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人過五月節

潮州人過五月節

潮州端午有各種多姿多彩的風俗活動,除祭祖外,還有插艾花、採草藥、浴草湯、貯龍鬚水、賽龍舟、懸插“五瑞”等;食俗有吃粽子、食藥膳等。清順治《潮州府志》曰:“端陽,插艾蒲於門,艾形虎,又設角黍,採百草為湯以浴……其競渡如舊俗。”潮州古詩《端午》曰:“家家插艾望消災,欲食粽球興滿懷。更喜龍舟競渡處,鑼頻鼓急槳花開。”詩文活靈活現地道出了潮州人過端午節的生動情景。

潮州人過五月節

① 賽龍舟

賽龍舟,俗稱“劃龍船”,起源是在公元前492年至公元前482年的春秋末期,越王勾踐為了要報吳王夫差滅國之仇,帶領國民借嬉水競舟之名,暗中操練水師,意欲水戰。潮州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習俗始於何朝,尚未考證,但在明朝就已盛行了。潮州有韓江、榕江、練江三條主要河流,下游河溪交錯,水流平緩,是賽龍舟的好去處,自明代開始,特別是清代以來,五月節多有舉行龍舟賽,尤以韓江、榕江中下游為最盛。

明陳天資潮州澄海《東里志》雲:端午節“水鄉競渡,大城所結綵為龍舟,或以彩紙糊之,各扮故事。”清乾隆潮州《澄海縣誌》載:端午節,“好事者競鬥龍舟,具銀牌,插彩旗,江心懸之,聽龍舟競取,曰奪錦標。”清乾隆潮州《揭陽縣誌》又載:端午節賽龍舟,“官府士夫各設酒饌往觀”。

在韓江賽龍舟時,岸上觀眾人山人海,鞭炮轟鳴;江中戰鼓咚咚,銅鑼聲鏘,觀眾吶喊助威。青、黃、紅、白各條龍舟,抽籤進入插紅旗的水域賽區。划槳健兒奮力揮臂,龍舟好似長龍出沒于波光煙霧之中,又似蛟龍騰躍於江海之上,場面壯觀。1991年廖來保主編的《潮州二千年》寫道:“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端午節,潮人在韓江賽龍舟,群眾聚集觀看,場面很熱鬧。廣濟橋西岸第三墩上的欄杆突然折斷,在橋上倚欄觀看的群眾紛紛落水,溺死幾十人。”潮州古詩《端午賽龍舟》雲:“端午雲開陣雨收,萬人江上賽龍舟。心隨鼓點聲聲急,忘卻屈原當日愁。”還有潮汕民歌《保賀兒婿搶頭標》雲:“潮汕水鄉,江河交錯,池塘遍佈。歲逢端午,龍舟競渡。鑼鼓喧天,旌旗招展,划槳如翼,競奪錦標,萬人空巷,潑水助威,熱鬧非凡。”可見,明清時期潮州人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況和人們觀看賽龍舟的真實情景。

