰列艦的護衛使用。

拖來拖去,一直弄到1938年,舊日本海軍才在第四次海軍軍備計劃中確定要求,2200噸艦體上安裝8門100毫米的九八式高射炮。相比於此前舊日本海軍的八九式127毫米高射炮,九八式高射炮的射速和初速都相當出色,大約是127毫米炮的1.4倍左右。但是代價是炮管壽命降至127毫米炮的1/3,彈藥補充問題研究,後來太平洋戰爭期間據說有累暈過水兵的情況。1942年9月“秋月”在所羅門群島遭遇兩架B-17,在防空指揮系統不全的情況下擊落一架,看來作戰能力還是很強的。


強武堂

誰說日本驅逐艦不注重防空?日本驅逐艦的防空炮以及防空技術的確適弱於美軍,但是這並不代表著日本不重視驅逐艦防空。甚至還專門搞出來一級專門用於防空的驅逐艦——秋月級驅逐艦。
日本九六式25毫米防空炮


我們以日本建造最多的驅逐艦陽炎級為代表。它裝備了3門雙聯裝九六式25毫米防空炮,10門單聯裝13毫米93防空機槍。而美國最具代表性的驅逐艦為弗萊徹級驅逐艦。它也裝備了3門雙聯裝mk16型40毫米防空炮。8門20毫米防空機炮。從這些數據上看近程防空他們相差都不大。但是在實戰中,他們表現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
美國mk16型40毫米防空炮

答案就在中程防空。要知道美國驅逐艦上的MK12/13型127毫米主炮都是可以對防空射擊的,因為這是一款高平兩用艦炮,再加上後期使用vt引信的防空炮彈,美國中程防空的體系變得更為強大,對付來襲的日本飛機,127毫米的防空炮將大部分敵機擊落和擊傷,而漏網受傷的飛機進入近程,就用40毫米炮和20毫米炮來解決。所以美國的軍艦就建立了以中近程的防空體系。



而反觀日本。日本驅逐艦裝的是3年式50倍徑127炮,只能進行對海射擊,不能對空射擊。所以,日本驅逐艦上的防空武器就只能依賴25毫米炮和13毫米機槍。這樣近程的防空體系幾乎不能攔截來襲飛機。所以日本的防空效果就顯得很弱。日本為了彌補中程防空的弱點就研發了秋月級防空驅逐艦。它採用的是98式65倍徑100毫米高平兩用炮,並且25毫米炮比陽炎級多了兩門,13毫米防空機槍多了四門,並且在實戰效果中表現不俗,但是很美軍相比差那個vt引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