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爲什麼要提前於1964年試爆第一顆原子彈?

1960年,蘇聯從中國召回專家後,中國的原子彈研製工作並沒有因此而中斷。二機部在北京附近簡易的棚子裡著手原子彈的研製。這時,他們已經掌握了製造原子彈的基本原理,正在進行一系列部件的試製、試驗工作,只剩下一個關鍵技術問題,即核燃料生產加工問題,而且專家們認為,這個技術難題他們能夠攻克。

根據上述情況,可以肯定,經過二機部和有關方面的努力,只要進一步抓緊時間,加強組織協調技術攻關,安排好所需的配套件的研製、供應,兩三年內,即最遲在1964年,實現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是有可能的。二機部的同志也是朝這個目標安排工作的。所以給中央的報告裡,二機部的同志認為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宜早不宜遲,應該儘可能抓緊時間,抓緊工作,力爭早日爆炸,於是就寫上了兩三年時間實現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他們確信,只要抓緊,這是可以實現的。

中國為什麼要提前於1964年試爆第一顆原子彈?

1962年8月,二機部黨組向中共中央報告,在1964年,不遲於1965年上半年實現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兩年規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羅瑞卿審閱後提出力爭在1964年實現規劃的要求,即要爭取在1964年試爆第一顆原子彈。當時,根據劉少奇的建議,成立了以周恩來為首的原子能15人專門委員會,加強領導,保證這個規劃的實現。

1964年6月,不帶核燃料的原子彈模擬裝置試驗成功。這樣,有關原子彈的最後一個技術問題解決了。接著,開始了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的準備工作。

中國為什麼要提前於1964年試爆第一顆原子彈?

爆炸第一顆原子彈的準備工作一切就緒後,張愛萍、劉西堯向周恩來作了彙報。周恩來問劉西堯,假若暫時不試驗行不行?劉西堯回答說,估計沒有問題。但是,為了研製氫彈,還得首先爆炸原子彈,弄清原子彈的梯恩梯當量才行。周恩來為什麼要提出暫緩核試驗?因為當時的國際形勢極其嚴峻,霸權主義者揚言,中國若進行核試驗,他們就摧毀我們的核設施、核基地。於是,中央專門委員會經過多次研究,提出兩個方案:一個是早試;另一個是晚試,先抓緊“三線建設”,待時機成熟後再試。但是,經反覆考慮,主要是戰略上進行認真分析後,毛澤東認為,原子彈是嚇人的,不一定用,既然是嚇人的,就要早響。於是,中共中央果斷地選擇了早試的方案。

中國為什麼要提前於1964年試爆第一顆原子彈?

1964年10月16日,北京時間下午3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其威力在2萬噸梯恩梯當量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