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嗣:“我不当太子了,别让母亲死”,老爹斥责:我是为你好

拓跋嗣:“我不当太子了,别让母亲死”,老爹斥责:我是为你好

拓跋嗣:“我不当太子了,别让母亲死”,老爹斥责:我是为你好

文/张秀阳

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当上皇帝后,为北魏定3条规矩:1.皇后未立之前,必须亲手铸成金人,否则不能立为皇后;2.后宫中的夫人若生了儿子,被立为皇太子,其母必须赐死;3.汉妇女不能立皇后。

第一个遭遇上此规矩的是他宠爱的夫人刘氏,北魏第二个皇帝拓跋嗣的生母。

拓跋嗣:“我不当太子了,别让母亲死”,老爹斥责:我是为你好

拓跋嗣(392年-423年),即北魏明元帝(409年―423年),鲜卑名木末。道武帝拓跋珪长子,太武帝拓跋焘之父,北魏第二任皇帝。

登国七年(392年)生于拓跋嗣云中宫。

道武帝得子较晚,听说儿子出生后大为高兴,于是大赦天下。拓跋嗣聪明睿智,宽厚弘毅,非礼不动,道武帝很是惊奇。天兴六年(403年)十月二十五日,被封为齐王,拜相国,授车骑大将军。

公元409年,天赐六年十月,拓跋嗣被其父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立为太子,拓跋嗣生母刘贵人按北魏“立子杀母”的国策将被道武帝赐死。

拓跋嗣:“我不当太子了,别让母亲死”,老爹斥责:我是为你好

拓跋嗣惊呆了,他跪到在父亲面前,痛哭失声,请求父亲不要杀掉自己的母亲,自己宁愿不做太子,请父亲另立别人为太子。

拓跋珪斥责儿子说:“过去汉武帝准备立其子刘弗陵而杀死其母钩弋夫人,为的就是不让后宫妇人参与国家大事,致使外戚乱证。你要继承皇统,所以我效法汉武帝,为你做长久的考虑。是为你好,你不要那么糊涂。”

从此,这条规定就在北魏沿用下来,一直到一百多年后才取消。

拓跋嗣:“我不当太子了,别让母亲死”,老爹斥责:我是为你好

拓跋嗣被父皇斥责后,依然悲伤不已,被拓跋珪怒斥出宫。拓跋嗣出宫后还要进宫求父亲,他的亲信劝他说:“皇上在气头上,如再进宫,你小命难保,不如暂避风头,等皇上的气消了再回来。”

拓跋嗣带两亲信逃出大同。

拓跋嗣逃出第二天,母亲被赐死。

拓跋嗣:“我不当太子了,别让母亲死”,老爹斥责:我是为你好

此时的皇后是慕容氏,拓跋珪平定后燕后,抢来了后燕国主慕容宝的幼女,这位慕容氏美貌动人,举止端庄大方,很受拓跋珪宠爱。

当初选皇后时,刘夫人开始铸金人。慕容氏花钱买通手铸金人太监,结果太监在熔化金水时掺人杂质,刘氏铸金人失败,没有当上皇后。慕容氏手铸金人时一试就成功。慕容氏就被立为皇后。

拓跋嗣:“我不当太子了,别让母亲死”,老爹斥责:我是为你好

拓跋珪还有一个儿子名叫拓跋绍。这个儿子的来历是个丑闻。

拓跋珪看到母亲贺太后的妹妹长得楚楚动人,就对这个亲姨母一见钟情,厚颜无耻要娶姨母。母亲当场拒绝,说:“你姨妈已结婚你不能强夺,况且你娶了你姨妈我叫你啥?”拓跋珪可不放过这位姨母。他暗中杀死了他的姨父,后来,他就把这位姨母立为夫人,生了儿子拓跋绍,封为清河王。

拓跋绍生性残忍,属于地痞流氓一类。平时,他换上平民的衣服,游逛平城的大街小巷,抢劫行人旅客的财物,同时叫仆人脱光他们的衣服,以此取笑玩乐。因他是皇子,平城人都不敢惹他,只得忍气吞声。

拓跋珪从别人口中听到了拓跋绍的恶行,命令人捉住他,把拓跋绍五花大绑,头朝下,脚朝上,吊到一个水井里,直到快断气了,才把他拉出来。从此,拓跋绍对父亲恨之人骨。

拓跋嗣:“我不当太子了,别让母亲死”,老爹斥责:我是为你好

有一天,拓跋珪和贺夫人发生矛盾准备杀掉贺夫人。贺夫人立即派亲信给拓跋绍送信说:你父亲要杀掉我,你要想法把我救出去。拓跋绍怒火冲天,他召集手下十人,黑夜翻过宫墙,进人拓跋珪居住的天安殿,手起刀落,杀死了他的父亲拓跋珪。

皇都大乱,东宫皇太子拓跋嗣从外地赶回来,他白天藏在山里,晚上住在随从王洛儿的家里。

文武百官听说了拓跋嗣的消息后,争先恐后出城迎接。皇宫卫士抓住了拓跋绍,押送给他,拓跋嗣于是下令处死拓跋绍母子,并诛杀拓跋绍手下的武士及作为内应的宦官宫女等十几人。

拓跋嗣:“我不当太子了,别让母亲死”,老爹斥责:我是为你好

拓跋嗣在同年十月十七日(11月10日)登基,改年号“永兴”,为北魏明元帝。

明元帝拓跋嗣在登基时,只杀了谋逆的清河王,其母贺夫人,及其随从、宦官共十余人,没有扩大打击面。这个做法,对理顺人心,稳定政局,有重要意义。

此外,明元帝迁徙灾民去丰收地区就食,赈济穷乏、减免租赋,劝课农桑,打击贪官豪强,社会秩序得到了安定。

拓跋嗣以皇后的礼节迎娶了后秦姚兴的女儿,但是她铸金人没有成功,所以按照魏国的传统,她便不能做皇后,姚氏被拓跋嗣封为夫人。

后秦势力越来越衰落,东晋刘裕出兵消灭后秦并夺取了黄河以南的地区,此时的北魏南有刘裕,北有柔然,只能处于防御状态,拓跋嗣即位后,数次御驾亲征讨伐柔然。

拓跋嗣:“我不当太子了,别让母亲死”,老爹斥责:我是为你好

泰常八年(423年),拓跋嗣进攻刘宋得胜回来,此役称为南北朝第一次南北战争,北魏获得胜利,攻占虎牢关,夺取刘宋领土三百里。

然而,拓跋嗣在亲征过程中,积劳成疾,旧病复发。泰常八年(423年)十一月六日(12月24日),拓跋嗣去世,享年32岁,谥号明元皇帝,庙号太宗。

拓跋嗣死后,长子拓跋焘继位。

魏明元帝拓跋嗣文武双全,治国有方,内迁民众,外卫边疆,重用崔浩等能臣,使北魏更快的向封建社会转变。

拓跋嗣:“我不当太子了,别让母亲死”,老爹斥责:我是为你好

拓跋嗣英年早逝,他上承开国君主拓跋珪武功建国,下启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在北魏历史中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