潮州人過五月節

到了近、現代及至“文化大革命期間”,潮州府城端午節賽龍舟多在西湖舉行,斷斷續續,且一泓止水,沒有大江奔流的氣概,觀看者多數是府城和臨近鄉鎮居民。

潮州各縣市賽龍舟,有其共同的特點:一是賽龍時間長。清光緒潮州《潮陽縣誌》雲:自五月“朔日,村村金鼓喧闐,謂之轉龍船鼓。……自此,江滸競渡幾一月”。二是有祭祀儀式和禁忌。平時,龍舟總是架在各族的祠堂裡或鄉村的社廟裡,舟上的龍頭被卸下供在神案上,尊稱“龍頭爺”,到了四月初一,就要舉行“龍舟出龕”儀式,先焚香禱告,再把龍舟請下來修葺油漆,然後下水開始練習;開賽前還要舉行開賽儀式,分別把龍舟劃到媽祖廟前祭拜“龍尾爺”,龍首朝廟門,划進劃退參拜三次,謂“三參燈”,祈求神靈保佑旗開得勝;五月底賽舟結束後,將龍舟“請”進祠堂或社廟,具牲祭拜,逢年奪標優勝者,祭品會特別豐厚。這些特點,或許是百越遺俗。賽龍舟的奪標點一般設在一隻五肚船上,上插綾段彩標。參賽奪標的龍舟各在起點待發。當媽祖廟前鞭炮一響,各龍舟如同長跑的運動員,在起點處緊張待發。當發號槍一響,龍舟上的司鼓聞聲起鼓,健兒揮臂划槳,那龍舟如同離弦之箭,在水面疾飛。圍觀的人為自己的隊員吶喊助威,有的甚至跳到水裡,為隊員潑水,使其精神抖擻。鑼鼓手統率全船,划槳的只管划槳,掌舵的把穩方向。奪標進入高潮,擊槳激起的水花能把整個船體罩住,岸上觀眾只見龍頭龍尾,龍身時隱時現,就象一條騰雲駕霧的真龍在飛奔。

潮州人過五月節

潮州各縣市端午節賽龍舟,有其獨特習俗:潮安庵埠是個水鄉,端午節賽龍舟比較頻繁,龍舟開賽之前,組織者先派人沿岸給商家送請貼、送“明糖”,請他們屆時蒞江觀賞。商家接貼後,就要備妥彩標,在龍舟下水之前插於江邊上;比賽當天,龍舟經過之處,沿江商家居民還會點燃鞭炮以助威,也表示歡迎;比賽結束後,商家以彩標贈之,賽龍者又將彩標帶回家鄉,轉贈給村裡最受尊敬的有德之人,以示吉祥。揭陽龍舟氣勢磅礴,舟身中間用一根長杉木從頭至尾固定舟體,叫“龍骨”;龍頭高昂,飾五彩,長髯飄逸於水面;舟身彩繪龍鱗片,形象逼真;龍尾捲翹。龍舟上設一鼓手、一鑼手、一舵手,還設一位穿長衫、手執羽扇、背靠龍頸彎曲處的族長老人,除作鼓勁助威外,也有壓陣之意,叫“靠龍頸”。划槳隊員並排而坐,全船52條壯漢組成26對。饒平黃岡賽龍也很出名,在龍舟出賽前,要把祭拜的桃李撒向水中,讓成群小孩在水中進行嬉笑搶奪,謂之“搶龍蛋”。舊時在韓江賽龍舟,沿江的鄉村,有的在村前的韓江邊供起一隻惟妙惟肖的五彩龍頭以為神,讓全村家家戶戶在龍王爺面前祈求消災消難,保佑全家平安,並把一疊事先在家裡祭了煞的錢紙戳在龍角上。全鄉祭祀完畢,就把龍頭抬進一隻小舟,擂鑼打鼓劃出鄉界以外,把錢紙拋進江裡,象徵著把晦氣逐出村裡,謂之“送紙”。也有些鄉村,各家各戶都要裱制三四尺許的紙船,船上糊有划槳的紙人,置油燈,於端午夜點亮後,一齊放到韓江裡,燦若繁星的“船隊”四處遊弋,著實一番情趣,謂之“放花燈”。

自2005年9月29日韓江潮州供水樞紐截流工程正式下閘蓄水後,韓江潮州市區江段變成了一個美麗的淡水平湖,江面寬闊,水流平緩,比起明清時期,更加具備了大型龍舟賽的客觀條件。

潮州人過五月節

②食用龍湫水

傳說五月五日是龍的生日,這一天龍抬頭噴出的水名曰“龍湫水”,傳說這“龍湫水”可以除“痱”,飲之使人身強體壯,婦女用於洗頭能治頭風,小孩用於洗澡能健康茁壯長大。故此,很多青年男女就在這一天早晨走到江裡、溪河、坑溝洗澡,然後在江心取水回家,倒在自家水缸裡供全家人食用,祈求閤家一年平安。

