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爺爺劉少奇

我的爺爺劉少奇

我的爺爺劉少奇曾有段光輝的歷史,印刻在江西瑞金的塵封歲月裡。 80年前,這裡曾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都,見證過許多改變歷史大事件的發生。至今瑞金境內還保留著紅軍廣場、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紅井等180多處舊址。

瑞金,被譽為“紅色故都”、“共和國的搖籃”,這裡的一切,都見證著新中國的成長蹤跡。還記得小學課本里《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那口毛主席親自參與挖掘的紅井就在這裡,井水甘甜,就像熱烈的革命情懷,滋養著一代代瑞金人民。

2016年盛夏,一位俄羅斯男人,來到了這塊革命熱土追根溯源。他的到來讓這個城市歡騰起來,因為這位長相頗具異域風情的男子,是曾經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劉少奇的長孫。我的爺爺是劉少奇

我的爺爺劉少奇

阿廖沙出生長大在俄羅斯,卻割不斷他與中國的血脈感情,而關於自己的身世,他也是最近十幾年間,才慢慢有了一點了解。 1922年時,劉少奇經毛澤東楊開慧介紹認識了何寶珍,兩人第二年結婚,生了二子一女,阿廖沙的爸爸,便是劉少奇的長子劉允斌。為忙事業四海為家的劉少奇,將劉允斌託付給兄弟撫養,後來又將他送到蘇聯。在莫斯科完成大學學業期間,劉允斌認識了俄羅斯姑娘瑪拉,並先後生育了女兒索妮婭和兒子阿廖沙。 1955年,在俄羅斯已經紮根立足的劉允斌接到了父親的來信,劉少奇希望兒子能回到祖國,加入到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工作中來。 “當時他很難做決定,因為他在蘇聯生活得很好,他通過了論文答辯,他加入了蘇聯共產黨,他有不錯的工作,他出差到過全蘇聯,他有家庭,有妻子兒女,但爺爺一說他應該離開,爸爸就回國了。”——阿廖沙 1958年,一直帶著兒女在莫斯科生活的瑪拉選擇與劉允斌離婚。之後由於中蘇關係緊張,瑪拉母子與劉允斌失去了聯繫。1967年,劉允斌在包頭自殺,直到20年後,瑪拉母子才得知這一不幸的消息。 記憶中,阿廖沙只見過爺爺一次,那次相見也成了唯一的一次。 1960年11月,劉少奇前往蘇聯參加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期間,曾去看望過孫子孫女。

我的爺爺劉少奇

一家人幸福的合影 “有一天傍晚有人給媽媽打電話,說讓我們等著,有人會來接我們。我記得我們站在馬路上,在家附近,傍晚時分,天已經黑了,我們等待著,等待著,來了一輛黑色的大型轎車,我坐在一部,從前從來沒有坐過的車裡,後來也再沒有坐過這樣的車,這麼大這麼漂亮的黑色轎車,我們被送到了一個宏偉的大廳,那兒有很多人,明亮的光線,很多照片,迎面走來一個高高的白髮蒼蒼的人,我這才知道這是我爺爺。”——阿廖沙 劉少奇的到訪讓這一家人充滿了歡樂,也留下了這張珍貴的合影。這一年,阿廖沙五歲。

我的爺爺劉少奇

爺爺在親吻五歲的阿廖沙 雖然真正只見過一次面,但作為開國元勳劉少奇的長孫,爺爺對阿廖沙的影響十分深遠。他將爺爺的照片掛在辦公室的牆壁上,時刻激勵著自己,不要給家族蒙羞。

我的爺爺劉少奇

阿廖沙將爺爺的照片掛在辦公室牆上歸故鄉,尋過往

我的爺爺劉少奇

阿廖沙一直想回到爺爺曾經生活的地方,走走看看,探尋那段他不曾親歷過,卻又與之緊密聯繫的革命過往。 好奇與神往,激動與興奮,成為了阿廖沙此行的源動力,在瑞金,他看到了爺爺當年生活的場景。 中華蘇維埃時期,不論是哪一級的領導,所有的辦公用品都僅僅是一張桌子,一張椅子和幾張長板凳,點的是馬燈或油燈。如果不是親眼所見,阿廖沙很難相信,爺爺當年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和生活。 “這次行程一切都令我很感興趣,比如事情都是怎麼發生的,鬥爭如何進行等等,從有親戚關係的人那裡知道一些關於爺爺的事情,這很親切也很有趣,因此當接觸到這些爺爺當年用過的物品時,彷彿能夠感受到他手心傳來的溫暖,我努力地想知道他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在艱苦時期他的想法是什麼,通過這些東西我感受到了他的精神,這讓我感到溫暖,很高興有機會拉近同爺爺的距離。”——阿廖沙

尋根途中,阿廖沙也從鄉親口中,第一次瞭解了奶奶何寶珍,一個敢作敢為的勇敢革命女青年,她在南京雨花臺為革命英勇就義,成為一代女中豪傑。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這一路上,阿廖沙聽過了很多的關於長征的故事,也看過了許多風土人情,彷彿每一個故事裡都有爺爺的身影,牽繫著他的靈魂。 “俄羅斯是我的母親 而中國是我的父親,因此我是從心裡認同所知道的歷史、所到過的地方,甚至有的時候在大巴里看到窗外的風景、鄉村、人民時 ,都可以感受到這就是自己的祖國,這裡的人就是自己的同胞,中國曾經發生的事件我都認為是自己祖國的歷史。” ——阿廖沙

本期《我們一起走過》,就讓我們跟隨阿廖沙的腳步,再一次追憶劉少奇與他的革命征程路。

更多精彩詳情

敬請鎖定鳳凰衛視中文臺本週六上午10:35

播出的《我們一起走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