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第一座钢筋水泥大桥——工运桥

工运桥位于无锡火车站之南,横跨古运河,是旧时进出城的必经之路。民国时,周山浜地区创办了不少纱厂和丝厂,工人们早上和晚上经此上下班。这里原是一个渡口,随着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沪宁铁路的通车和工商业的发展,渡船已远远不能适应交通运输的需要,1913年经无锡各界人士捐款筹资,建造一座四孔大木桥,桥桩以杉木为主,桥梁及面板以洋松为主,四孔,跨长37.5米,取名通运桥。

民国15年(1926)5月下旬,无锡21家丝厂2万多缫丝女工,在中共无锡独立支部领导下,举行一场震撼沪宁地区的同盟总罢工,在桥上与前来阻拦的反动军警发生冲突。由于此桥是木桥,容易损伤腐蚀,加上年久失修,桥身已破烂不堪,有些罢工工人不幸跌入河中。

民国16年3月(1927),北伐军进驻无锡后,民众一再要求重建,而当局声称“无钱可支,难于实施”。但过往人车日增,行人因闪避车辆而跌人河内之事时有发生。

无锡第一座钢筋水泥大桥——工运桥

20世纪80年代中期工运桥

民国16年(1927)10月9日,无锡丝厂工会首先倡议纱厂“本业职工牺牲一日之工资作为修桥资金”的建议,得到纱厂和其它行业工会的响应,最后决定由丝厂、纱厂工会两业职工每人捐献两日工资充作建桥资金,共捐款修桥19000余元,资方丝厂、纱厂业公会亦捐助7500余元,沪宁铁路局捐助3000元,市行政局资助2000元。当时由无锡县工联总会牵头负责,委托无锡建筑公司土木工程师绘图,上海新顺记营造厂承包,标价为23950元,实际支付30000元左右,该桥先后用一年多时间,于民国17年(1928)11月27日峻工。桥宽32市尺,跨度为115市尺,是无锡历史上第一座钢筋水泥大桥,群众俗称为“大洋桥”。

对于该桥名称,曾有一番争议。建桥前,当时无锡县县长俞仲还(俞复)曾指出:“桥建成后,命名为中山桥”,工商界人士提议取名为“工商桥”,而县总工会在全县职工强烈要求下,认为建桥资金大部分是职工群众所捐献,为纪念他们这一贡献,应命名为“工运桥”。这个合理要求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遂以“工运桥”命名。并于桥的两端竖碑撰文,以志纪念。

1960年12月31日,在工运桥原来的基础上,把桥面拓宽到14.7米。1983年3月,因桥面拥挤,再次拓宽至20.9米,工程支出18.32万元。2002年,将通运路改为工运路,以桥命名。

2002年4月,开工将原桥拆除重建,该桥于2004年9月30日建成通车。新建成的工运桥长81.4米,跨径71.6米,宽40米,双向4车道。中央为15米宽机动车道,两侧分设5.5米非机动车道和7米宽人行道。犹如古运河上架起的一条彩虹,宽敞、宏大、各种大小车辆及行人昼夜鱼贯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