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统区的“小抗大”——东北竞存学校遗址

国统区的“小抗大”——东北竞存学校遗址

国统区的“小抗大”——东北竞存学校遗址

国统区的“小抗大”——东北竞存学校遗址

东北竞存学校遗址,位于凤翔县城东纸坊街,是爱国教育家车向忱先生为流浪在西安的东北沦陷区少年儿童创办的一所学校。“竞存”二字意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寄托了自强不息,教育兴国的美好理想。

◆◆◆

国统区的“小抗大”——东北竞存学校遗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遍整个东北,数以千万计的东北儿童随父母逃亡西安,他们无家可归,无书可读,沦落街头。随东北军退到西安的车向忱,亲眼目睹国家危在旦夕,一方面是抗日救亡急需人才,另一方面是后代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心里十分着急。1935年夏,他用身上仅有的两块钱,买了些笔墨纸张,把住所附近的流浪儿童召集到自己家中,教他们识字读书,随后来他家的孩子越来越多,无法容纳,他便拟为流亡孩子办一所小学,培养抗日救亡人才。这个想法得到了东北军王一哲军长的支持和赞助,他便开始筹办学校。

1936年4月,借用西安东关索罗巷已停办的火柴厂作校舍,一所私立小学就这样因陋就简开学了,取名为东北竞存小学。7月31日,学校在《西京日报》刊登“东北竞存小学招生广告”,9月初,正式开学上课。车校长亲笔写了“勤学、爱国、回家”6个大字的校训。在开学典礼上,车校长满怀激情的地讲到:“别看咱们的校舍是座停办的火柴厂,咱们要学得好。别看咱们穷,要有志气。咱们的校名叫竞存,其含义就是要竞争才能生存,以竞争求生存,才能打回老家去”。开始,学校只设小学部,有学生250多名。随着学校的发展,1937年秋,学校增设中学部(在西安湘子庙),学校人数不断增多。

◆◆◆

学校创办初始,西安的中共组织异常关心该校,学校成立不久,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派共产党员钱一粟到校任教并做党的工作,随后建立了党支部。中共领导人周恩来、林伯渠为该校捐款,资助办学。学校党支部积极在教师和学生中发展进步青年入党,1937年底,有共产党员13名。由于学校政治环境好,中共中央社会部的秘密电台曾设在该校。

国统区的“小抗大”——东北竞存学校遗址

1938年10月,因日军飞机不断轰炸西安,学生安全受到威胁,学校由西安搬迁到凤翔县城东关外的纸坊街。中学部设皇庙内,小学部设火星庙。

学校来凤翔之初,因没有正常的教学设施,师生就在庙内的地上铺些麦草,晚上就是栖身之处。没有教室,在村外的大树上挂块黑板,老师站在草丛中认真地讲,学生席地而坐认真的听。虽然学校条件艰苦,但师生整日歌声不断,十分乐观。西安《老百姓报》主编李敷仁到该校参观后写道:“一条小溪流,六个大教室;秋风从此过,不是查学的。大树遮太阳,河流交响曲;小凳排排坐,前后皆整齐;黑板挂树上,先生草中立;旷野任狂吼,句句皆清晰。隔岸有农夫,牛疲作小憩;口噙旱烟袋,耳听人道理;牛吃田边草,乌鸦在背立。一声号音响,先生换防地。学生坐树下,拍手唱小曲。晓月留半面,笑看此教室;要想住洋房,打回老家去!”竞存中学的校训则是:创造、团结、耐苦、奋斗。校歌也表达了学生誓死抗日的精神:“学习,学习,再学习,用自我批判的精神来学习,生活,生活,居住在破庙,饮食在露天,身穿着破烂的绿军衣,但是我们的学习有趣味,有意义,有生气。艰难困苦,狂风暴雨,我们是决不恐惧……一切,一切,一切以抗战为前提……”竞存学校的师生,在抗日救亡的艰苦岁月里,以抗日军政大学为榜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粮食自己种,没有校舍自己盖,学习用品自己造。开垦荒地百余亩,种庄稼,务蔬菜,养牛养鹅养鸡鸭,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还盖了教室,结束了在树下、河边上课的日子。