是日,潮州有些地方民間還組織了“龍船鼓”踩街活動。彩旗在前,鼓鑼伴奏,沿街喧囔,聲勢浩蕩,兩邊觀眾人山人海,或有手執石榴枝者,名曰“利市花”。有些居民掏出幾個銅錢(硬幣)向執石榴枝者購買“利市花”帶回家中,投入水缸裡或自家井裡,也叫“龍湫水”,讓全家人飲用和小孩洗澡,祝願全家老少平安,身體健康。

潮州人過五月節

③ 吃粽子

潮州俗語:“端午食粽,身體強壯!”故潮州人端午節食粽甚盛。潮州粽子始於何朝,尚未查考。潮州粽子種類繁多,從外部形狀上分,歸納起來有兩大類,一類是四角包粽,一類是裸粽。四角包粽又分為“粽球”和“枕頭粽”兩種;裸粽又分為梔粽和涼粉粽兩種。

潮州人過五月節

潮州粽球和其它地區相比,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更加講究“色、香、味、形”,在國內外顯有盛名。民國初期,潮州粽球店最聞名的是20世紀20年代由張強德師傅在汕頭昇平路媽祖宮前創辦的粽球店。其子張良傑繼承父業,在老媽宮對面小巷內另開一間順德號粽球店。潮州有句俗語“老媽宮粽球——食定正知!”意思是說:吃了老媽宮的粽球,方知其味道之好和口感之爽。自1989年4月30日潮安縣江東鎮江東大橋建成通車後,被譽為“粽球之鄉”的龍湖鎮閣洲村,有3戶“粽球世家”先後遷到大橋西側擺攤設點集中銷售粽球,俗稱“江東橋頭粽球”。因粽球質量好,且佔有交通地理優勢,生意火旺,逐漸成為潮州乃至海內外潮人所喜愛的粽球,年銷售量居粵東首位,特別是端午節前,日銷售量超過一萬個,而且是天天供不應求。

潮州人過五月節

潮州粽球多以鹹甜兩餡相間,稱“雙烹粽球”。用料:主料為糯米;鹹料為豬火腿或五花肉、香菇、蝦米、蓮只、鳥蛋或鹹蛋仁;甜料為綠豆蓉或紅豆沙;助料為竹葉、鹹水草。做法:將糯米淘洗乾淨,用清水浸泡6小時,撈起放在竹篩晾乾,次日放炒鍋中用蒜頭朥炒香,加適量上等魚露,再炒至米粒晶瑩透亮,油香潤滑,用盆盛裝待用;將綠豆蓉或紅豆沙,以每15克搓成一個小圓球,用豬朥網包好,豬朥網可以避免糯米碰到甜料時難以煮熟;把竹葉折成三角鬥形袋狀,先放入少許炒好糯米,再放入豬火腿或五花肉、香菇、蝦米、蓮只、鳥蛋或鹹蛋仁等鹹料,再放入豬朥網包好的甜料,再用炒好糯米填平;包成四角球狀,用鹹水草紮緊,用水煮30分鐘或上蒸籠蒸30分鐘。食法:剪斷鹹水草,翻開竹葉,盛盤,濃香撲鼻,晶瑩潤滑,極為可口。

潮州人過五月節

潮州人過五月節

潮州人過五月節

梔粽,也叫梔粿,是用糯米粉,按比例滲入梔子汁、食鹼液、茶水混和,用紗布包裹裝入竹箕上蒸籠蒸至半明黃色即可。涼粉粽,是用地瓜粉和水適量,攪拌均勻,倒入生鼎中加熱,用一支下端稍大成半球狀的木棒,潮州人叫做“粿絞”,在生鼎裡貼鼎順時針不停地絞動,直至發出“別、別、別”的聲音後,再絞上一分鐘後就好了,然後放在大碗裡涼幹成團;也有用地瓜粉和少量的水,拌勻成軟團,在一口鍋上候水開之後,把軟粉團用雙手搓成均勻細條,下於鍋中,煮熟之後撈起放在大碗裡涼幹成團即可。梔粽和涼粉粽,吃時都用紗線割成小片,蘸糖粉吃,清涼爽口,是夏天相宜之物。梔粽入口味微苦,吃後微甘,有健胃去溼之功效。

潮州人過五月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