◆◆◆

随着竞存学校的发展,学校的中共组织亦在发展。学校迁来凤翔不久,于1939年1月,就建立了中共东北竞存学校特别支部,书记钱一粟,组织委员李长风,宣传委员滕净东。特支下设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教师党支部书记张寒晖,委员李长风;学生党支部书记阎天佑,组织委员张保全,宣传委员时保泽。特支受西府地委领导。

国统区的“小抗大”——东北竞存学校遗址

东北竞存中学校旗

1939年,是竞存学校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省委对学校中共组织的发展极为重视,先后派8名党员教师来校任教,又从华县咸林中学转来6名学生党员,以加强学校党组织的力量。随后,在学生会和民先队成立了党团支部,以加强对进步青年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同年秋,竞存学校特别支部改为总支部,书记钱一粟,后为李长风。

这一时期,竞存学校师生在繁重的学习和劳动之余,时刻不忘抗日救亡,他们用日军屠杀中国人民的照片,教育学生不忘国仇家恨,时刻准备打回老家去;党组织引导学生阅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众哲学》等进步书刊,启发学生的阶级觉悟。以著名音乐家、抗日歌曲《松花江上》的作者张寒晖为骨干的共产党员,组织学校宣传队,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爱国主义思想,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歌曲、戏剧等文艺形式,广泛地团结、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努力生产,支援抗战前线。宣传队的足迹踏遍了西府地区的多数乡村。为了动员优秀青年报名参军,张寒晖创作了《快去把兵当》的歌曲:“叫乡党,你快去到战场上啊,快去把兵当,莫等日本鬼子打到咱家乡,老婆孩子遭了殃,才去把兵当。你别说,日本兵他难过河,咱就先快活,你不当兵,我不出力,想个法儿躲,没人打仗,亡了国,看你怎么活……”。为了解决学校的用纸困难和经费不足,张寒晖还与当地老百姓一起,改革纸坊村以往用绳头、麻鞋、破布为原料造纸的传统作法,以当地广泛而低廉的麦草作为原料造纸,经过反复试验,于1939年6月前后试制成功。当地群众称为“寒晖纸”。这种纸不但满足了本校师生的用纸需求,而且解决了《老百姓报》的印刷用纸并畅销西北多个县区。在学习与劳动相结合、半工半读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减弱,学习成绩在凤翔名列前茅,在西府地区有口皆碑,吸引了不少当地青年前来报考,学校很快发展到600多人。

◆◆◆

1940年下半年以后,竞存学校党组织贯彻中共中央“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十六字方针,改变斗争策略,避其锋芒,减少公开的社会活动,把工作重点转向抓文化学习,暴露身份的党员分批撤往边区。

国统区的“小抗大”——东北竞存学校遗址

红色教室前门

1941年1月以后,国民党军警多次进校搜查和逮捕进步学生,在中共西府地委和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反动派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及其困难的条件下,仍坚持办学,直到1946年6月。

国统区的“小抗大”——东北竞存学校遗址

红色教室外景

东北竞存学校在凤翔的7年间,为革命共培养1900多名学生,先后向延安和解放区输送了百余名知识分子和教师。有三四十人参加了八路军和游击队以及和共产党有联系的国民党38军教导队,还有数十人进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抗大和安吴青训班学习培训。竞存学校的毕业生,后来大都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栋梁之才。竞存学校因此被誉为“国统区的抗大”。

东北竞存学校撤走后,所在地纸坊村在原址办纸坊小学。1987年,县政府投资在县城太白巷重建竞存中学,同时将纸坊小学更名为竞存小学。

国统区的“小抗大”——东北竞存学校遗址

红色教室正面壁画

2005年,中共凤翔县委、县人民政府投资5万多元,在东北竞存学校原址建成了竞存学校纪念碑,镌刻了竞存学校校训。2006年,被中共凤翔县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被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2016年11月,被中共宝鸡市委命名为“宝鸡市党史教育基地”。

国统区的“小抗大”——东北竞存学校遗址

国统区的“小抗大”——东北竞存学校遗址

红色教室壁画

在抗日战争时期,竞存学校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救亡图存,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精神;不畏强暴、不怕流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群众、克服困难、自立自强、奋发有为的团结协作精神,铸就了这一特殊时期的竞存精神。为凤翔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县委党史研究室

[email protected]

点击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国统区的“小抗大”——东北竞存学校遗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